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从顺帝至正六年(1346)开始,这种局面被打破了。原因是至正六年十二月下诏“稍变程式”,对汉人、南人“增第二场古赋外,于诏诰、章表内又科一道”,古赋由选试科目变成了必考科目,因此场屋之士竞相学作古赋,出现了“寒窗读赋万山中”的盛况。据马积高先生《历代辞赋总汇》统计,元人辞赋前期(1238-1313)80年间有作者约35人,今存作品约180首;后期(1314-1368)五十多年有作者近200人,今存作品720首以上,无论作者人数和存赋篇数,后期远胜于前期。若古赋为必考科目是专门针对汉人、南人的,此时他们又遵从什么样的押韵标准呢?
王文郁《新刊韵略》在金代《韵略》旧本基础上“精加校雠,又少添注语”而成,仍分106韵,注释简单,足见旧本比之还要简约,这显然不能适应古赋创作的需要。元人孔齐《至正直记》云:
江西学馆读书,皆有成式。《四书集注》作一册钉,《经传》作一册钉,少微《通鉴详节》横驰作一册订,《诗苑丛珠》作一册钉,《礼部韵略》增注本作一册钉。庐陵娄奎所性游学溧上,其子弟皆如此,云易于怀挟,免致脱落也。这个“《礼部韵略》增注本”我们认为极有可能是毛晃、毛居正父子的《增韵》,证据有三:
(1)乇氏父子多据古人协读音增补韵字,如“东部通字纽下据《汉乐府》增一桐字,是以假借为本文;同字纽下据《豳风》增一重字,是以省文为正体;又如先部先字纽下据《汉乐府》增一西字,是以古音入律诗;烟字纽下据杜预《左传》增一殷字,是以借声为本读”。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