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文化研究.第15辑(2013年·夏)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751695
  • 作      者:
    陶东风,周宪主编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文化研究(第15辑)(2013年·夏)》所有文章的一个重要的共同特点是:通过聚焦于叙事策略、曝光历史记忆的生产机制,揭示记忆的建构性及建构过程背后的权力运行机制。它们都自觉地放弃了本质主义的记忆观而采取建构主义的记忆观。当然,这种曝光和揭示是有立场的,借用陈雨的话说,这个立场就是,“面对那些正在启动并恒久启动的记忆运行机制,我们应该时刻提醒自己,历史记忆永远是当权者和胜利者的喉舌。
展开
精彩书摘
  但是,更有意味的是,国民党军人因抗争而成为民族英雄的同时,他们也“无法”走出南京城,因为那将意味着另外的政治困局:他们将去哪里呢?去往共产党抗日根据地还是国民党主战场?这些都不是能够简单解决的问题。两部影片的意味深长之处正在这里。它们一方面承认了国民党抗日英雄的存在,同时又让他们“必须”死在南京城里;它们一方面让孩子(和那个形象猥琐的国民党副官)逃出南京城作为民族希望的延续,同时又并没有如同此前的抗日电影那样,让他们选择共产党的中国。某种意义上,这是一种妥协的结果:承认国民党的民族英雄,但判定他们并不能拯救中国的未来。共产党在影片中的缺席同样意味深长。这一缺席首先意味着,关于现代中国的国族叙事,可以不必完全笼罩在共产党的政治叙事之下。这或许也是一种“后冷战”时代的大度:因为冷战已然终结了,因此就不必再纠缠于意识形态的分歧。但是,“不出现”在文本中并不意味着在现实中“不存在”,可以说,国民党民族英雄“不能逃出”的原因也在这里。而同时,共产党在电影文本中的不出现,确实造就了关于中国叙事的难题:一种缺乏主体(男性英雄)的国族叙事如何展开?
  这两部影片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就是它们缺乏男性国族主体,这一特点可以在多重维度上得到解释。正如上面论述所展开的,这首先可以解读为现代中国人的被害悲情。但是,问题不止于此。在战争的大屠杀背景下,当中国男性英雄死去,对于挣扎在难民营或外国教堂的弱势人群(女人和孩子)而言,能够拯救和保护她们的,乃是异族的男人。《南京!南京!》中的角川和《金陵十三钗》中的约翰,如果有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都与天主教这一西方宗教相关:角川是教会学校毕业的学生,会说一点英语。这种受教育背景,使他具有超出一般日军士兵的“人性”关怀。显然,如果意识到导演在影片中用以批判战争、呼唤人性的文化想象,乃是这些西方印记如此明显的符号时,很难不让人领会到影片在人群的种族/民族身份上表现出的内在文明等级:西方-日本-中国。事实上,在影片中,支配人物“超越国界”也超越战争的思想资源,正是当他/她们不再是中国人、日本人,而是受过西方教育的“知识分子”的时刻:角川正是凭借桌上的一个十字架项链,将姜淑云视为自己的“同类”;而姜淑云,这个“归国教师”,只有在说英语时,她才具备拯救者的能力。作为难民营安全委员会唯一的中国人,难民营解散的时刻,也是她被还原为中国人的时刻。
  ……
展开
目录
主编的话
专题一 记忆与文化
主持人语
记忆危机的伦理学阐释和社会学分析
“科学家的悲剧”:周行功故事的生产、传播与记忆
战争创伤及其艺术再现问题——论奥布莱恩的小说《他们背负着的东西》
记忆的消费与政治——《南京!南京!》与《金陵十三钗》的变奏
民族创伤记忆的影像重建与价值反观——以近年抗日战争题材影视创作为例
性别叙事与历史记忆的建构——以高满堂的年代剧作品为例

专题二 空间政治与城市身份
主持人语
从禁苑到公园——民初北京公共空间的开辟
城市失忆:以北京胡同四合院的消失为例
当代北京的城市“游逛者”与艺术产业发展三十年
重读上海的怀旧政治:记忆、现代性与都市空间
中华路26号——南京城的空间记忆与遗忘

文化研究访谈
洪恩美教授谈文化研究

其他
“非真实”的自然——生态批评的自然指涉
网络海量信息与公共领域的建构
欲望的编码、身体奇观与审美的解放——当代视觉文化之情色批判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