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和谐文化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118055
  • 作      者:
    罗本琦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和谐文化研究》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和谐文化的内在联系入手,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探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发展及其内在机制,重点探讨当代中国如何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如何以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和谐文化研究》的新意在于:第一,从文化精神层面提炼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共性,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基础;第二,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文化发展的双重视角,阐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继承和创新和谐文化方面一脉相承的关系,探索实现这一创新的机制;第三,以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和根本价值取向为尺度,评估“回归马克思”、“儒学复兴”等社会思潮,力求实现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准确把握;第四,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出发点,研究当代中国和谐文化建设中错综复杂的关系,力求在如何充分挖掘和利用优秀文化资源等方面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明显的反科学倾向,而科学技术革新是社会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支撑。科学技术始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只不过科学技术的这种作用在古代社会还没有充分展示,直到近代以后才得以充分表现,成为衡量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中国传统文化不仅缺乏一定的科技意识,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对科学技术持有拒斥倾向。这种倾向正是中国古代自然科学始终停留在经验科学阶段、古代技术始终停留在工匠技术阶段的内在的文化背景原因,它对日、韩等国也产生过消极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对科学技术的消极态度决定了它追求的和谐不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基础上的,因而只能是一种低层次的和谐。
  第二,中国传统文化缺乏先进的民主意识,而民主是社会发展、社会和谐的政治保障与重要标志。民主意识的缺乏是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古代社会的特点之一。虽然有人试图从儒学“民贵君轻”的民本主义思想中引申出民主的成分,但传统的“民本”是为“主民”、“专制”服务的。所谓帝王开庭议以广纳忠言、开科举以广纳贤才之举也只是专制统治的需要,对于政体几无任何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民主意识的缺乏决定了它追求的和谐充其量停留在人人有饭吃的生存和谐层次,当这种意识根植于民族文化之中时,它对现代化一特别是制度的现代化一的阻力是不言而喻的。
  第三,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等级意识,而平等是人社会文明进步的要求,是社会发展、社会和谐的基础。中国传统文化构建在自然经济的基础上,与以宗法制度、等级制度为特征的专制政治长期结合在一起。因此,虽然春秋时期产生了最富有乎等意识的墨家学派,但墨于思想不论在先秦时期还是秦汉以后都不曾受到统治者的重视,也没有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实质性的影响。长期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以及融人儒学的法家思想都具有浓厚的等级色彩。儒家所谓民本主义和仁爱思想本质上强调的是一种类似于牧羊人对于羊群的爱。孔子“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孟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以及发端于孔子而完成于董仲舒的“三纲”之说,更是对等级制度的直接论证和坚决维护。在中国封建历史上,君臣、官民、上下、夫妇、父子、男女、长幼、贫富、贵贱以及劳心者和劳力者之间,从来就没有平等的人格和人权可言。因此,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和谐是维护等级制度的和谐,或者说是一种严格等级秩序范围内的和谐。
  第四,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是小农经济,而市场经济是近代以来经济发展的主导模式。市场经济主张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协调和配置社会资源,强调经济利益的合理最大化,而中国的传统提倡的是经济伦理化的“重义轻利”,强调“义利之辨”。正由于传统文化过分强调道德教化,有忽视“利”的一面,所以其在价值取向上是与市场经济的要求背道而驰的。儒学虽然包罗万象,体系宏大且内容丰富,但过于强调政治伦理、经济伦理,缺乏系统而深沉的经济意识和经济思想,从而决定了传统文化追求的和谐社会缺乏自我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

展开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和谐文化精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的和谐理念
(一)以人为本:马克思主义的和谐价值理念
(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和谐目标理念
(三)制度革命:马克思主义的和谐战略理念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精神
(一)和合思维模式的奠基与和谐伦理话题的提出
(二)从修身正心到天人合一:天下归仁的和谐伦理精神
(三)天下归仁的和谐价值的实现
三、和谐文化基础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文化精神的相通:民族文化融合的基础
(二)和谐文化精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人文基础
(三)和谐文化精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纽带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飞跃与和谐文化的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飞跃与和谐理念的发展
(一)毛泽东思想的和谐理念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和谐理念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飞跃与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
(一)传统文化的时代局限与现代转型问题的提出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实现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超越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飞跃与和谐文化的创新机制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制
(二)中国特色与国外先进文化相结合的机制
(三)领袖智慧与人民群众智慧相结合的机制
第三章  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与和谐文化观的形成
一、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的创新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目标的创新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战略思想的创新
二、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观的提出及其含义
(一)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观的形成
(二)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观的基本内容
(三)和谐文化观与科学发展观
三、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观形成的基本条件
(一)传统和谐精神的积淀:和谐文化观形成的历史文化条件
(二)党和人民的不懈追求:和谐文化观形成的主体条件
(三)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和谐文化现形成的物质条件
(四)世界和谐的发展趋势:和谐文化观形成的国际社会条件
第四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与和谐文化的发展方向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和谐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指导和谐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指导和谐文化建设的实践依据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指导和谐文化建设的现实要求
二、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出发点与价值原则
(一)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科学出发点
(二)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价值出发点
(三)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价值原则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中国社会思潮
(一)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发展态势及其对和谐文化建设的影响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历史必然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路径选择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与时俱进与和谐文化的发展战略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与时俱进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题的与时俱进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內涵的与时俱进
二、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战略原则
(一)参与竞争与文化安全并重
(二)文化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互动
(三)文化创新与体制创新同步
(四)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协调
结语走适合中国国情的文化强国之路
主要参考书目
关键词索引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