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马丁学术思想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1216705
  • 作      者:
    朱永生,王振华主编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朱永生,杭州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高校功能语言学研究会副会长;全国高校语篇分析研究会副会长;国际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会执行委员,国际学术刊物,Linguistics and Human Sciences编委及《中国外语》等杂志编委。曾任复旦大学外文系主任、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高校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功能语言学和话语分析。
  
  王振华,博士后,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学科负责人,英语系主任,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站长;全国高校功能语言学研究会副会长;全国高校语篇分析研究会副会长;全国法律语言学研究会副会长。法国学术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the Semiotics of Law外籍顾问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w,Language and Discourse,《当代外语研究》和《功能语言学与语篇分析研究》等杂志编委。《现代外语》,Classroom Discourse Journal of Multicultural Discourse,The International Joumal of Speech, Languageand the Law,《上海交通大学学报(暂社版)》等近10家期刊匿名审稿人。曾任河南省科学技术学术带头人,河南大学外语学院科研副院长。主要研究兴趣:系统功能语言学、法律语言学、语言评价理论、语篇语义学、教育语言学和语言形象研究。2003年提出“介入‘三声说’”;2009年提出“一个范式、两个脉络、三种功能、四种语义、五个视角”语篇语义研究路径;2012年创立“个性化意义”系统网络。
展开
内容介绍
  《语言学论丛:马丁学术思想研究》共收录国内学者撰写的14篇学术论文。有些论文是对马丁最新学术思想的研究,尚未公开发表。已经公开发表的论文,这次做了必要的补充和修改。所收论文内容涉及语类理论、评价理论、积极话语分析、多模态话语分析和个体化理论等多个方面,从中既可看到马丁对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创新,又可看到各位作者对这些理论的解读和评论。
展开
精彩书摘
  总之,语言研究者从语言本身系统的研究转向语言应用研究、再结合社会问题向批评话语研究发展,体现了语言研究的范式转换,也体现了批评话语分析者的一种历史使命感。为穷人说话,为老百姓说话,这是批评话语分析学者的根本立场和出发点。
  批评话语分析的发展已有将近四十年的历史,语言学家投入到该领域的态度积极,对话语中权力和意识形态等问题的剖析清楚,取得了瞩目的成果。但是,批评话语分析的理论和实践有其局限性。首先,其分析对象的范围是有限的。人类应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范围很宽泛,有知识型的,有娱乐型的,协作型的,寒暄型的等等。被意识形态所控制的语类或许是现实生活世界中很重要的领域,但并非所有的话语都是如此。其次,批评话语分析是针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平等现象有感而发的,但如果对所有的语言现象都采取批评态度,可能会因思想上的误导而适得其反。在当今的世界上,以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着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称王称霸。同时,现实生活世界中又夹杂着各种影响人类生存的自然的和人为的因素,让人们感到这个世界非常不安全。对此,从社会语言学或政治经济学等角度来分析话语,揭示话语背后的不平等现象,对营造人类和谐的生活环境是必要的。但是,以贫富为界,以权力大小为高低,以揭示不平等的本质为目标,这不一定行得通。因为这里首先涉及的问题是,谁是我们的朋友?另外还有如何化干戈为玉帛的问题。第三,就人类生存的权利而言,人人应该平等,但就人的社会关系来说,不是人人都平等的,这是个常识问题。因此,批评话语分析理论会遇到一些问题:所有的话语都隐含不平等的话语关系吗?人们在现实社会中都能平等吗?我们批评话语的标准是什么?语言工作者对话语中的不平等现象应该做些什么?对于第一个问题,如果我们把批评话语分析的对象界定清楚,答案也许已经明了。对于第二个问题,如果区别现实与理想的关系,也许可以解答。在理想的状态下,人生而平等。但在现实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不一定平等,因为,每个人都在各个社会阶层中生活。对于第三个问题,我们在批评话语分析的道德标准上或许有一定的启发,但在实际操作层面上比较含糊。要为穷人说话,为弱势者争语中的不平等现象,号召人们为争取平等而斗争。这些观点主要来自哈氏和福柯。他们在分析话语时始终把语言意义与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问题联系在一起,锋芒直对社会生活中权力失衡、社会不平等、不民主的行为和其他不公正的现象。
  话语还能给人定身份。话语不仅隐含权力与意识形态等因素,而且还对人的身份起定型作用,并对人的社会关系和知识以及信仰体系的形成有制约作用。因此,话语的重要性就更为突出。这一点在范戴克最近的研究中得到充分阐释(吴鹏2009)。
  上述观点中对“话语”这一概念的界定表明,“话语”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语言表象,它是现实社会生活中受权力或信念系统影响、反映人际关系的语言现象。这种定义已经把语言分析实践与关注人类的现实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3.批评话语分析的路径语言分析者在分析话语时采用多视角透视文本的方法。他们从字面出发阅读文本,再以批评的眼光审视话语,对文本提出问题,即为什么要以这种语言形式而不用别的形式表达意思。他们想象,是否能以另外的方式建构文本,并将现有文本与相关文本作想象性对比,从中挖掘文本所隐含的意义。语类对比也是批评话语分析的重点,因为在批评话语分析者看来,不同的语类(如杂志上的文章,媒体新闻,政府文件,公众演讲,说明书,会议文章等)是社会体制体现权力的手段。
  话语分析离不开语言分析,其主要工具是系统功能语法。语言分析往往在实际被应用的词语、短语和句子结构或篇章层面上分析话语的含义。例如从主题性结构(thematicstructure)分析话语和权力的关系;从名词化(nominalization)发现话语掩盖的事实真相;从话语预设揭示隐含话语冰山水面以下的成分;从话语的隐喻或修辞手段理解话语的联想意义。另外,话语语调、语气、人称代词、时态的选择都是话语与意识形态联系的标志(李战子2002)。通过对话语做细致的语言分析,可以发掘话语所蕴涵的深刻的权力和意识形态之根源,从而鼓励人们为获得话语权和新的身份而斗争。这就是批评话语分析的真正目的。
  按照批评话语分析学者的观点,读者如果要理解文本,必须具备大量的社会文化和世界知识。这里的社会文化和世界知识主要是指话语所含有的发话者的主观表征、别的话语参与者、时间和地点背景以及参与者和话语目的的关系。理解文本需依据特定语境下发生的言语行为、文本采用的文体和修辞等要素。
  ……
展开
目录

编者的话
第一部分 总论
1.跨学科研究
2.语篇语义的研究路径——一个范式、两个脉络、三种功能、四种语义、五个视角

第二部分 评价理论
3.评价理论:魅力与困惑
4.评判的结构潜势与语义构型
5.评价理论:在话语分析中的应用和问题

第三部分 语类研究
6.西方语类理论比较分析
7.语类的意义重要吗?——不同流派背景下学术论文引言部分的研究
8.马丁和韩礼德的语类理论对比
9.悉尼学派的语类教学法理论

第四部分 积极话语分析与多模态话语分析
10.话语分析的建构性转向——从批评话语分析到积极话语分析
11.电视民生新闻的多模式积极话语分析12.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探索

第五部分 个体化研究
13.实现化、实例化和个体化——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三种层次关系
14.个体化研究:系统功能语用学迈向人本主义的重要步骤

附录 马丁的学术成果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