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革命:后危机时代的经济博弈》回顾了从古代礼赠经济到当代资本主义时期的货币史,其间,货币体系鼓励竞争、培育稀缺性、毁灭社群,并强迫经济不断扩张。如今,这些趋势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然而在其崩溃之前,我们或许还能够获得良机,转向可持续的生存方式。
为了实现上述转变,货币制度必须改革,并且这一改革已经发生。《货币革命:后危机时代的经济博弈》融合了理论、政策和实践,探讨了新式经济学说的前卫理念,包括利率为负值的货币、地方货币、以资源为基础的经济、礼赠经济体,以及共有资源的恢复。作者查尔斯艾森斯坦强调了这一转变中的个人因素,他深知人们关心“生存之道”,关心在这个看似被金钱统治的世界中,如何按照理想来生活。《货币革命:后危机时代的经济博弈》继承了传统和非传统的经济学思想,其观点既通俗又新颖,既激进又温和。在人类文明危机日益深重的今天,其意义之重大,自不待言。
改造金钱并不是解决世间流弊的灵丹妙药,也不应具有比其他激进主义更高的优先权。在计算机中重排数码比特位,并不会抹掉那些蹂躏我们星球的物质和社会的毒瘤。然而,若没有金钱的相应改造,其他领域的改造将不能发挥其潜力,因为金钱已经植根在我们的社会制度和生活习惯之中。我所描述的经济变化将是一种巨大的、全方位的转变,而生活的方方面面无一能逃脱这种改变。
对于眼前危机的真实规模,人类才刚刚觉醒。若你认为我所描述的经济转型太不可思议,那必是因为,任何稍逊于奇迹的改变都不足以治愈我们的世界。所有领域,从金钱到生态复原、政治、技术、医药,都需要超出目前可能范围的解决方案。幸运的是,旧世界已分崩离析,我们对于可能性的认识也随之扩展,我们的勇气随之增加,采取行动的意愿也增加了。目前各种危机的汇合——金钱、能源、教育、卫生、水、土壤、气候、政治、环境等方面——其实是分娩的危象(birthcrisis),它迫使我们离开旧世界,进入新世界。这些危机会不可避免地侵入我们的个人生活,我们的世界分崩离析,而我们也在新世界中诞生,拥有新的身份。这就是为何很多人感知到了全球危机的精神层面,甚至经济危机的精神层面。“常态”将一去不返,而我们将诞生在全新的常态中:全新的社会、与地球的全新关系、对人类本性的全新体验。
我谨将本书献给我们心灵所能想见的至美世界。之所以提到“心灵”,是因为我们的头脑间或告诉我们,这至美的世界是不可能的。我们的头脑会怀疑与经验相悖的所有事情。当你阅读我所描述的神圣经济体时,你可能会感到有些玩世不恭、蔑视或绝望。你或许会排斥我的话,认为它理想到无可救药。事实上,我已经淡化了我的描述,使之更合理、更可靠、更符合我们对生命和世界的较低的期望,但这种刻意淡化的言辞并非真相。我将使用头脑中的工具直抒胸臆,在我心中,创造出如此美妙的经济和社会是可能的——事实上,哪怕这美妙减一分都配不上我们。我们居然如此消沉,以至于连这般神圣的世界都不敢希冀吗?
……
译者序
前言
第一部分 离析经济学
第1章 礼赠的世界
第2章 稀缺的幻象
第3章 金钱与心性
第4章 产权的烦扰
第5章 共有资源的尸骸
第6章 高利贷经济学
第7章 文明的危机
第8章 时代的转变
第二部分 大同经济学
第9章 价值的故事
第10章 回报的法则
第11章 共有的货币
第12章 负息率经济
第13章 稳态与负增长经济
第14章 社会的红利
第15章 地方货币与互补货币
第16章 迈向礼物经济
第17章 结语与展望
第三部分 新经济生活
第18章 重习礼赠文化
第19章 非积累性
第20章 生活之道与神圣的投资
第21章 礼赠中的工作
第22章 社群和不可量化之物
第23章 新物质主义
结语 美丽新世界
附录 量子货币与储备问题
“要问世界在新轴心时代的转变究竟有多深,查尔斯·艾森斯坦的这本书将给出令你信服的答案。他是活跃在当今最具深刻整合思维的思想家之一。”
——迈克尔·鲍温斯(Michel Bauwens),P2P基金会创始人
“艾森斯坦知识渊博、满腔热忱、有责任心、做事勤勉、对事物体察入微,他俨然成为一座灯塔,为他人带来希望,这在当今动荡不安的世界里显得尤为重要。这本书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必将开启你的心灵,拓展你的思维。”
——卡莫兰·墨菲德(Kamran Mofid),经济学博士,“共有品全球化倡议”创始人
“本书精彩绝妙,文笔优美。如果你认为我们的经济系统已然病入膏肓,需要进行神圣的改革和优化,那么本书将是一本必读之作。我希望本书能够引发一场严肃的全球性讨论,探讨如何彻底改变我们对待金钱的态度。”
——安德烈·哈维(Andrew Harvey),《希望:神圣激进主义指南》一书作者
“我认为查尔斯·艾森斯坦是这个时代最有前途的思想家之一。他将哲学、宗教的精髓与敏锐的洞察力结合在一起,指出了现代社会机能失调问题的文化根源和制度根源,并提出了可行的解决办法。这样的人极为罕见。”
——戴维·科腾(David Korten),《大转折》一书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