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内部资本市场协同治理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250797
  • 作      者:
    周群华著
  • 出 版 社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周群华,1967年3月生,江西省泰和县人。毕业于华侨大学企业管理(财务管理)专业,获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任井冈山大学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新兴市场财务与公司治理理论。近年来主持了江西省高校教学改革、软科学、社科规划和高校人文社科项目等多项课题研究,在《金融理论与实践》、 《金融与经济》等期刊上发表论文20多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内部资本市场协同治理研究》将内部资本市场与集团公司治理置于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内,从协同学、演化经济学视角构建了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协同治理的演化路径,对于解决企业集团复杂的公司治理问题,发挥企业集团的整体优势提供了有益的启示,研究视角新颖。
  《内部资本市场协同治理研究》运用博弈论方法系统研究了内部资本市场协同治理的演化路径,基于价值生成机制,构建了内部资本市场协同治理能力成熟度(IC—MSG—CMM)评价模型和协同效应的模糊定量评价模型,为内部资本市场的协同治理提供了综合评价体系和信息反馈机制。
展开
精彩书摘
  Granovetter(1994)认为企业集团是一个经济联合体,它们之间主要依靠各种不同的正式或非正式的法律、社会关系联系在一起,并且处于在一个核心企业的控制之下,同时在若干个市场上运作。
  金森久雄(Kanamori Hisao,1996)对企业集团的定义是:“多数企业相互保持独立性,并相互持股,在金融关系、人员派遣、原材料供应、产品销售、制造技术等方面建立紧密关系而协调行动的企业群体”。
  占部都美(Urabe Kuniyoshi,1994)在《企业形态论》一书中,将企业集团定义为“在维持各参与方法律上独立性的同时,依靠共享资本、营业上或金融上的效率而带来的利益,以高水平地维持各企业的经济效率为共同目的,采用股权关系和互派公司高管等手段结合起来的两个以上的企业集合”。
  蒋一苇(1993)认为,企业集团是由多个法人企业通过一定纽带、具有多层次并允许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跨不同所有制组成的大型经济联合组织。
  梁宪等(1995)在考察了香港、台湾、日本等地的著名企业集团后,将其定义为以资本为主要纽带并通过持股和控股等方式紧密联结、协调行动的企业群体。
  伍柏麟(1996)认为,企业集团是在现代企业高度民主发展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以母子公司为主体,通过产权关系和生产经营协作等多种形式,由多个企、事业法人组织共同组成的经济联合体。
  黄伟雄(1997)认为,企业集团是由一些法人组织出于一定的目的而联合组成的,为谋求一体化协调而组成的多层次和多元化的经营共同体。
  沈立人和叶克林(1999)认为,企业集团是与社会化大生产和发达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般组织形式,它具有多法人联合、规模巨大、产权融合、母子公司为主体、产权结构连接、多元化和国际化经营等特点。
  ……
展开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目标、研究方法、技术路径及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径
1.3.4 研究内容
1.4 研究特色与创新

第2章 文献回顾与评述
2.1 企业集团的性质、成因及其在我国的演变与发展
2.1.1 企业集团的性质
2.1.2 企业集团的生成理论
2.1.3 企业集团在我国的演变与发展
2.2 内部资本市场基本理论
2.2.1 内部资本市场的早期研究
2.2.2 内部资本市场理论的发展
2.2.3 内部资本市场主要研究成果
2.3 内部资本市场的公司治理问题
2.3.1 代理问题
2.3.2 管理者激励问题
2.3.3 控股股东的利益侵占问题
2.4 对现有研究成果的评述

第3章 内部资本市场治理的影响因素
3.1 内部资本市场治理目标
3.1.1 企业集团治理目标
3.1.2 内部资本市场治理目标
3.2 多元化
3.2.1 企业集团多元化的动因
3.2.2 多元化决策的新古典经济学模型
3.2.3 多元化与内部资本市场治理
3.3 内部资本市场的边界
3.3.1 项目层面外部融资的基本代理问题
3.3.2 有多个项目的总部角色:一个两项目的例子
3.3.3 内部资本市场最优规模的确定
3.3.4 内部资本市场边界对内部资本市场治理的影响
3.4 内部资本市场的组织结构
3.4.1 内部资本市场的组织结构的类型与特征
3.4.2 组织结构对内部资本市场治理的影响

第4章 不同股权结构下的内部资本市场治理问题
4.1 内部资本市场中的代理型公司治理问题
4.1.1 现代公司中的代理关系
4.1.2 内部资本市场中的管理层代理问题
4.1.3 代理问题与公司价值
4.2 内部资本市场中的剥夺型公司治理问题
4.2.1 系族企业与控股股东
4.2.2 控制权的私人收益
4.3 内部资本市场中的大股东侵占
4.3.1 大股东侵占的相关概念及其表现形式
4.3.2 大股东侵占的博弈分析

第5章 内部资本市场治理效应与缓解融资约束效应
5.1 我国内部资本市场的基本特征
5.2 研究假设
5.3 制度背景、相关测度与数据
5.3.1 制度背景
5.3.2 投资模型中的输送与现金流测度
5.3.3 数据来源
5.3.4 描述性统计
5.4 实证检验
5.4.1 内部资本市场的存在性
5.4.2 内部资本市场治理效应
5.4.3 缓解融资约束效应
5.4.4 内部资本市场治理与缓解融资约束相互作用效应

第6章 内部资本市场的协同治理与演化博弈
6.1 协同治理的概念、基本内容与特征
6.1.1 相关概念
6.1.2 协同治理的基本内容与特征
6.2 协同演化、演化博弈与演化稳定策略
6.2.1 协同演化
6.2.2 演化博弈论
6.2.3 演化稳定策略
6.3 内部资本市场协同治理的演化博弈
6.3.1 内部资本市场治理的协同竞争博弈
6.3.2 内部资本市场协同治理行为的演化博弈
6.4 内部资本市场协同治理机制的路径分析
6.4.1 内部资本市场协同治理机制的形成路径
6.4.2 内部资本市场协同治理路径的建立和完善

第7章 内部资本市场协同治理的实现及其评价
7.1 内部资本市场协同治理的共同利益的分析
7.1.1 集体选择与共同利益
7.1.2 委托代理与共同利益
7.2 内部资本市场协同治理效应的实现
7.2.1 附属成员企业层面的价值增长
7.2.2 集团总部层面的整体协同效应
7.3 内部资本市场协同治理的评价
7.3.1 评价的指标体系及设计原则
7.3.2 内部资本市场协同治理能力成熟度评价
7.3.3 内部资本市场协同治理效应评价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