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网络舆论蝴蝶效应研究:从“微内容”到舆论风暴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0156668
  • 作      者:
    党生翠著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党生翠,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博士。现供职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研究方向为网络传播及其管理。在《现代传播》、《当代传播》、《中国出版》等专业期刊发表文章数十篇,参与撰写《独联体国家“颜色革命”研究》(孙壮志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基础读本》(高挺先主编,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主译了《美国人和他们的新闻》(中信出版社,2003)等书,曾在《经济日报》、《中国日报》(China Daily)等发表新闻作品多篇。
展开
内容介绍
  《传播与社会丛书:网络舆论蝴蝶效应研究:从微内容到“舆论风暴”》对网络舆论学的核心问题之一——网络舆论蝴蝶效应的内在动力机制及演变过程进行了探究,对其发生的宏观背景、内在激励、影响因素及根本原因给予了系统分析。
  《传播与社会丛书:网络舆论蝴蝶效应研究:从微内容到“舆论风暴”》中不仅从跨学科的角度对网络舆论蝴蝶效应进行了外观式概览,而且通过构建影响因素模型进行了内剖式观察,提出了网络参与度、传统媒体参与度及相关方正反馈度等网络舆论蝴蝶效应的三大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各自的二级指标。此外,作者还从制度学说视角,分析了网络舆论蝴蝶效应有效性与有限性并存的悖论现象。
展开
精彩书摘
网络舆论借助合适的平台,通过微内容的发布,在网络系统内部,并与传统媒介形成协同效应,共同深化议题,实施社会动员,最终通过公权力机构的刺激—反馈机制,达成了指数级扩大的传播效果。上文考察了网络舆论蝴蝶效应的演变过程及影响因素,并通过案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和修正。然而,模型构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研究网络舆论的倍增效应,归根到底也是为了探究网络公共参与对社会的影响。网络舆论蝴蝶效应的社会效果如何,应该一分为二地加以分析。既不能因为网络舆论存在蝴蝶效应,能够通过舆论压力解决实体社会问题而对网络产生信息乌托邦幻想,也不能由于网络舆论蝴蝶效应的有限性而悲观失望。相反,我们应该在看到网络舆论强大影响力和生命力的同时,也看到其局限性。在这方面,制度学说提供了有效的思维视角。<br><br>网络舆论蝴蝶效应的有效性 <br>首先,网络舆论蝴蝶效应的存在和发展缩小了数字鸿沟。当弱势群体通过网络舆论争取到更多公平正义时,他们摆脱了“信息最后一公里”的束缚,跨越了数字鸿沟,成为网络新技术的受益人群。尤其是手机媒体的广泛应用,使得许多边远地区的农民也能发布微博,参与到信息互动和公共事件协商中来。在意见领袖的带领下,推动网络观念史事件的出现并取得进展。<br>其次,原本对公共事务并不关心和热衷的人群,也通过网络这种便捷的工具渐渐对其产生了兴趣,增加了公共参与度。这就为中国公共参与实践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尽管网络舆论带来的只是改良性质的社会运动,并不会引发社会的根本变革,但这种实践的创新意义不容忽视。 <br>再次,中国公众对知情权的追求最终会推动社会诚信体系的重建。知情权保障程度越高,信息获取和处理就越方便,信息透明度就越高,社会交易的成本就越小,社会诚信恢复的可能性就越大。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尽管迄今为止,网络舆论蝴蝶效应事件尚未形成系统而完整的信息披露和信息公开制度,但个别事件的创新性、示范性和连锁反应有可能在良性互动中从非正式制度转向正式制度安排。<br>最后,网络舆论增强官民互动和沟通,创造了新的面对面沟通机会,拓宽了协商民主渠道。官员也开始了与网络的亲密接触,熟悉并渐渐参与到规则制定中来,证明网络舆论的虚拟规则与现实传统规则正在走向整合和融合。这也为遏制互联网的非理性因素添加了正面的、积极的因素。更加和谐的舆论环境值得我们期待。<br>综上,网络舆论蝴蝶效应提高了公共参与的频率和效率,开创了公民社会的网络先河。同时,网络舆论蝴蝶效应也被用于多种形式的负面参与。<br><br>网络舆论蝴蝶效应的有限性 <br>网络舆论蝴蝶效应有限性的表现之一在于,其所关注的权利救济和公民参与目前并未形成制度化安排。网络技术本身虽然为权力转移和分散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但其实现还需要互联网之外的权力制度资源的重新配置,即传统科层结构的配合。因此,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对弱势群体的权利救济并不稳定,极具偶然性。其指数级的传播效果也只限于个别事件,并且 随着注意力施与的阈值越来越高,发生的领域越来越不确定,使得原有的对社会实体途径的补充功能也受到了限制。因此,对网络舆论蝴蝶效应发挥正面效应的社会影响作出过高的评价是过于乐观的,也有失客观。 <br>网络舆论蝴蝶效应有限性的表现之二在于,数字鸿沟导致网络舆论参与和表达的人群仍然受限。虚拟民意并不等同于实体民意,因为网民只占到国内总人口的30%左右。而且,据CNNIC调查显示,近年来中国网民的学历结构正在逐步向总人口学历结构靠拢,高学历人群仍然构成了国内网民的主体部分。