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市场结构得到调整,银行股利润、分红及市值贡献比重将降低
银行股在沪市市场结构中举足轻重,表现在:(1)它们是大市值蓝筹公司的代表,是稳定市场的定海神针。截至目前,14家沪市上市银行占全体沪市公司总市值的比重达到24%,其中,工商银行市值超过万亿元,是两市市值排名第二的公司。(2)是利润创造的重要来源。2012年,14家上市银行占沪市全体公司净利润总额的57%,换言之,整个沪市超过一半的净利润由银行创造。(3)是现金分红的大户。银行一向是现金分红的主力军,2012年,14家上市银行共分红3200亿元,占沪市全体上市公司分红数的55%。
据前文测算,一旦利率完全市场化,短期内银行利润遭受冲击在所难免。届时,不仅沪市公司整体利润水平大幅下降,现金分红数量也将大幅降低,银行股估值回落,整个市场市值结构得到调整。
(三)上市公司融资成本普遍提升,但也不乏出现结构化差异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披露的财务费用包含了与贷款相关的所有直接和间接费用,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真实的贷款利率,财务费用率的高低可近似地反映贷款利率的变化。从2012年情况看,2012年沪市公司资产负债率同比保持平稳,但财务费用率却同比上升明显,在2012年基准利率同比下降的前提下,容易推出2012年沪市公司实际贷款成本在上升。另外,我们注意到,创业板公司由于近两年超募资金较多,因此财务费用率普遍为负,特别是,2012年负值比例较2011年有所上升,这意味着超募资金作为存款所获取的收益在上升,也就是实际存款利率在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前文所述的存贷款利率上升的结论。上升可能会伴随着结构化的差异。因为届时,银行贷款利率的结构将发生变化,利率档次增加、差距拉大将对不同信用等级的企业有很大影响。对于经营状况好、业绩比较稳定的企业,贷款利率可能会降低,业绩可能因此更上一层楼;而对那些业绩波动频繁、经营风险高的企业,贷款利率会上升,有可能影响这些企业的业绩。因此,长期看,企业融资成本将出现结构化差异。六、结论与建议
通过梳理世界主要国家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及其对银行经营的影响,并结合我国银行业运行现状,本报告着重分析了利率市场化对我国银行业经营的影响,并简要测算了净息差下降对上市银行利润的影响程度,以及对沪市市场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国际银行业在利率市场化后普遍经历了息差收窄、盈利能力下降、经营结构转型以及引发金融市场震动等阶段,但长期看,利率市场化消除了金融抑制,使金融市场上的风险和收益得到匹配,资金价格与经济发展的步伐更为协调。
第二,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我国银行业经营将面临以下冲击:短期内净息差收窄,盈利能力下降;长期看,银行业务及收入结构将面临重大转型,风险定价能力和金融产品创新将成为行业核心竞争力;行业内外竞争加剧,未来一段时期内银行业兼并重组将变得活跃,大型银行及创新型银行将可能胜出。
第三,净息差的小幅收窄对我国银行业利润的影响较小,但一旦净息差下降至中国台湾息差水平,而银行业依旧保持当前过度依赖息差的盈利模式,那么其业绩将不可避免地遭受重创。
利率市场化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有助于形成正确的资金价格,使愿意并能够按期还本付息的好项目、好企业、好经营者、好创业者的有效融资需求得到满足,使不愿意或不能够按期还本付息的差项目、差企业、差经营者、差创业者的无效融资需求得不到资金,从而实现资金资源的有效配置。这一改革将深刻地影响中国的经济、金融乃至市场运行,证券交易所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也将在多方面经受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影响。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