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企业转型升级面临着较大的困境,从而抑制了企业投资的意愿。而经济不景气时期企业盈利减少、投资能力减弱也制约了企业投资进行转型升级。
当前部分企业进行转型升级的制约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技术工人缺乏。高级技师和高级技工等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瓶颈,影响了企业产品质量的提升和对成熟技术的吸收应用。二是高新技术支撑力度不够。由于中国在许多领域缺乏核心技术,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因此只注重模仿而不重视创新,科技成果产业化存在体制性障碍,企业在转型升级中面临着严重的技术性壁垒。三是部分行业管制仍然过多,存在较大的制度性壁垒。民间资本准入领域限制仍然较多,或者进入以后经营风险和政策风险过大,导致民间资本对那些即使法律法规没有明确禁止的产业和领域也缺乏投资意愿。四是融资难和融资成本高问题依然存在。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都是通过非正规金融机构解决资金需求,融资成本高,企业容易陷入财务困境,严重制约了企业转型升级。五是盈利水平低。绝大多数需要转型的企业处在整个产业链的低端,产品附加值低、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高额的融资成本致使企业盈利空间不断受到挤压,制约了企业转型升级的能力。所有这些制约因素使企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困境,限制了资源配置的自由流动,加大了企业进行生产投资调整的短期黏性,从而加剧了经济波动,而在经济不景气时期更是如此。
1.2.3财政政策的“积极”作用不明显
2012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适度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但从政策实施效果来看,财政政策未能起到“积极”作用。根据中国社科院的研究报告,2012年度财政支出增长速度为15.1%,低于上年6.1个百分点,财政支出并没有体现出积极的特征。①
2012年,我国财政收入为117210万元,尽管财政收入增长速度为12.8010,比2011年下降了12.2个百分点(见图1-12),但这是一种被动的减少,是由于经济增长放缓、进口增长大幅降低、价格涨幅回落、企业利润下降等因素所导致,而不是主动推进的结构性减税的结果.也就是说,2012年减轻企业负担的效果并不明显,特别是地方政府通过加强税收征管和收费又部分抵消了结构性减税的积极效应,财政收入方面也没有充分体现积极的特征。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