七成以上国内网民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通过人口统计计量学的研究发现,现实中国属于社会弱势的并非与这些人群完全吻合。另外,网民表达方式的非理性以及群体极化现象,也使得网络民意“窄化”,而网络表达的匿名性更使网络民意中含有虚假成分。<br> 网络舆论蝴蝶效应有限性的表现之三在于,网络舆论蝴蝶效应带来的变化并非都是平等而公平的。某些层面上,只是使得现实问题更加严重:比如网络推手对于互联网实行商业化的集中控制,或通过在线资源取代传统媒体资源——通过更为本地和个人化的情境产生渗透性的影响。 <br>网络舆论蝴蝶效应有限性的表现之四在于,过度狭隘的兴趣和成员的同质性限制了网络表达的适度和合理性。已有研究证明,利益和兴趣差异的减少,吸引成员在类似的主题、领域,以相似的方式关注、理解和评论,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成员的孤立和封闭。这不利于适度和合理地利用网络媒体进行公共表达和公共参与,削弱了网络舆论蝴蝶效应社会效果的正面性,同时也产生了“信息茧房”(Information Cocoon)的问题。 <br>网络舆论蝴蝶效应有限性的表现之五在于,沟通并不等同于行动。许多网民的态度只是止于舆论层面,在更多的社会参与和政治参与方面并不积极有效。如网上有很多关于拆迁的报道,但互联网的报道声势和流动性 并没有改变结局,因为政治规则比其他规则更加严格。缺乏推动、监督和验证环节,会导致网络舆论社会效果的折扣效应,难以跨越沟通与行动之间的巨大鸿沟。 <br>网络舆论蝴蝶效应有限性的表现之六在于,网络舆论成为解决社会问题的一个有效通道后,被迅速商业化。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网络舆情监测机构的发展史显示,研究机构与政府机构逐渐结成了联盟进行合作,也显示了研究机构与商业公司联手发展的趋势。舆情监测的对象包括政府舆情和商业机构舆情两类。舆情监测公司提供的服务内容既包括舆论监测,也包括舆论应对方案,甚至还包括网络删帖等“灰色”服务。这也证明了美国学者凯茨(Katz)的预言,互联网的一种可能的、特殊的用途越是依赖于社会组织以及重要资源的流动,它就越倾向于被控制。网络管理规则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网民的话语权。 <br>此外,网络舆论表达还经常产生侵犯隐私问题。电子邮件和数据库,通过网站进行的资料收集可以收集到极其隐私的信息。每一次人肉搜索引擎的启动都会公布目标人详细的信息,只要被“人肉”了,保护隐私就会变成奢望。不过,一旦启动人肉搜索引擎,被“人肉”的普通人就被置于网络舆论的巅峰,网友们感受到了舆论的巨大力量,而被搜索者却往往会承受巨大的压力。 <br>最后,网络舆论蝴蝶效应可能带来舆论绑架司法公正,这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公众舆论对纠纷的解决,是以作为新闻的纠纷舆论议程设置为前提的规范性解决,这是一个从纠纷个案到伦理命题诉诸伦理公理的价值判断和论证逻辑过程;它依赖于表达自由的制度环境和客观独立报道的新闻伦理规制以及公众的媒介平等接近权的保障。解决纠纷的舆论形态主要表现为谴责与歧视,其强制力是以交往制裁、合法性制裁、经济制裁为表征的舆论制裁以及舆论压力的潜在威胁,会导致群体舆论的激化与社会失序。<br>网络舆论蝴蝶效应效果有限,究其背后原因在于以下几点。首先,网络技术不仅未能实现社会的广泛动员,从而引发社会权力的重新配置;相反,为权力资源的现有掌控者所适应和利用,加强而非削弱了自身的权力,进一步加剧了资源分配的不平等。网络舆论作为权利救济渠道的有限性一个最有说服力的例子便是,微博即使神通广大,能搅起一时风雨,但最终展现在世人面前的,还是并非无所不能的结论。时事评论家梁文道曾写道,即使在微博元年,网民大呼舆论胜利的2010年,全中国的微博使用者一起关注的许多大事件,后来都是不了了之,神秘地隐退在舆论围观的界域之外。如果只剩下了围观,目光和舆论并没有我们原来以为的那么有效。这种弱者的反抗必须依靠管制者与整个社会对这种舆论产生良性的反应与反馈。最后上升到制度层面,对后续行为作出校准。否则,这种信息和刺激只会导致相互逆反的趋势:一方面是参与者日众,声势日壮的目光,另一方面却是越来越不被动摇的现实。这也再一次证明了加拿大专家格雷格&#8226;沃尔顿(Greg Walton)的观点,互联网的技术特征并不会自动地推动公民社会发展。它可以被国家或国家之外的行动者用来削弱公民社会。 <br>其次,舆论不仅具有投机性,而且具有暂时性。当社会情绪被个体事件点燃,舆论瞬间集结,就会形成强大的气流,席卷每一个场域——学术场、科学场、名利场及官场。而一旦度过了舆论的爆发期(通常不会太长),舆论关注就会转换焦点,事件主体重新回到被动地位,弱者之力就会消失,权利诉求通道也会随之关闭。因此,网络作为权利救济的手段虽然对制度安排具有推动力,但其效果因为舆论的上述特性而大打折扣。 <br>最后,网络舆论正当性的确立依赖于与之对抗的资源,预示了网络舆论蝴蝶效应的去独立性和局限性。“群众书写”成为另一类现场直播的野史,依靠搜索引擎工具建立的历史观非常不可靠。 <br>学界普遍将文中讨论的以权利救济为导向的公共参与视为公众参与公共领域建构,甚至参与制度安排的一种实践。本章开头部分对网络舆论蝴蝶效应的有效性的归纳和总结似乎也预示了这种乐观的前景。我们在肯定网络舆论蝴蝶效应有效性的同时,更须关注其有限性。在下一节中,笔者将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考察网络舆论蝴蝶效应有效性与有效性同时并存的原因所在。 <br><br>
展开
目录
第1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问题、相关概念界定及主要内容
一、研究问题
二、相关概念界定及主要内容
第三节 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回顾与评述
第五节 研究框架
第六节 研究方法
第七节 创新之处

