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陆一良心说股事:你不知道的中国股市那些事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8107280
  • 作      者:
    陆一著
  • 出 版 社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陆一良心说股事:你不知道的中国股事那些事》编辑推荐:陆一先生,自20世纪90年代初,工作范围一直环绕着证券市场;作为一位观察者、研究者和记录者,他参与并亲历了诸多证券市场的历史事件。为了记录和研究这段时间的历史,陆先生收集整理了数百万字的材料和数据,并对中国证券市场历史中数十位重要当事人进行了口述历史的采访,交叉对比和相互考证了几十处重要且关键的历史事实,以记者敏锐的观察、流畅的笔法,有条不紊地叙述了中国证券市场发展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展开
作者简介
  陆一,中学毕业下乡务农,1977年参加高考被录取回城,80年代中期从共青团上海市委研究室进入《世界经济导报》,历任记者、编辑、编委、要闻部副主任,1994年进入上海证券交易所,参与创办内地当时唯一以上市公司为刊名的专业刊物《上市公司》,担任编辑部主任10年,后供职上海证券交易所研究中心。曾获首届“上海十佳记者”称号,先后编著出版《球籍——一个世纪性的选择》、《闲不住的手——中国股市体制基因演化史》、《谈股论经:中国证券市场基本概念辨误》等。
展开
内容介绍
  迄今被吴敬琏评价为最有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的记者,江平教授眼中最为仗义执言的体制中人;中国国务院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巴曙松、中国证监会国际顾问戴立宁、英国金融时报副主编张力奋联袂推荐;FT中文网专栏作家陆一全新力作。
  股市发展至今近三十载,历史谜团重重,谁来为中国股市著史?这一言难进的“股事”或有太多粉饰,股市秘密又有多少股民了解?《陆一良心说股事:你不知道的中国股市那些事》点破了皇帝的新装,这正是他的独特价值所在。作者以20多年体制中的亲历、观察和记录,考证,论述大量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细节,为广大群众还原中国证券史的发展和演变。
展开
精彩书评
  ★我们生活在一个中国社会发生急剧转型的伟大时代,理应有反映这个时代的作品问世。而长期跟踪观察社会事件、富有敏感性和长于创作“非虚构性文学作品”的亲历者,无疑是这类历史故事最合适的讲述人。
  ——吴敬琏 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我们要看到,法学家也好、经济学家也好、知识分子也好,还有另外一个社会历史作用——就是要基于独立精神和自由意志而仗义执言。从这一点来说,陆一君作为体制中人,能够清醒地、独立地、长年一贯地坚持对市场发展和社会转型中的诸多问题,作超越部门、团体和利益群体的思考、研究和分析,并提出独到的见解,这确实是难能可贵的,也体现了他作为一个公共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和历史抱负。
  ——江平 著名法学家、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
  
  ★陆一的这本新书,试图以其权威文献和史实记录,为我们描述过去二十多年中国股市的“胎记”和行为方式。
  我向大家推荐陆一的这本书,是因为他的认真、执著和实事求是。他追求中国股市发展的真相,他尽力不避讳敏感的问题和人物。他的记者生涯虽早在20多年前戛然而止,但他的调查和研究仍铭刻着一位优秀记者的职业印记。在这个历史渐行渐远的年代,他尽力对他记录的这部分历史负责。
  中国股市为“圈钱”而存在,这是陆一很多年前就得出的结论。至于“圈钱时代”是否会一去不返,我不那么乐观。圈钱的股市,有它的惯性,还有众多早已被圈而不自知的股民。陆一的书和他对中国证券历史的研究,点破了皇帝的新装,这正是他的独特价值所在。
  ——张力奋 英国金融时报副主编、FT中文网总编辑
  
  ★从股市、从整个金融市场演变的历史角度来把握中国经济金融体系的变化,是一个有洞察力的分析视角。在迅速变化的中国股市历史中,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中国股市建设与发展的20多年来,种种值得记录与总结的历史事件,不胜枚举,能够把这30年来的历史记述清楚,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陆一先生以自己20多年的亲历、观察和记录,努力为读者记录并呈现关于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历史的“三部曲”,本书正是第三部。区别于前两部的纵横辟阖,本书着重细节考证,试图再现中国证券市场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人物、事件,从多位角度对中国证券市场初创到发展的根源问题进行思考,从特定角度展现了中国证券市场创建初衷、功能定位、流通和交易模式和监管层抉择考量等多方面的历史进程,对认识和理解当前炙热的证券市场创新发展的话题提供了独特的历史视角。
  翻阅此书,仿佛高手的复盘,也仿佛置身时空隧道,回望斯人灯火阑珊,看往事历历在目,而我们就继续在这样一路走来的中国股市上,共同推动着中国资本市场以及金融业的新发展,并且共同续写着中国股市的历史。
  ——巴曙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著名金融学家
  
