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存在严重的制度性缺陷
自从沪深两家证券交易所成立以来,在国家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安排下,将股票市场纳入行政化轨道,股票市场被严重行政化,这些制度性缺陷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股票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发展。中国股票市场的制度性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上市公司的选择制度仍具有浓厚的行政色彩。首先,由于发行额度成为一种稀缺的资源,取得发行额度相当于获得了一笔低成本甚至无成本的资金,导致企业把主要精力放在争取发行额度上,而并不关心企业本身的发展与规范;其次,由于实现额度管理,中国股票市场事实上成为国有企业、国有银行等改革与融资的场所,而众多的民营企业和大量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尽管有良好的经营业绩和发展前景,也无法进入股票市场获取其急需的发展资金;目前,额度审批已开始转化为核准制,但核准制的具体标准制定和操作流程上仍然存在一定的行政干预色彩;最后,国内已开辟了创业板市场,但其上市标准及相关要求、手续等与主板市场并无多大差异,上市公司选择制度暂时并无实质性改变。②监督行政化造成了股票市场运行的扭曲。虽然股票市场相应的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但目前规范有效的监管体系还没有形成,政府制定股票发展以及监管政策的观念相对滞后,政府的管制性均衡、过多的非市场手段产生了种种异常的投资行为,从而使得市场内在传导机制扭曲。③退市制度形同虚设,必将使垃圾股横流。退市制度保证股市之水常换常清,通过新陈代谢实现优胜劣汰,是成熟资本市场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中国股票市场基本表现为一个单项扩容的半封闭市场,退市制度形同虚设,垃圾股退市难。只要垃圾股不退市,就可能被狂炒,其股价就敢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然而垃圾股的比价效应将严重扭曲整个市场的股价秩序才更为糟糕。比如,当所有垃圾股价格都不愿低于5元时,投资者就会不自觉地抬高“低价股”的价格标准,从而整体抬高市场股价,出现股价全面高估。④上市公司行为普遍扭曲。股票市场对经济的作用或功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为企业筹集资金,即“筹资效应”;二是促进企业产权结构和内部治理结构的转变,即“改革效应”;三是促进资源的再配置,即“重组效应”。但是,中国上市公司主要工作表现为筹资,公司改制往往被忽略,股票市场在市场经济中的功能有待进一步深化。
(5)行政干预过多,导致“政策市”
不论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现实的需要考察,在转轨经济过程中培育和发展股票市场,没有政府的组织和推动显然是不行的。同时,股票市场作为重要的资源配置场所对宏观经济运行有直接影响,宏观经济运行也会影响股票市场的基本走势。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对股票市场的干预有一定道理,有时甚至是必要的。但是,政府的干预应该有限度,这就是不能违背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和扭曲股票市场的内在机制。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