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近代书画投资风险因素
艺术品市场行情在2003年以后有了较大的转变,几乎所有的艺术品价格都向前迈进一大步,上了新台阶。其中尤以近现代书画表现突出,作品投放量、成交率和成交额一路高歌,迭创新高。书画能带来如此大的利润,因此藏家开始聚焦书画市场,投入资本。一些对书画艺术缺乏了解的藏家也纷纷仿效。随着书画市场的持续火爆,一些影响近现代书画投资风险的潜在因素也开始浮出水面。这些潜在因素均非人为炒作所致,而是与中国书画价值的固有特征有关。加强对这些潜在风险的认知,可以给那些已经入市或打算入市的收藏者、投资人以预警,增强他们的投资理性,规避市场风险。
1.传统临摹冲击书画市场
中国书画有着悠久的摹、仿传统,从古至今,所有学习书画的人,都是从临摹开始学习书画技法的。如晋顾恺之《洛神赋图》、王羲之的《兰亭序》帖都有唐宋人的摹本。在中国画史上有名的临摹高手当属宋代的米芾和近代的张大千了,后者仿石涛作品已炉火纯青,达到了完全可以乱真的水平。再如江寒汀仿虚谷画作,数量几乎和虚谷传世真迹持平。江寒汀是近代海派职业画家,他早年迫于生计,潜心揣摩、临仿虚谷书画,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临摹名人书画已成为传承中国独特文化的表现,其不在法律、法规约束范围内,这就给那些现代名不见经传的画家提供了契机。因一些名家的画作价格一路飙升几十万、几百万,且模仿他们的画作又不触犯法律,于是一些不出名的画家开始模仿名家作品,长时间下来,有许多人艺术水准已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甚至超过了大师水平。但因书画界素有“认人不认画,以名气论英雄”的传统,再加上市场经济条件下书画作品高度商品化、市场化的客观现实不能让他们的作品打入市场,实现经济价值,无奈之下,他们只能托名作画。于是这些艺术水准并不亚于名家的“高仿赝品”源源不断地大量入市,这也是近年来拍卖会上大师作品越拍越多的原因之一!中国书画市场原本就数量庞大,现在又不断膨胀,无疑,书画市场的风险也变大了。
2.画家作品的数量巨大
写意水墨画是中国书画的主体,就创作周期而言,比西方的写实油画创作周期要短很多。画家完成一幅油画需要几个月或更长时间,完成一件相同尺寸的写意水墨画只需片刻。可以想见,一位水墨画画家一生能完成成百上千,或者上万幅画作。而油画画家一生画作只能以百来计数的,已是凤毛麟角。书画评论界曾有“收藏近现代书画无疑是收藏垃圾”的言论,言论虽过激,但也客观地反映出近现代书画产出快、存世量巨大这一现象。画家传世作品增多,本无可厚非,从艺术鉴赏角度来看,其书画艺术的普及和传承都起到一定作用。可当它进入艺术品市场,成为文化商品、投资工具时,就不再是多多益善了。市场经济一向是“物以稀为贵”,如此多的书画作品存放于市场,书画价格是否还会飙升,应引起藏家及投资人的思考。试问,大名家作品如成百上千的存世,那他的作品还能竞拍到千万吗?
3.仰仗书画强势,板块严重失衡
就2011年春拍数据来看,许多藏家、投资人、公司都在仰仗书画的强势获利。以北京保利为例,61.3亿元的春拍总成交额中,书画就占了41.8亿元,所占比例高达68%;嘉德近现代书画部分,总成交额超过26亿元,平均成交率93%,成交价格超过1000万的拍品达37件,占整个春拍成交的一半。这些数据告诉我们当前市场热点单一现象较为严重,藏家都知道市场经济千变万化,今天书画市场风光无限,但谁都无法预料以后书画成交是否会缩水。可见品种均衡发展,培养和引导买家进行多点分散收藏投资,才是国内艺术品市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大家都一窝蜂地去追逐一个市场热点,造成成交过于集中,无疑会给今后书画市场发展带来阻碍。
4.不求真,只玩贵
中国当今书画拍卖在资本的炒作下,已沦为高度投机性的市场。书画拍卖市场显露出许多资本市场特征,如庄家做市、盲目追高、紧追热点等。不少新入市的买家狂热追逐市场热点,对真伪并不在乎,市场热什么就买什么,只考虑能否短期变现获利,完全不考虑风险。殊不知在价格快速飙升的同时,市场风险也在迅速累积。少数新贵“不求最真,但求最贵”的玩法也给市场带来了巨大风险和不确定性。有的投机性买家甚至直言:“拍品真假无所谓,只要自己有差价能赚钱就行!”此外,许多拍品在不断地“高位换手”,不少有经验的收藏大鳄纷纷趁行情高位出货,一些投资新贵在茫然不觉中接盘买单。在买卖换手中,风险被转嫁给了新手,这些不求真,只玩贵的新手恐怕只有永久待在山顶上站岗了。
5.书画投资周期不易确定
藏家都知道书画市场价格千变万化,不易掌控,其状况往往具有戏剧性:当你不想出售某幅书画的时候,其市场价格可能会很高,而当你希望将手中的这幅书画出售变现时,其市场价格却表现得不尽如人意。书画投资风险较大,究竟是长期投资好,还是短期投资好,说法不一。
业内人士根据书画艺术品本身特点,将其划分为五个周期,即短期、中短期、中期、中长期、长期。短期年限限制为1年以下,中短期为1-5年,中期为5-10年,中长期为10-50年,长期为50年以上。
香港著名收藏家古镇煌先生曾以Renoir的油画《花园》为例,来说明长期收藏的风险性。他指出,1980年,Renoir的油画《花园》以120万美元售出,该画的原藏主在1957年以20万美元将其买入,表面上看似乎大幅升值,实际上每年的收益率如果以复利计算仅为8.1%;可见投资时间越长,偏好转移的可能性就越大,其直接结果是,长期投资的风险也因此增加了。
书画是否适合短期投资呢?以吴湖帆的《峒山蒲雪图》为例,1996年,这幅画作第一次在云轩秋季会拍卖,价格67.1万元。1998年,在上海工艺拍卖,拍卖价132万元。1999年又在中国嘉德的秋季拍卖,只以77万元成交。2000年,《峒山蒲雪图》又出现在北京翰海秋季拍卖会上,结果仅以66万元成交。2001年,香港嘉士得再次推出这幅作品,最终以109.7万元拍出。这幅画作五年五次出现在拍卖会上,价格起起伏伏,有的投资者收益可观,有的却付出惨痛代价。所以说书画投资最适周期较难确定,不管是进行短期投资,还是进行长期投资,要在尽量降低投资风险的前提下进行,这样才能使获取效用最大化。
通过对以上绘画市场投资风险因素的分析可以看出,近现代书画需要一个系统化的市场模式。收藏不能杂乱无章,越是成熟的市场,市场的细分化就会越突出。细分化的收藏更能够挖掘艺术家的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只有绘画市场模式系统化了,才能让收藏者、投资人理性投资,规避市场风险。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