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部分保险功能与新工具补充
外汇储备保险功能的有效性受到自身缺陷和其他一些潜在因素的制约,可以借助于其他工具如互换协议的支持而增强。根据韩国经历,当市场信心瓦解时,即使经济具有良好基本面,稳定汇率的外汇市场干预也可能变得无效。当出现尾端风险时,外汇储备无法履行预防性或自我保险性功能。事实上,在韩国案例中,外汇储备的降低加强了市场恐惧和担忧,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不利的市场情绪造成汇率波动,货币当局通过外汇市场干预导致外汇储备降低,从而进一步恶化不利情绪,打击市场信心。韩国央行BOK签署的三个互换协议,特别是与美联储的互换协议,发挥了挽救韩元的“救命草”作用。这些表明,当面临严重危机冲击时,外汇储备的预防或自我保险功能可能暂时失效,但互换协议具有十分重要的信号效应,可以帮助恢复市场信心。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为新兴市场国在此前囤积的巨额外汇储备提供实战机会,充分体现出外汇储备预防危机与自我保险功能的重要性与有限性。作为外汇储备有限自我保险功能的补充或替代,对其他保险工具如互换协议、区域储备池安排以及国际金融机构(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可能承担的新职能等出现了更多需求与期待。
三、中国外汇储备功能发展与演变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前,弥补国际收支、维持本币汇率稳定被置于首要外汇储备功能。亚洲金融危机时期,危机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遭受沉重打击,金融资产大幅缩水、经济倒退、社会动荡。中国充裕的外汇储备在成功抵御金融危机冲击上发挥了关键作用,维护了人民币汇率稳定,并扼制亚洲金融危机进一步蔓延。亚洲金融危机后,“增强对本币信心”一度成为中国外汇储备首要功能。2001年以来,随着外汇储备的迅猛积累与外债的快速增长,外汇储备财富功能与国际清偿功能得到更多关注。更为重要的,巨额外汇储备囤积的背后,映射出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滞后与经济快速发展问的巨大差距。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