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的现代化
二战之后,东亚国家和地区有四种文化背景:儒学文化、共产主义、佛教、伊斯兰教。经济起飞的国家和地区都以儒学为背景,“四小龙”的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韩国之外,还有日本(日本某大公司把《大学》作为培训职员的必修课)。国际传说,儒学有发展经济的潜力。20世纪80年代,一些共产主义者开始研究儒学;1984年成立中国孔子基金会,1986年出版《孔子研究》。1998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周小平女士送我一部《中国儒学百科全书》,我也开始自修儒学,目的是想知道什么是儒学,儒学在21世纪有点什么用处。92岁开始学儒,难于达到一知半解,只能希望半知略解了。这里是我学儒笔记的部分摘录。山门外谈禅,不免尽说外行话。敬请读者指正。
一、儒学的来源
夏商周三代的文化积累,留下六部古书,《诗》
《书》《周易》《礼》《乐》《春秋》,称六经。《乐》失传,成五经。先秦诸子都从六经吸取营养。孔子删《诗》《书》,定《礼》《乐》,作《春秋》,融会古训,演绎新知,谓之儒。儒,原为治丧相礼的巫术,后来演变成为传布教化的职业。孔子以前就有儒,孔子开创系统的儒家学说。儒学开创于孔子,发扬于孟子,后世继承,历代有变化,但是孔孟的仁义原理不变,所以儒学又称孔孟之学。
二、孔孟之学
孔子学说以“仁”为核心,以“修己”和“安人”为基本内容。“仁”从人从二,二人共处就需要行为选择。孔子选择“爱”作为共处原则。“仁”就是“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修己”是完善自己的人格。“安人”是为社会服务,使人民安居乐业。“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春秋末,诸侯兼并,民不聊生,孔子希望重建西周的安定社会。理想未能实现,退而办教育。原来只有官学,入学限于国子,孔子首创私学,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实行教育民办,提倡学术自由。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弟子三千人,来自十来个国家,学成的贤者七十二人。在春秋时代,这是大规模的教育事业(有教无类,美国加州大学刻石立碑于校园,译日:Teachingknowsnobounds.)。
孔子只谈现世,不谈来生,“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