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重构:分工功能导向与组织胜任特征形成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27858
  • 作      者:
    李敬等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李敬,男,1973年生,博士,研究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重庆市巴渝新秀学者,重庆市财政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农村经济与金融、公共政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4项,主持省部级项目10多项。在《经济研究》、《金融研究》等权威期刊和重要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兼职《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农业经济问题》匿名审稿专家;曾获得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重庆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重庆市发展研究奖10余项。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重构:分工功能导向与组织胜任特征形成》以劳动分工理论与现代组织理论为指导,从劳动分工视角科学定位农村金融组织功能,结合农村金融发展理论和农村经济发展理论,论证新时期农村金融的现实需求与潜在需求,深入研究农村金融组织的技术胜任特征、市场胜任特征和创新胜任特征的内涵,建立农村金融组织胜任能力的评价方法,并对中国农村合作性金融体系、农村政策性金融体系、农村商业性金融体系的组织胜任能力与组织胜任特征进行实证研究,提出可持续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方向与路径。
展开
精彩书摘
  为了激活农村金融市场活力,形成市场竞争氛围,加强农村金融组织的“增量创新”,建立一批新型的农村金融组织是十分必要的。事实上,在2006年年底中国银监会颁布了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人的政策之后,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等在各地相继组建,一批新型的农村金融组织正在快速成长。目前,中国在建立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过程中要正确引导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成长,应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新”要重点体现在经营管理模式上,要促进农村金融管理运营模式创新。新型农村金融组织不应仅局限在“新”的形式上,否则同样存在现有农村金融组织存在的各种问题。以村镇银行为例,村镇银行是近几年深化农村金融改革进程中成立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但目前村镇银行发展还面临许多问题,在社会认知、目标定位、主发起人资格限制和管理方式选择、可持续发展、经营环境、经营风险分散机制、存款人利益保护、支持政策、监管保障上还存在诸多困惑和问题(王红贵,2008)。从第一家惠民村镇银行的经营隋况来看,呈现诸多问题的关键在于,目前的村镇银行在具体经营管理模式上和金融产品的供给上与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并无明显的区别和创新。由于村镇银行本身资产实力弱,现有农村金融机构占据了大部分金融市场,村镇银行相对农村信用社而言明显实力不济。
  第二,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新”要突出体现在新的农村金融服务领域上,要促进全覆盖的农村金融服务网络的形成。目前,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还主要局限在信贷市场方面,诸如农村保险、农村信托、农村租赁等金融行业发展明显滞后。在很多方面还存在农村金融服务的真空领域。要积极引导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在现有的农村金融服务的“真空领域”扎根创业,通过农村金融组织创新,构筑全覆盖的农村金融服务网络。
  二存量改革:重点培育农村金融组织胜任特征
  经过几十年的改革与发展,中国农村金融业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2007年年末,全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共有108173个,占全国机构网点总量的57%,平均每个乡镇分布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3.56个,每5.97个行政村分布1个。平均每万名农民拥有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1.54个,拥有银行业金融服务人员15.89个。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贷款支持农户数为88094505户,占农户总数的34.6%。2007年全国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70699.67亿元,在农村地区存款101580.72亿元,占23%,各项贷款余额264707.53亿元,其中在农村地区贷款57206.74亿元,占22%。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和价值
一 现阶段推进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目标是全面促进农村金融“组织胜任特征”形成,增强农村金融组织高效、可持续服务于农村经济的能力
二 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改革的新时期,农村金融“组织胜任特征”的形成,有赖于从劳动分工的视角对农村金融及其组织功能进行科学定位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关于组织胜任特征的研究现状
二 关于农村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现状
三 关于中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 研究的方案设计
一 研究的基本思路
二 研究的主要方法
三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五节 研究的资料来源
第六节 主要观点与创新
一 主要观点
二 创新之处

第二章 现实需求:当前状况下的中国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需求——基于西部地区1889个农户的调查分析
第一节 样本农户基本情况的统计分析
一 农户家庭人口数量状况
二 户主年龄、文化与健康状况
第二节 中国农村经济运行的现实状况
一 农户土地耕种状况
二 农户收入水平状况
三 农户收入差异状况
四 农户收入来源状况
第三节 中国农户家庭外源融资需求状况
一 农户家庭外源融资需求的态势
二 农户家庭外源融资需求的动因
三 农户家庭外源融资的主要渠道
第四节 调查结论——中国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需求的现实特征
一 中国农村经济运行的现实特征
二 中国农村金融需求的现实特征

第三章 潜在需求: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金融需求——基于劳动分工视角的分析
第一节 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与改革的需求
第二节 劳动分工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内在机制分析
第三节 农村金融促进农村劳动分工的内在机制分析
一 金融促进经济增长的传统理论回顾
二 农村金融促进农村劳动分工和农村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
第四节 研究结论——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特征与农村金融的潜在需求
一 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特征
二 新时期农村金融潜在需求

第四章 新时期农村金融功能定位、组织体系构建与改革方向
第一节 新时期农村金融功能定位
一 有效、可持续地满足农民生活性金融需求
二 有利于诱导生产性金融需求持续快速增长
三 有利于促进农村的劳动分工与专业化生产
第二节 新时期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构建的基本框架
一 全面健全农村政策性金融体系
二 全面完善农村合作性金融体系
三 加快构建农村商业性金融体系
第三节 新时期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改革的主要方向
一 增量创新:正确引导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成长
二 存量改革:重点培育农村金融组织胜任特征

第五章 农村金融组织胜任特征及胜任能力评价方法
第一节 农村金融组织胜任特征的内涵分析
一 组织胜任特征内涵的基本框架
二 农村金融组织的技术胜任特征
三 农村金融组织的市场胜任特征
四 农村金融组织的创新胜任特征
第二节 农村金融组织胜任能力的评价方法
一 评价体系的建立
二 评价模型的构建

第六章 中国农村合作性金融组织的胜任能力、胜任特征及改革思路——以中国农村信用社为例
第一节 中国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历程
一 1951-1995年的发展与改革
二 1996——2002年的发展与改革
三 2003年至今的发展与改革历程
第二节 中国农村信用社组织胜任能力的分析与评价——基于省级视角的分析
一 中国农村信用社组织胜任能力的数量分析
二 中国农村信用社组织胜任能力的总体评价
第三节 中国农村合作性金融组织胜任能力的分析与评价——基于西部地区311个乡镇农村信用社的调查
一 数据来源与调查说明
二 农村信用社胜任能力的统计分析
三 农村信用社胜任能力的评价结果
第四节 中国农村合作性金融组织胜任特征的实证分析——基于排序多元选择模型的估计
一 数据来源与调查说明
二 农村信用社运行特征分析
三 排序多元选择模型的建立
四 排序多元选择模型的估计
第五节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体系的改革思路
一 减员增效,提高素质,优化农村信用社的人力资本结构
……

第七章 中国农村政策性金融组织的胜任能力、胜任特征及改革思路——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为例
第八章 中国农村商业性金融组织的胜任能力及改革思路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