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受教育科学研究性质决定而具有自己的特点: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决定了教育科学研究带有很强的综合性、整体性、长周期和复杂性;教育科学研究由于有科学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的参与,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教育科学研究的实施和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科学运用是发展和完善教育科学理论的基础,是培养未来教育改革家的重要战略措施。它能有力地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提高教师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的实践能力。我国在教育科学研究方面起步较晚,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进展也落后于西方国家,改革开放后发展较为迅速。在确立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体系、探寻新兴理论或思潮对教育研究的方法论启示和探讨各类教育的研究方法论取向方面有了较大进步。
二、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历史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文化与技术的进步而发展的,特别是教育的需求和教育实践领域的扩大以及教育规模、层次的增加、教育质量的逐步提高和人们对教育的认识逐步发展而逐步成熟的,并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文化的进步以及教育科学研究的深入而不断革新和日臻完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历史与教育科学研究的历史是同步的。
原始社会时期的教育没有成为独立的形态,是与生产劳动密切联系的。教育主要是由师带徒、父传子方式进行的家庭教育和个体教育。人们接受教育是在生产劳动中进行的,上一代以言传身教和口耳相传的方式把知识经验传授给下一代。其教育内容的积累和教育方式,都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主要以自然的观察和原始的经验总结来传播和传授。当然,那时的观察和总结往往是无计划的、不自觉的,而且是零散的、原始的、低水平的,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对教育的总结也只是停留在思维上,还不可能有文字上的描述和概括。
1.感性观察时期
这一时期是从奴隶社会初期持续到封建社会末期的16世纪。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随着文字的出现,学校教育的产生发展,教育实践日益深入,各方面文化科学知识的积累和丰富,观察法、经验总结法等教育研究方法为教育家们自觉运用。
这一时期,人们主要是通过直观感觉,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当成一个整体进行观察研究,从中获得最初的经验认识,并运用思辨来推断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研究的立足点与社会发展要求和统治阶级利益紧密相关,还不能对自然界、社会和教育进行正确的剖析,内容上以伦理道德教育为主。古代许多教育家为了对先辈教育思想和实践进行深入研究,他们常查阅历史文献资料或对先辈教育言论进行注疏诠释,这些做法均属历史研究和文献研究。这一时期的研究方法带有原始的、自发的、朴素的性质。方法上以观察法为主,文献法为辅。思维方式主要是归纳、演绎和类比,初步运用朴素的辩证法系统观。基于不同的哲学观、自然观、社会观和教育观,形成不同的教育研究方法雏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