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白鹿洞书院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6703156
  • 作      者:
    吴国富, 黎华著
  • 出 版 社 :
    湖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吴国富,江西武宁人,九江学院庐山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著有《论陶渊明的中和》《庐山道教史》等多部著作。
  
  黎华,江西武宁人,白鹿洞书院管理委员会书记、江西省书院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书院论坛》主编。
展开
内容介绍
  位于庐山之麓的白鹿洞书院,自然风光优美,人文积淀丰厚,在历史上广为人知,影响深远,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海内外著名的旅游胜地。《中国书院文化丛书:白鹿洞书院》从历史沿革、教学管理、祭祀、藏书、学田及建筑、石刻、诗赋、历代名人等方面对白鹿洞书院进行了通俗而全面的介绍,以便广大旅游者和书院文化爱好者清晰地了解这一份厚重的文化。
展开
精彩书摘
  南唐庐山国学时期,洞中已有“日课”的说法,相当于学生每天要做的功课。但从南宋一直到元朝,关于学生的学习任务,基本上没有资料记载。
  明朝成化年间的江西提学佥事李龄在《白鹿洞规》中对学习任务作了明确规定。他要求学生循序渐进,先读小学之书,次读<四书》、《五经》以及御制书籍,按照个人的能力每天背诵一百字到五百字,十天温习一次,把背诵情况填写在“起止簿”上,以供检查。除了背书,每天还要到“本斋先生”那里讲经书一章或史书一段,要求字斟句酌,不能轻易放过。如果是准备考试的学生,每个月要求写九篇应试文章,送给“本斋先生”修改订正,按季度收藏,以供考核。
  嘉靖初年(1522)的知府罗辂在《白鹿洞榜》中说,近来有一些所谓的“佳士”,或以清谈高论为能,或以终日静坐为事,或互相推重,互相夸耀,风气很是不好。因此自今明示读书程序以讲读《四书》、《五经》大义为主,而后扩充以史传。当时学生受心学思潮的影响,读书比较自由,为此知府要特意加以限定。
  嘉靖三十八年(1559),郑廷鹄在《示白鹿洞主帖》中说:南唐刘式读书洞中,手抄《孟子》、《管子》,其孙子征能藏之,云是洞中日课,朱子有取焉。诸生行有余力,宜有日课、月课,直学者司之,主洞官亦可因此以考验真所养。
  这篇帖子明确规定了诸生必须有日课和月课。郑廷鹄将南唐刘式作为先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此之前的明代书院并没有规范的日课制度。日课、月课相当于每天或每个月要做的功课,例如背书、抄书、讲书、写文章等。学生中选出来的直学负责检查日课、月课,把检查情况登记在日课、月课簿上,包括写文章、做考卷得了几次“优等”,讲了经书中哪些章节,讲了几次,讲得好不好,等等。直学还负责把优秀的文章或考卷选出来给洞主批阅。此外关于学生的德行、过失等,都有专门的登记簿,由堂长和直学负责登记。洞主组织学生会讲,学生必须认真准备,并把讲书的情况认真记录下来,以备考核。
  由此看来,白鹿洞书院各个时期诸生的功课数量并不固定,嘉靖以后也是如此。如熊俸的《重修白鹿洞书院记》说:“士日有讲,月有课,侯时命自课之,课已辄订之。”说明诸生每天要讲书,每个月有课业考核,数量由主洞或主管官员自定。
  万历末年,推官李应升主洞,每个月举行两次“大会”,南主洞担任主讲,李应升还规定每个月逢二、逢六的日子,由学生自行组织“小会”,南每次“大会”的第一、二名担任会长、副会长,这种“小会”主要是会评文章,学生把评选结果报告给主洞审阅。
  清朝白鹿洞书院学生的学习任务也不固定。李长春在《兴复洞学看语》中规定诸生“日有课,月有程”,也就是每天有功课,每月有考核。
  乾隆时洞主靖道谟在《鹿洞书院续规》中规定一个月学生自行组织四次会讲,每次会讲有五个学生讲书,主讲就此发问、评析。可见学生上台讲书的机会很多。
  1991年,在湖口县发现了两份清代白鹿洞书院的试卷,一份题名“高巨轮”,一份题名“李郁荪”。两份试卷都是毛边纸,紫色方格,用楷体的毛笔字书写,卷长178厘米,高25厘米,可以书写一千多个字。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白鹿洞书院的历史沿革
一、南唐的白鹿洞
1.白鹿洞的地理山川
2.白鹿洞的开山主李渤
3.南唐的庐山国学
二、宋元的白鹿洞书院
1.北宋的白鹿洞书堂
2.朱熹兴建白鹿洞书院
3.元朝的白鹿洞书院
三、书院在明朝的鼎盛
四、清代至今的白鹿洞书院
1.清代的白鹿洞书院
2.民国至今的白鹿洞书院

第二章 白鹿洞书院的教学与管理
一、白鹿洞书院的教学与科举
1.书院的教学
2.书院与科举
二、白鹿洞书院的师资管理
1.书院的洞主
2.洞主的教学任务
3.书院的其他管理者
三、白鹿洞书院的生徒管理
四、白鹿洞书院的讲学
1.朱熹、陆九渊的讲学
2.从胡居仁到王守仁的讲学
3.湛若水、王畿等名家讲学
4.章潢及明末的讲学
5.清初张自烈、汤来贺等人的讲学
6.乾隆至清末的讲经

第三章 白鹿洞书院的三大规制
一、白鹿洞书院的祭祀
1.礼圣殿祭祀
2.宗儒祠祭礼
3.先贤祠、忠节祠、颜鲁公祠祭礼
4.祭品、祭器
二、白鹿洞书院的藏书
1.藏书的来源
2.藏书的选择
3.书籍的管理
4.刻书、编书
三、白鹿洞书院的学田
1.学田的来源
2.历代田亩数
3.租谷、租银的收缴
4.洞租的使用
……
第四章 白鹿洞书院的建筑
第五章 白鹿洞书院的石刻
第六章 白鹿洞书院的诗赋
第七章 白鹿洞书院的历代名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