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人民币国际化是大势所趋
自300年前人类社会进入国家主权货币时代以来,每一次大国经济的崛起都伴随着本国货币国际影响力的持续上升。有的主权货币随之成为国际货币,有的则逐步退化为一般货币。英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崛起让英镑成为第一个风靡世界的国际货币;之后,当美国的经济实力全面超越英国时,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在全球范围内牢固地树立起来;日本曾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诠释了经济长期快速增长的东亚奇迹,其货币的影响力也在全球范围内不断上升,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直到今天,日元也远不是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国际货币之一,这与日本的国际经济地位并不相称;而曾经的联邦德国在战后经济稳定恢复并不断攀升的情势下,却选择了避免其货币因过多地引起国际关注从而过多地在境外使用的战略,直到德国统一之后,欧元诞生之时,德国事实上才与其他欧洲大陆国家一起拥有了自己的国际货币。
进入21世纪以来,历史的规律正在重演,全世界都在关注人民币。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全面兑现入世承诺,中国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加速的势头。中国的国际地位、经济规模不断上升、扩大,国际贸易规模现在已经处在全球前列,中国即将成为全世界第一大贸易国。中国事实上已经复制了当年德国和日本经济崛起的奇迹。唯一不同的是,中国经济强劲发展的势头至今尚未改变。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和政策制定者都在希望人民币成为一种新的国际货币,甚至与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国际货币——美元和欧元形成一个三足鼎立的态势。
爆发于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更是加速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金融危机的爆发让全球的学者和政策制定者都在反思,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到底出了什么问题?美元作为战后最大的国际货币,其货币政策是不是出了问题?以美元和欧元为核心的国际储备货币制度安排是否出现了系统性的失误?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2009年5月撰文指出,未来世界靠单一国家发行的主权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这一格局必将改变,否则世界经济和金融将不可能长期稳定。按此逻辑,他建议世界推出一种超主权的国际储备货币。这一说法虽然并没有成为中国政府的官方观点,但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甚至共鸣,促进了国际货币体制改革的讨论,俄罗斯与法国等国的首脑纷纷表示,必须要研究新的全球国际货币体制。人民币毫无疑问地被推上了舞台,各国的分析家都纷纷表示,人民币应该成为任何一个未来国际货币体制中的主要货币之一。
如果说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一个大背景是当今不合理的货币体制,那么,金融危机正反过来动摇着美元、欧元、英镑的统治地位。这些国家的金融危机紧接着带来了公共财政的危机,财政赤字水平仍然居高不下,债务水平达到了令人吃惊的程度,例如,日本的国债已经达到了GDP的200%以上,这就预示着现行的这些老牌的国际货币的地位还会进一步下降,人民币因此被推到了舞台的中心。在各种国际学术会议上,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及人民币国际化一时间成为最热门的话题。2011年,法国成为20国集团的轮值国,法国总统萨科奇反复强调,在他任内的一个重要的议题就是国际货币体制改革,人民币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在他的倡导下,法国作为轮值国,把国际货币改革的会议甚至办到了中国的南京。其用心良苦,无非是想推动包括人民币国际化在内的国际货币体制改革。综上所述,人民币国际化是历史的必然,是大势所趋。
1.2 人民币国际化的基本动力
人民币国际化的基本动力来自何处?
从国内层面来看,人民币国际化的基本动力来自中国经济自身发展的需要。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经济国际贸易和对外投资的需要。虽然中国即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但是中国绝大部分的国际贸易仍然是以其他货币尤其是美元结算的。这事实上给中国参加国际贸易的厂商带来了极大的汇率风险。对中国的投资者而言,由于出国投资必须使用其他国家的货币,中国许多走出去的企业(如在非洲的投资),其投资收益与该国的经济形势密切挂钩,而投资者的资产又主要是人民币,投资的货币却是美元或者欧元。这就形成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局面:两国之间的投资必须以第三国的货币来计价,而当第三国的货币政策发生变化的时候,这些公司的资本运作和经营都直接受到影响。
人民币国际化也是合理控制和化解中国宏观经济的运行风险的需要。中国作为一个非国际货币的发行国,事实上存在着国际收支的风险。国际收支出现赤字肯定是一个不稳定因素,而当前结余过多也是一个不稳定因素。国际收支的赤字和盈余都是以美元和其他货币来衡量的,这也就形成了一个国际收支方面的汇率风险。相较于美国而言,由于美国是国际货币发行国,其长期形成的经常账户逆差并没有带来国际收支的冲击。这一轮对美国经济的冲击无非来自于金融界及公共财政部门。这两件事都与国际收支无关,如果美元不是国际货币的话,这两项危机中的任何一项都会造成美国汇率的崩溃。
除此以外,人民币国际化事实上也是保持中国香港经济繁荣、保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需要。香港作为中国内地与世界联系的桥头堡,需要不断寻找其新的定位,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强大,大量的国际金融业务需要由中国香港进行,而当前香港的主要金融产品及业务是以港币计价的,港币与美元挂钩的制度安排作为一国两制的货币符号,短期内不能改变。因此,香港的金融业必须走双轨制,即必须大量从事与本地实体经济不相关的人民币业务。这就要求人民币必须走出内地经济的大门,必须国际化。
从国际层面来看,人民币国际化也是全球经济再平衡及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国际经济金融界已经认识到,人民币国际化可以让国际经济和金融逐步多元化从而增加稳定性。这种对国际货币多元化的需求日益推动着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提高,也呼唤着人民币国际化,特别是导致了国际社会对人民币资产的需求的上升。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国际社会在反思现行国际货币体制的缺陷,同时,也更加清晰地见证了中国经济的活力。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央行都对中国人民银行提出要求,希望增加人民币外汇储备,目的是对冲美元、欧元等国际货币未来购买力的下降。国际投资界也在纷纷探求如何将其金融资产更多地分配到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中来,或者说与人民币汇率升值更加相关的资产中来,其目的就是资产保值增值,从而更加稳健。
不可否认,国际社会对人民币的需求本质上是这些投资者希望能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的红利。投资者有一种基本的期望,那就是当中国经济不断发展的时候,人民币的实际汇率会升值,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会增值。因此,他们想搭上便车。这种期望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并不能指责这种期望,也不应当过多地担心这种投资者的心态。让国际投资者分享中国经济成长的成果的同时,把握机遇,在这一过程中将人民币打造成国际货币,也是中国经济对世界作出的贡献。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