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专利与产业发展系列研究报告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3018920
  • 作      者:
    贺化主编
  • 出 版 社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贺化,男,中共党员,汉族,1960年7月出生,河南郑州人。1983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化工系化工机械专业。1983年8月至1998年4月任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机械发明审查部审查员、副处长、处长;1998年5月至2001年1月任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审查业务管理部副部长;2001年2月至2002年11月任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协作中心副主任、主任;2002年12月至2004年7月,任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秘书长;2004年8月至今,任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党组成员。
展开
内容介绍
  《专利与产业发展系列研究报告》主要针对专利导航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研究过程中的三项支撑内容进行详细研究和阐述。通过对中国专利密集型产业研究,了解我国产业专利密集度与活跃度,以定位专利导航的重点产业;通过对专利在产业增长中的应用研究,探索专利视角预测产业增长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以利于政府在研发导向、产业布局和资源配置上科学决策;通过对专利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旨在综合考量专利数量、专利质量和专利价值等因素,为构建专利正常增长机制提供科学依据。《专利与产业发展系列研究报告》可以作为政府、企事业单位、高校院所开展专利与经济发展理论和应用研究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
目录
报告一
一、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美国
2.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
3.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
(二)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山西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院
2.武汉市科学学研究所
(三)小结
二、构建中国专利密集型产业指数的基本考量
(一)专利影响中国产业的若干关键问题
(二)中国专利密集型产业指数的考量视角
1.国内专利申请的视角
2.国外来华专利申请的视角
(三)构建中国专利密集型产业指数的总体思路
三、中国专利密集型产业指数的衡量指标
(一)中国专利密集型产业指数的指标表征量
1.关于产业分类
2.关于专利量的具体表征量
3.关于单位规模的具体表征量
(二)中国专利密集型产业指数的衡量指标构成
1.中国专利密集度
2.中国专利活跃度
3.国外来华专利控制度
四、中国国民经济各产业的专利密集型产业指数实证分析
(一)专利数据和经济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1.专利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2.经济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二)中国各产业的本国专利密集度分析
1.中国各产业本国专利密集度的实际计算方法
2.中国各产业本国专利密集度的计算结果及分析结论
3.中国各产业本国专利密集度的变化发展趋势
(三)中国各产业的本国专利活跃度分析
1.中国各产业本国专利活跃度的实际计算方法
2.中国各产业本国专利活跃度的计算结果及分析结论
3.中国各产业本国专利活跃度的变化发展趋势
(四)中国各产业的国外来华专利控制度分析
1.中国各产业的国外来华专利控制度的实际计算方法
2.中国各产业的国外来华专利控制度的计算结果及分析结论
3.中国各产业的国外来华专利控制度的变化发展趋势
(五)中国各产业专利密集型产业指数排名
1.中国各产业专利密集型产业指数的计算方法
2.中国各产业专利密集型产业指数的排名结果及结论判断

报告二
一、专利与产业增长关系研究综述
(一)国内外研究观点综述
1.专利作用经济增长的机理
2.专利数量与经济增长
3.专利类型与经济增长
4.专利质量与经济增长
(二)国内外实证方法综述
1.实证研究的主要方法
2.实证研究层次和数据类型
(三)小结
二、专利预测产业增长模型构建
(一)预测的基本流程
(二)预测的操作步骤
1.确定专利对产业增长影响的大小及方向
2.预测未来专利数量及变化率
3.专利视角预测产业增长
4.小结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专利对医药制造业增长影响大小及方向
1.研究目的
2.研究变量的选取
3.因果关系检验
4.建立和解读系数估计模型
5.小结
(二)预测未来中国医药制造业的专利数量
1.模型识别
2.参数估计和诊断检验
3.2012~2014年有效专利量的预测
4.小结
(三)专利视角预测中国医药制造业产业增长

报告三
一、专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体系构建的基本目的
(二)体系的设计原则
1.科学性
2.客观性
3.系统性
4.实用性
5.指导性
6.指标口径的一致性
(三)指标体系的构建
1.指标体系综述
2.指标可行性分析
3.指标体系权重设计
(四)与其他科技、经济指标的关联
1.与研发(R&D)的关联
2.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关联
二、产业评价
(一)产业规模评价
1.指标筛选
2.评价指标模型构建
(二)产业发展水平评价
1.指标筛选
2.评价指标模型构建
(三)产业结构合理化评价
1.指标筛选
2.评价指标模型构建
(四)产业技术发展方向评价
1.指标筛选
2.评价指标模型构建
(五)产业技术关联度评价
1.指标筛选
2.评价指标模型构建
(六)产业竞争力评价
1.指标筛选
2.评价指标模型构建
三、区域评价
(一)区域规模评价
1.指标筛选
2.评价指标模型构建
(二)区域发展水平评价
1.指标筛选
2.评价指标模型构建
(三)区域技术发展方向评价
1.指标筛选
2.评价指标模型构建
(四)区域竞争力评价
1.指标筛选
2.评价指标模型构建
四、企业评价
(一)企业规模评价
1.指标筛选
2.评价指标模型构建
(二)企业技术水平评价
1.指标筛选
2.评价指标模型构建
(三)企业技术发展方向评价
1.指标筛选
专利与经济发展探索第2卷
2.评价指标模型构建
(四)企业竞争力评价
1.指标筛选
2.评价指标模型构建
五、创新能力评价
(一)产业创新能力评价
1.指标筛选
2.评价指标模型构建
(二)区域创新能力评价
1.指标筛选
2.评价指标模型构建
(三)企业创新能力评价
1.指标筛选
2.评价指标模型构建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