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士铨(1725-1785),字心馀,号清容居士,晚号定甫(父),江西铅山人,乾隆二十二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主绍兴蕺山书院,是清代着名诗人和剧作家。着有《忠雅堂诗集》二十九卷、《忠雅堂文集》十二卷、《藏园九种曲》等,其诗文颇负盛名,与袁枚、赵翼并称“江右三大家”,在清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陆侃如、冯沅君合着《中国文学史简编修订本》(作家出版社1957年版),只收历史上最有代表性的作家,该书对蒋士铨也用了五百多字来介绍,称他的杂剧《四弦秋》“充满诗情画意”,传奇《冬青树》是清代传奇中“不可多得的作品”。蒋士铨是着名的诗人和剧作家,但非书法家,故其墨迹传世者很少,道光年间,赵新在天津书肆的乱纸中发现了这件蒋氏墨迹,梅宝璐在题诗中即叹为“遗珠如获掌中珍”,可见在一百多年前的北方,已很难见到蒋士铨的手迹了。
蒋士铨这件手书墨迹,是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他主绍兴蕺山书院时,书赠给他的学生朱翰泉的。这首《说诗一首示翰泉》已收入《忠雅堂诗集》卷十八[嘉庆戊午(三年,1798年)扬州重刻本],只是诗题改为《说诗一首示朱缃》,题下小字注日“山西凤台人”;而在卷十七中,载有《朱生翰泉二十初度诗以勖之二首》,故知翰泉姓朱,即朱缃。《忠雅堂诗集》的体例是按年录诗,始于甲子年(1744年),迄于壬寅年(1782年)。《说诗一首示朱缃》系于戊子年(1768年),除两句外,和这件墨迹《说诗一首示翰泉》的内容完全相同,故断这件墨迹书于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的绍兴蕺山书院,由朱翰泉收藏,乃后来收入《忠雅堂诗集》中那首《说诗一首示朱缃》的原件。《说诗一首示翰泉》墨迹的发现,使我们可以窥见蒋士铨对诗的修改痕迹,并了解到后人重刻《忠雅堂诗集》在诗的排列次序上也偶有的失当处。首先,是在诗集中改了诗题,正式标明“示朱缃”,并加小注“(朱缃)山西凤台人”,这是必要的。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