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银行体系与实体经济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714435
  • 作      者:
    陈华强,何宜庆著
  • 出 版 社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畅销推荐
编辑推荐
  在各国金融体系中,银行体系都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我国资本市场还不太发达的今天,银行体系更突显其重要性。
  自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开创金融与经济增长的分析以来,国内外研究成果较多。但多为研究银行体系对实体经济的作用,几乎都未涉及实体经济的发展对银行体系的影响;更鲜有研究两者互动发展关系的成果。银行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互动关系如何?作用机理是什么?特别是怎样的银行体系结构对实体经济有最优的促进作用?实体经济的波动对银行体系脆弱性有怎样的影响?这对我国金融体系改革和银行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本文采用SCP范式分析了我国银行体系的结构、行为和绩效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用DEA方法测算了我国银行体系前十家银行的绩效水平,分析了我国银行体系的绩效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了银行体系变迁的路径依赖问题和实体经济发展在其中的作用。采用Logit模型,就影响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宏观经济变量、金融变量和外部因素变量进行了实证分析,基于研究成果,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
作者简介
  陈华强,1975年生,江西南昌人,博土。现任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鹰潭市分行行长。
  
  何宜庆,男,1961年10月生,江西进贤县人,教授,博士,南昌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博土生导师,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理事,江西省系统工程学会理事,江西省能源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金融投资与企业运作管理。近年来在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系统工程学报、中国软科学等重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获省部级奖励2项。作为主要成员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及省部级以上项目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课题3项。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3项。
展开
内容介绍
  《当代中国学术文库:银行体系与实体经济》主要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由于在整个银行体系中,商业银行从各方面看都占大数,因此,本书在定量分析部分用商业银行(或主要商业银行)数据代表银行体系数据。
  《当代中国学术文库:银行体系与实体经济》研究的主要内容有:
  第一,银行体系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机理分析。本文分类推导了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对实体经济的不同推动机制。
  第二,银行体系结构与实体经济增长研究。本文通过数据直观分析了银行信贷结构、所有制结构和区域结构与实体经济增长的关系。采用SCP范式分析了我国银行体系的结构、行为和绩效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用DEA方法测算了我国银行体系前十家银行的绩效水平,分析了我国银行体系的绩效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以江西省为例实证分析我国区域银行体系的发展和区域实体经济的关系。结果显示:随着银行结构的优化,银行绩效得到提升,四大国有银行绩效提升更快,并推动了实体经济增长。
  第三,实体经济促进银行体系的变迁研究。《当代中国学术文库:银行体系与实体经济》归纳了世界各国银行体系和我国银行体系变迁的史实,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银行体系变迁的路径依赖问题和实体经济发展在其中的作用。分析了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并得出应以诱致性变迁为主,辅以强制性变迁的结论。
  第四,实体经济波动与银行体系脆弱性分析。本书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分析了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对1978年到2009年间银行体系脆弱性程度进行了判断,采用虚拟变量进行了标识。采用了Logit模型,就影响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宏观经济变量、金融变量和外部因素变量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通货膨胀率和储蓄率与银行脆弱性显著相关。
展开
精彩书摘
  首先,在信息与交易费用存在的市场上,银行体系的完善有助于风险交易、风险规避、风险分散和风险共担。银行体系的高效运转能够协调流动性和风险问题。例如一些高回报的项目需要长期资本贷款,而储户不愿意长期放弃对储蓄的控制。此时,如果银行体系不提高长期投资的流动性则高回报项目就得不到所需要的投资,从而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其次,对企业及市场状态做出评估是非常困难并且代价巨大的事情。单个储户不可能有时间、精力、能力和手段去对众多企业和市场状态进行信息收集与处理,因此高信息费用可能阻止资本流向最具有价值的用途上。银行体系的完善能够有效的降低信息费用,促进实体经济中投资信息的获取和资源配置的优化。再次,银行体系的完善能够孕育其他金融工具的产生,从而提供了多元的投资机会,通过提高风险的分散性、流动性以及实体经济发展中的行业规模,促使资源配置得到改进。所以,银行体系作为金融中介,高效率的运行能够保证实体经济的快速增长。而实体经济的快速增长能够为银行体系带来了更多新的项目和更高的利润回报,这也就大大刺激了银行体系的创新和提高效率来获得更高额的利润,从而促进银行体系的发展。另外,实体经济的不断增长将会导致实体经济的规模不断扩大,从而对于金融服务需求进一步加大,这就促使银行体系不断的扩大自身规模,不断扩大的银行体系规模将会促使银行体系的运营由于规模的经济而不断降低运营成本,并且为银行体系的多元化经营提供规模支持,从而促进了银行体系的不断发展。所以此时,实体经济发展与银行体系发展之间互为因果、相互促进,共同向前发展。
  ……
展开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和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 银行体系的界定
1.2.2 实体经济的界定
1.3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创新之处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技术路线
1.3.3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2.1 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发展相关文献
2.1.1 早期思想
2.1.2 近期文献
2.2 银行体系与实体经济的发展相关文献
2.2.1 银行发展与实体经济的增长
2.2.2 银行体系与区域经济发展
2.2.3 银行体系的改革与实体经济的增长
2.3 银行体系的脆弱性、结构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2.3.1 银行体系的脆弱性与实体经济的发展
2.3.2 银行体系结构与实体经济的发展
2.4 一个简短的述评

第3章 银行体系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机理分析
3.1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3.1.1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
3.1.2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互进
3.1.3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背离
3.1.4 正确处理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3.2 银行体系的性质、健全程度对实体经济的推动
3.2.1 银行体系比较研究
3.2.2 不同类型银行体系与实体经济
3.2.3 银行体系的性质、健全程度对实体经济的推动
3.3 我国银行体系的类型及其对实体经济发展推动
3.3.1 我国银行的类型及其特征
3.3.2 中央银行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机理
3.3.3 政策性银行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机理
3.3.4 商业银行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机理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银行体系结构与实体经济的增长研究
第5章 实体经济发展促进银行体系的变迁研究
第6章 实体经济波动与银行体系的脆弱性分析
第7章 我国银行体系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