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文化沉思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744413
  • 作      者:
    彭运生著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彭运生,哲学博士,解放军艺术学院教员。从事文学、艺术、文化方面的研究。已出版的专著有《文学与人性》和《艺术探微》等。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文化沉思集》由数百个相对独立的片段组成,建立“文化三层次”理论,分成十四个部分展开叙述。其中包括:哲学篇、宗教篇、文学艺术篇、科学技术篇、语言文字篇、法律篇、政治篇、军事篇、体育篇、教育篇、神话篇、风俗习惯篇、中国象棋篇和杂思篇。由文化至人性,至生活的方方面面。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个被斥骂为“放屁”的人如果有足够的艺术欣赏力,他首先不会感觉自己被冒犯、尴尬、愤怒,而是惊叹这比喻的贴切与有力。
  对于文学来说,有欣赏价值的不是任何感情,而是表现为贴切和有力的智力。
  从语言创造的角度看,或许,语言中原本没有什么脏话、粗话,相反,所有的语言都是生机勃勃的。
  中国民间仪式庆典之多,恐怕是世界第一,农村人家盖房子架设栋梁的时候,也有种种之讲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大城市都一度禁止燃放鞭炮。中国人在任何场合说话都是大声喧哗,给西方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汉语“精神空虚”成了对一个人的抨击之辞。这折射出中国文化对于空虚的恐惧。我觉得,仪式庆典、放鞭炮、大声喧哗,这种种现象指向同一个目标——消灭空虚、躲避空虚。只要能消灭空虚,人们宁可让自己的心灵堆满垃圾。
  更值得注意的是空虚这个词语本身。佛教认为:空是世界的本来面目;道家认为:让心灵进入虚的状态,是我们感知真理的前提。空和虚组合成空虚这个贬义词,表明我们的文化内在地排斥那些高深的东西。
  心灵空虚,意味着寻常事物不能满足心灵的需要。不去创造新异的事物去满足心灵,空虚就成了纯粹折磨人的恶魔。心灵空虚原本是文化创造的最伟大、最持久的动力。
  固有文化的土壤上不能自然生长出像交响乐团这样复杂的东西。一切科学都是高深而复杂的理论体系。
  我们的文化主张集体主义,西方文化主张个人主义——这似乎是人们的共识。但现在发现,更深刻的真相或许是:中国文化是大个人主义和小集体主义的统一,西方文化是小个人主义和大集体主义的统一。大个人主义使得国人公德欠缺,小集体主义使得国人私德深厚。
  我们的文化中的大个人主义和西方文化中的大集体主义,似乎不容易被人们察觉。我们的眼睛容易看见大的事物,我们的智慧则刚好相反。
  我们的文化对“陌生人”有恐惧之情。有的元杂剧以此为故事的起点。传统社会中的人基本上都是生活在“熟人社会”,私德适用于熟人社会。对于我们来说,陌生人不受私德的制约,因此,陌生人什么坏事都可能做出来。
  我们的既有文化喜爱树立各种榜样以供人们学习,这些榜样大多是普通人,像焦裕禄作为县委书记而成为榜样,已经是比较罕见的现象。
  ……
展开
目录
文化是人性的具体化
(一)哲学篇
(二)宗教篇
(三)文学艺术篇
(四)科学技术篇
(五)语言文字篇
(六)法律篇
(七)政治篇
(八)军事篇
(九)体育篇
(十)教育篇
(十一)神话篇
(十二)风俗习惯篇
(十三)中国象棋篇
(十四)杂思篇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