  ★担任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转瞬之间,于今已经9个年头了。9年之间,不敢说台湾经验真的有助于国内证券市场的解套,从这本书里,我倒是进一步地了解到问题的前因后果,以及后来因应的思维和处置。
  陆一先生,自20世纪90年代初,工作范围一直环绕着证券市场;作为一位观察者、研究者和记录者,他参与并亲历了诸多证券市场的历史事件。为了记录和研究这段时间的历史,陆先生收集整理了数百万字的材料和数据,并对中国证券市场历史中数十位重要当事人进行了口述历史的采访,交叉对比和相互考证了几十处重要且关键的历史事实,以记者敏锐的观察、流畅的笔法,有条不紊地叙述了中国证券市场发展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戴立宁 中国证监会国际顾问
展开
精彩书摘
  但是没有想到,《人民日报》总编室把这则反映情况的材料中关于采取措施的部分去掉了,只把前面骇人听闻的炒股狂热的情况列举出来,说深圳市股票市场炒股狂热,已经达到万人空巷的地步,机关干部、群众不去上班,都去炒股,股票可谓暴利,连香港红灯区的老鸨都改行去深圳炒股了。
  当时《人民日报》总编室把这则材料改写成《人民日报》的《情况汇编》第346期,题为“深圳股市狂热,潜在问题堪忧”的内参,报送中央领导。结果有5位中央领导同志分别在这份《情况汇编》上作了批示。有的讲,股票这种东西是资本主义的东西,不能在中国泛滥下去,应该立刻关掉;有的则讲,应该制止不规范的股票集资;有的则平缓一些,认为要加强调查研究。②
  时任深圳市委书记李灏、市长郑良玉得知此事后,最担心的是怕因此被人上纲上线,像一盆冰水彻底扑灭了好不容易燃烧起来的证券市场星星之火,产生无法挽回的影响。两人想,不管怎么样,股票市场改革绝不能夭折,否则在国内外影响太大了。郑良玉后来回忆这一幕时说:“我们看到转来的这封信后,非常震惊,感到要扭转某些高层领导的认识问题,不是我们这个层次所能做到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加强调查研究,加强市场规范,加强监督管理。”
  当时国务院的正副总理都批示,请国家审计署会同中国人民银行组成联合调查组,于1990年7月3日至7月17日赴深圳进行调查,并提出了“维护股权中公股的主体地位”、“对政府工作人员参与股票买卖应作出明确的限制规定”、“严禁特区以外的内地企业、单位和个人参与深圳市交易活动”、“提高印花税和个人股息收入调节税率”等建议。
  为了堵住“深圳党政干部被股票一网打尽”的责难,深圳市委、市政府在1990年10月作出决定,党政干部不得买卖股票。之后,中纪委也发出通知,规定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不得买卖股票。这正是此后处级以上党政干部不得买卖股票规定的由来。
  在这样的背景下,1990年11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就证券市场究竟是否应该继续试点问题找时任国家体改委副主任的刘鸿儒谈话。
  据刘鸿儒的回忆:“1990年11月份,深圳、珠海经济特区成立10周年。江泽民主席带着各部委的负责人参加庆典。在庆典的主席台上见到我,他说:‘鸿儒,咱俩回北京的路上好好谈一谈这个问题。’从广州到北京的飞机上谈了两个多小时,他问了一系列的问题,包括社会上反映的问题。我就要求一条,改革来之不易,试验点不能撤销,可以不扩大。我说:‘你相信我们这些人是能闯出一条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资本市场的路,但是你要允许我们试验,不能给我们扣政治帽子。因为我们都没干过,出了点问题就扣政治帽子,大家都不好做。所谓政治帽子就是说走资本主义道路啦,搞私有化啦,挖社会主义墙脚啦等,这个不行。’后来他表示同意,下飞机之前,他说‘咱们定了,继续试验但不扩大’。”①
  正因为此,1990年12月25日至30日召开的中共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八五”计划建议中才会提出:“逐步扩大债券和股票的发行,并严格加强管理……在有条件的大城市建立和完善证券交易所。”
  ……
展开
目录
一言难尽的“中国股市”
三十年来谁著史
证券界需要这样一本历史书
引言

第一章 何处再生股市的萌芽
股份制受孕的婚床
厉以宁提出股份制的初衷是什么?
“横向联合”启动国企股份制改革
股份制是完全自发的市场行为吗?
胡瑞荃越级报告促生首个股票柜台

第二章 找寻催生市场的契机
范尔霖接受股票后的故事
最早的证券公司来自哪里?
把王波明带进联办的大哥们
那个优雅的女士是谁?
寻找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出生证”

第三章 股史的皱褶中藏了些什么
新中国证券市场的历史传承
深发展和深交所的首任法人是谁?
沪深证交所开市第一天都发生了什么?
证交所场内红黄蓝马甲的由来
老大楼外所标洋文的争议

第四章 幼时脾性养成了哪些成年的品貌
深圳证券市场史前的疯狂
一封内参差一点关闭了股市
曾有过的“党政干部不准炒股”
印花税作为良药服下后的副作用
中国证券市场历史上唯一一天零交易
尉文渊领证交所创电子商务风气之先
G30的无纸化在中国实现了

第五章 衣服如何跟不上身体的成长
上海证券市场放开股价的背后
文化广场证券交易大集市
“红庙子”的故事
证监会成立源自“8·10”事件

第六章 证券市场的紧箍咒是怎么戴上头的
政府动用资金入市救市的先例
中央政府初次政策救市
地方政府主动影响市场的后果
中央政府造就的“跨世纪行情”
“327事件”的重大影响
股市落入垂直行政管理体系之手

第七章 股市是市场经济的孩子还是计划经济的孙子
基金黑幕的背后
国有股不流通的由来
国有股减持导致市场否定决策
股改行情的前因后果
B股的历史功过
“大小非”和“大小限”的真真假假
发行和上市监管权的分分合合
证券交易所如何演变为证监会的派出机构?
中国证券市场的胎记——中国证券市场历史钩沉之结束语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