第2章 网络舆论蝴蝶效应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网络舆论蝴蝶效应的存在
第二节 开放性:网络自组织与蝴蝶效应
第三节 网络舆论蝴蝶效应的定义
第四节 网络舆论蝴蝶效应的要素及特点
第五节 网络舆论蝴蝶效应如何发生:混沌学的描述
一、湍动发端——蝴蝶效应发生的舆论生态之河
二、奇异吸引子——蝴蝶效应的“舆论扳机”
三、正反馈集聚引爆蝴蝶效应
四、快速分形与迭代构成蝴蝶效应
第六节 澄清误解:网络舆论蝴蝶效应的理论前提与研究视角
一、理性与非理性之争:网络舆论蝴蝶效应发的前提假设
二、主体与客体之争:网络舆论症候学研究倾向及网络观念史事件频发的悖论
三、网络舆论蝴蝶效应的其他认识误区
第七节 网络舆论蝴蝶效应亟须研究的新问题

第3章 网络舆论蝴蝶效应的产生背景
第一节 宏观社会层面:政治机会结构的宽松
一、复杂社会问题对政治机遇的需求增加
二、社会精英对网络舆论功能的肯定
第二节 中观层面:信息技术的政治特性
一、技术与数量的结合
二、技术与功能的融合
三、技术与规则的整合
第三节 微观层面:社会集体意识的投射与个人际遇的触发
一、社会心理的聚合
二、个体事件的触发

第4章 网络舆论蝴蝶效应演变过程
第一节 生命周期理论下的网络舆论蝴蝶效应
一、生命周期理论综述
二、生命周期理论下的网络舆论蝴蝶效应
第二节 网络舆论蝴蝶效应的酝酿期——“蝴蝶扇动羽翼”
一、议题性质
二、发布平台
三、解码机制
第三节 网络舆论蝴蝶效应的爆发——舆论风暴形成
一、网络舆论的集聚效应
二、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协同效应
三、多种传播方式的聚合互动
四、多元传播主体的刺激-反馈机制
第四节 网络舆论蝴蝶效应消解期——舆论快速消散
一、舆论风暴消解的条件
二、舆论风暴消解期的特点

第5章 网络舆论蝴蝶效应的影响变量及模型
第一节 网络参与度
一、网民的内部协同
二、网络意见领袖
三、网络媒体
四、网络推手:一个辅助变量
第二节 传统媒体参与度
一、传统媒体的协同动机
二、传统媒体的协同优势
三、传统媒体协同效果影响因素
第三节 相关方反馈
一、基本概念
二、相关方反馈的影响因素

第6章 模型验证与修正个案分析
第一节 政治参与中的网络舆论蝴蝶效应:两个样本
一、样本选择
二、网络反腐中的舆论蝴蝶效应的演化路径
三、影响因素模型的验证
四、模型的修正
第二节 社会公共事件中的网络舆论蝴蝶效应——华南虎照事件
一、样本选择
二、网络公共参与中舆论蝴蝶效应演化过程
三、影响因素分析
四、模型的修正

第7章 网络舆论蝴蝶效应的模型解释:制度学说的视角
第一节 网络舆论蝴蝶效应的有效性
第二节 网络舆论蝴蝶效应的有限性
第三节 悖论的存在:制度安排视角的解释
一、网络舆论蝴蝶效应的有效性解释
二、网络舆论蝴蝶效应作为制度安排的补充和调整
结语 社会结构的转型与公共领域的兴起——根本希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