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以后,由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经历了严重的“滞胀”,国内经济问题开始困扰各国的经济学家,因此,汇率理论的研究转入研究汇率制度同国内充分就业、价格稳定以及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关系的问题。此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什么样的汇率制度下效应更大的问题也受到了普遍的重视。
四、1970-1990年的汇率理论固定汇率制维持至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美国国际收支赤字的不断加大,国际资本流动趋势的增强,终于无法为各国中央银行所维系。虽然几经努力,固定汇率制至1973年终告彻底崩溃,各主要国家陆续采取了浮动汇率制。在浮动汇率制下,汇率出现大幅度的振荡,给各国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各种汇率理论如汇率制度选择理论、汇率决定理论、汇率政策理论等如雨后春笋般开始涌现。资本流动、预期等因素被进一步考虑到汇率理论模型当中。各国经济学家们结合新的经济理论对利率平价说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和补充。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相对于套补的利率平价理论,人们更强调非套补的利率平价理论,以反映资本的投机性交易而非保值性交易在即期汇率决定中日显重要这一事实;二是在非套补利率平价说中引入关于预期形成机制的各种假说;三是进一步阐述了套补利率平价与非套补利率平价的相互关系;四是引入新的计量分析工具对利率平价进行检验。世界经济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滞胀”严重困扰着各国政府,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逐渐失去了其统治地位,货币主义占据了主流。与此相适应,汇率理论也更多地体现出货币主义色彩。随着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的空前发展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大量增加,经济学家们的注意力也更多地集中在资本项目上。资产市场说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成了汇率决定理论的主流。与传统的理论相比,汇率的资产市场说更强调了资本流动在汇率决定理论中的作用,汇率被看做是资产的价格,其大小由资产的供求来决定。依据本币资产和外币资产可替代性的不同,资产市场说可分为货币分析法和资产组合分析法。货币分析法假定本币资产与外币资产两者可完全替代,而资产组合分析法假定两者不可完全替代。在货币分析法内部,依据对价格弹性假定的不同,又可分为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与黏性价格货币分析法。
弹性的货币分析模型由卡甘的货币需求函数及货币市场均衡条件及购买力平价理论三者导出。它表明,本国与外国的国民收入水平、利率水平及货币供给水平通过各自对物价水平的影响而决定汇率水平。黏性的价格货币分析模型也称做超调模型,于1976年由多恩布什在其著名论文《预期和汇率动态》中提出。该理论认为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调整速度是不同的,商品市场价格水平具有黏性的特点,这使得购买力平价在短期内不能成立,经济存在着由短期平衡向长期平衡的过渡。在超调模型中,由于商品市场价格黏性的存在,当货币供给一次性增加以后,本币的瞬时贬值程度大于其长期贬值程度,这一现象被称为汇率的超调。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