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文化研究导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7741841
  • 作      者:
    祁进玉编著
  • 出 版 社 :
    学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文化研究导论》是从人类学整体观出发而编写的一本可较系统了解“文化研究”的导学性教材读物,可供大学生学习和对文化研究感兴趣的从业者了解文化和研究文化阅读。简明易懂、注重系统性和知识性是本书编写的基本出发点。《文化研究导论》分为“导论部分:概念、方法论与学科史”、“基本理论、流派与思潮、学科前沿”、“知识分子、亚文化与文化研究的未来”三大部分,讲述了文化研究的基本概念、学科属性、学科史、方法论、基本理论、流派和思潮、学科前沿以及现在时代的前沿话题及研究趋势等内容。
展开
精彩书摘
  理查兹对提香、阿芙拉·贝恩、司各特、詹姆斯·弗雷泽、T.S.艾略特、马蒂斯以及克利福德·吉尔茨等作家、艺术家和人类学家进行了研究。《差异的面纱》(2003)一书还研究了有关文化表现的历史话语是如何受到来自现代批评家、人类学家和后殖民时期的作家们的挑战、改编和重新定义的。作者试图通过揭开蒙在各国、各民族的文化差异上的面纱,寻得其间的同一性。
  美国文化批评家弗雷德里克·詹姆逊(Fredric Jameson)认为,文化应该是个整体,是互为联系的有机体。他对“文化”这个概念进行过深入阐述和分析,并对文化一词赋予新的涵义:
  在欧洲语言中,文化起码有三种含义,当然是指“耕耘”、“农作”这一意思之外的三种含义。首先“文化”相当于德语中的Bildung,意即个性的形成、个人的培养。这是浪漫主义时代的概念,是新兴中产阶级的思想产物。还有就是指文明化了的人类所进行的一切活动,文化与自然是相对的。这第二个概念是人类学意义上的定义,其最明确的表述是由弗朗兹·博厄斯给出的,我们通常讨论文化也是从这个定义入手。但是文化还有第三种含义,即日常生活中的吟诗、绘画、看戏、看电影之类,这种文化和贸易、金钱、工业是相对立的,和日常工作是相对立的。因此,第一种文化是精神、心理方面的,是个人人格形成的因素,而第二种是社会性的,日常的行为举止和生活习惯,是社会形成,第三种则是一种装饰。①
  在作出如上解释的基础上,詹姆逊强调指出,由此便会产生以下的问题:如果第三种意义上的文化意味着看戏、看电影,那么在现在的社会里,这种文化和工业,和贸易金钱不正是紧密相联的吗?因此,在我们的时代里,我们面临新的“文化文本”。由此我们进入了另一个问题,即“现代主义”。和现代主义相联系的有两个方面,一是纯文化,如艾略特、乔伊斯、普鲁斯特的作品,这代表的是现代主义中一个倾向;另一方面就是现代化,工业的现代化和生活的现代化。那么艺术的现代主义和日常生活的现代化是怎样联系起来的呢?这个问题的提出使我们意识到,在不同的阶段,文化的作用、含义和地位是不一样的,是在转变的。②当然,詹姆逊在界定和阐述“文化”概念的同时,也深入地分析和解释了他提出的“文化分期”概念:
  我认为资本主义已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是国家资本主义阶段,形成了国家的市场,这是马克思写《资本论》的时代;第二阶段是列宁所论述的垄断资本或帝国主义阶段,在这个阶段形成了大不列颠帝国、德意志帝国等;第三阶段则是二次大战之后的资本主义。第二阶段已经过去了。第三阶段的主要特征可概述为晚期资本主义,或多国化的资本主义。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编 导论部分:概念、方法论与学科史
第一章 何谓“文化”
第一节 界定“文化”
第二节 文化何以有效
第三节 全球化与文化自觉
第二章 何谓“文化研究”
第一节 界定“文化研究”
第二节 文化研究的领域
第三节 文化研究的范畴
第三章 文化研究:方法论与民族志
第一节 文化研究的视角与分析模式
第二节 文化研究的民族志
第三节 文化研究与“原真性”
第四章 文化研究简史
第一节 英国文化研究及其遗产
第二节 现象学、符号学与结构主义:列维-斯特劳斯到罗兰·巴特
第三节 现代主义:理论与实践

第二编 基本理论、流派与思潮、学科前沿
第五章 文化理论与文化批评
第一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作为意识形态
第二节 批判理论
第三节 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研究的反思与批判
第六章 后殖民:全球化、地方性与身份认同
第一节 殖民主义及其影响
第二节 “后殖民主义”理论的知识谱系
第三节 “东方学”与文化帝国主义
第七章 性别、身份与女性主义
第一节 女性学与性别研究
第二节 女权主义:性与政治的解放
第三节 现代主义与女权主义
第四节 父权制批判、文化政治与后现代女性主义
第五节 性感、感性、时尚与身体想象
第八章 后现代主义及其超越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
第二节 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
第三节 后现代理论:詹姆逊、利奥塔与贝尔
第四节 波德里亚与符号文化理论
第五节 后现代主义艺术:空间、时间与象征

第三编 知识分子、亚文化与文化研究的未来
第九章 文化研究与知识分子
第一节 公共空间与知识分子
第二节 权力、话语与本土知识分子
第三节 德里达与解构主义
第四节 “有机知识分子”与“文化领导权”
第十章 消费社会、媒体革命与大众文化研究
第一节 流行消费
第二节 媒体与政治:媒介研究
第三节 大众文化:理论及其实践
第十一章 青年亚文化研究
第一节 文化决定论与代沟理论
第二节 青年亚文化研究
第三节 叛逆、妥协与反抗:摇滚青年
第四节 福柯与酷儿
第十二章 娱乐至死:电影、广告与身体想象
第一节 作为文化研究的电影:电影不仅仅是娱乐
第二节 好莱坞:话语权、差异叙事与大众女性主义
第三节 广告也娱乐:消费文化、时尚及其象征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