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晋陕豫冀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2013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3093848
  • 作      者:
    山西省文物局编
  • 出 版 社 :
    山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内容介绍
  晋陕豫冀四省,作为中国华北、中原、西北地区的结合带,具有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地理区位优势;作为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又具有富庶多彩、得天独厚的文物资源优势,在中国文化格局中具有十分独特而重要的地位。
  自古以来,因着特殊的地缘、人缘、亲缘关系,晋陕豫冀四省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早就形成了紧密的往来和交流,比如发生在春秋时期的“秦晋之好”的典故,至今依然脍炙人口,广为流传。在21世纪这个历史发展的新天地,晋陕豫冀四省的合作与交流不但密切如故,且更臻全面。在文物保护方面,四省已轮流举办了六届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对博物馆建设与发展在省际层面上形成了合作机制,做出了有益探索。
展开
精彩书摘
  《晋陕豫冀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2013)》:
  西安博物院在建设期间不但建设了新的文物陈列展馆,还将荐福寺、小雁塔纳入馆区,最终形成了现在独具特色的以文物展馆、小雁塔以及荐福寺为核心,集博物馆、名胜古迹、城市公园为一体的历史文化休闲场所。
  西安博物院作为免费的城市公园与充满魅力的名胜古迹的双重身份正是其所拥有的最具优势的社区资源。西安博物院以往由于博物馆的文物安全要求、门票收入压力等原因,仅向前来参观的付费游客开放,其博物馆园区一直处于与周边社区基本隔绝的状态。自从免费开放以来,这种状态发生了根本的转变,笔者曾对此进行了询问式的调查,发现现在每天早上都有很多周边社区的居民(以夏家庄、友谊路西路等地的老年人为主)通过排队领票的方式进入博物院,利用博物院公园区宽广的场地与优美的环境进行身体锻炼与休闲养生。而每到周末,就会有很多周边社区的居民携家带口来到博物馆参观、在公园区散步休闲。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西安博物院对周边社区最大的吸引力来自于它所拥有的面积广大、环境优美的公园场地,它为周边社区的居民提供了锻炼养生、休闲娱乐以及学习交流的场地。那么既然拥有这样的社区资源和吸引力,怎么样通过利用好这个场地来开展具有自己特色的社区服务呢?笔者认为,可以试着从以下几种思路进行尝试。
  首先,西安博物院近两年来利用场地优势和文化优势开展的一系列活动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比如西安博物院2012年2月5日农历上元节时举办的旨在重现唐代上元节热闹场面、复活古代节日的“上元节灯会”,开展了包括投壶、蹴鞠、提灯夜游、放河灯等传统的游艺项目,吸引了很多周边群众前来体验。此外,还有已经做出品牌的,每年正月里举办的“荐福大庙会”活动,将赏花灯、猜灯谜等群众性活动与秦腔、长安古乐、陕北大秧歌、锣鼓社火等演出活动,还有陕西洋县皮影、木偶、陕北说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高空走钢丝、变脸、吐火、中华武术等杂技绝活汇聚一堂,为群众提供了好看好玩的节日好去处。其次,西安博物院的场地每天都为周边群众提供了锻炼休闲的场所,但是由于博物馆每天的开放量是有限的,这些周边群众每天通过排队领票的方式进馆势必挤占了其他游客的参观机会,但实际上这些前来锻炼的群众并不是每天都到博物馆陈列展览区进行参观。那么是否可以通过博物馆与周边社区的行政管理部门进行联系,为周边社区的老年人(比如60岁以上的老人)办理登记,发给入园证,这样既方便其入馆锻炼也不会挤占其他游客的有限资源。同时对入馆的锻炼群众进行适当的场地控制,引导他们合理利用场地,这样既保证了群众开展锻炼的安全,又保证了馆区环境尽量不受破坏。最后,还可以通过对社区群众开展广泛的兴趣调查,了解周边群众的兴趣爱好,在馆区内专门开设一些吸引周边社区群众的活动,比如象棋、围棋社,秦腔京剧票友会、自乐班等等,真正让博物馆成为社区居民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他博物馆只要具有类似于西安博物院这样的场地优势和开放条件,也可以采取这种场地共享的思路开展社区工作。
  ……
展开
目录
理论与探索
博物馆构建社区的多元视角
——以陕西三座博物馆为例
军事类纪念馆对社区文化的影响
从呆板到活化
——浅论博物馆的文化传播力
从博物馆定义看博物馆公共服务
城市文化浪潮与中国博物馆发展
浅谈当代博物馆的公共性
互联网时代博物馆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充分发挥大同长城博物馆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以天镇县新平堡为例
试论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特征
“研究型观众”的概念及其意义
免费开放形势下博物馆的发展策略浅探
传播学视角下的八路军文化传播研究
整合资源突出特色
——县级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发掘社区文化优势搞好社区博物馆建设
提升博物馆公共服务能力 加快博物馆事业发展

展览与创新
略谈纪念馆陈列大纲的编辑设计
——以“八路军抗战史陈列”为例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铜镜展创意心得
——与游客一起寻找古代的中国时尚
创新宣传形式 打造红色文化品牌

社教与服务
担当社会责任 推动文明进步
——浅议博物馆公共服务观念的树立与实践
地方博物馆发展的基础与核心
博物馆公共服务中的人文心理因素浅谈
关于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几点思考
——基于河南省内博物馆的调查与考量
公共服务视野下的博物馆环境质量控制
转变观念努力 提升博物馆公共服务功能
试论博物馆在中学教育中的作用
——以中学研究性学习为例
发挥博物馆教育职能 为社会大众服务
融人社区文化建设 发挥博物馆社会服务功能
——河北省民俗博物馆参与公众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转变理念 开门办馆
——探索新时期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的新路子
浅议基层博物馆与公共文化服务
博物馆与公共服务
——浅谈介休市博物馆工作中的公共服务部分
……
开发与利用
博物馆与新媒体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