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来自香港地区的《我的中国心》为流行歌曲开启了后革命时代个人化表达爱国情怀的先河,但内地的爱国主义歌曲创作却没有随之变革,追求豪迈宏大氛围的、集体化的、口号式的表达依然占多数,这也使得这类歌曲难以获得青年受众的欢迎和追捧,只能出现于各类带有官方意识形态色彩的电视晚会上。直到2005年,摇滚歌手汪峰推出新作《我爱你中国》,使得内地原创流行音乐终于在20年后接续上了《我的中国心》那种聚焦于个人情怀的爱国主义表达方式:
每当我感到疼痛,就想让你抱紧我,就像你一直做的那样,触摸我的灵魂。每当我迷惑的时候,你都给我一种温暖,就像某个人的手臂,紧紧搂着我的肩膀。有时我会孤独无助,就像山坡上滚落的石子。但是只要想起你的名字,我总会重拾信心。有时我会失去方向,就像天上离群的燕子。可是只要想到你的存在,就不会再感到恐惧。我爱你中国,心爱的母亲。我为你流泪,也为你自豪。我爱你中国,亲爱的母亲。我为你流泪,也为你自豪。
有一天这首歌会变老,就像老幺树上的枝芽。可我还会一遍遍歌唱,它如同我的生命。有些人会慢慢消失,有些情感会渐渐破碎,可你却总在我心中,就像无与伦比的太阳。我爱你中国,心爱的母亲。我为你流泪.也为你自豪。我爱你中国,亲爱的母亲。我为你流泪,也为你自豪。
希望你把我记住,你流浪的孩子,无论在何时何地,我都想念着你。希望你能够知道,你对我的意义。无论在何时何地,你就像我的生命。我爱你中国,心爱的母亲。我为你流泪,也为你自豪。我爱你中国,亲爱的母亲。我为你流泪,也为你自豪。
从题目看,这首歌在众多的爱国歌曲中并不起眼,很常见的题目,很普通的句式。但它的歌词一开头就紧扣住个人的情感,用一连串的比喻来表现歌者对祖国的依恋与爱。歌者不再是一个唯有满腔爱国热忱的理想形象,而是一个活生生的普通的中国人。“我”有疼痛、迷惑、孤独无助的时刻,越是在这种时刻,“我”越是如同孩子般依恋着祖国母亲,祖国也不再仅是山河壮美的地理存在,而是更具有慈爱母亲的气质,能够抚慰“我”的情感与灵魂,给予“我”面对未来的信心。祖国不再仅是“我”单向歌颂与热爱的对象,祖国也是“我”精神的依靠与力量的源泉。这里蕴含着后革命时代的中国人对国家与个人关系的重新思考:个人要为国家奉献,国家也要保障每个国民的幸福生存;祖国不仅仅是需要儿女保护与奉献的母亲,它同样也是能为儿女们提供充分抚慰与庇护的母亲。也就是说,革命时代的文艺作品往往强调个人要为祖国无条件地奉献青春、热血乃至生命,因此倡导革命的“螺丝钉精神”,要求个人甘愿成为国家大机器上的一枚螺丝钉;后革命时代的中国人开始重视个人的情感、欲望追求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看到了国家对国民的义务与责任,因此,文艺作品从新的角度去阐释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强调个人爱国情怀的独特表现。
《我爱你中国》的高潮部分一再重复主题句“我爱你中国,亲爱的母亲”,它并未采用高亢激昂的曲调,其旋律外型是由高向低发展,就像是孩子对母亲的喃喃倾诉,真挚柔和却又饱含无限深情,比铿锵高亢之音更能渗透进人的内心深处。
从电影《海外赤子》主题曲《我爱你,中国》,到《我的中国心》,再到汪峰的《我爱你中国》,中国人的爱国情怀从集体视角的表达转向个人化的表达,从一味追求爱国者对祖国的单向奉献精神到深入思考祖国与个人相互依存的关系,表现了当代中国社会在思想与文化领域的一种巨大变革。曾经被忽视甚至被批判的个体情感与个人价值追求得到了肯定与重视,这跟当代中国流行音乐的主流发展方向是一致的。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