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产业政策法与反垄断法之协调制度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33125
  • 作      者:
    宾雪花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宾雪花,女,1970年6月生,湖南湘潭人,温州大学法政学院副教授,中南大学法学博士,曾任石河子大学法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6年新西兰奥塔哥大学访问学者。独立主持和完成四项省部级课题,并撰写近三十篇论文。
展开
内容介绍
  《产业政策法与反垄断法之协调制度研究》运用“国家调节说”经济法基础理论,把产业政策、产业政策法同竞争政策、反垄断法之间在概念、宗旨、价值、原则、地位以及立法和实施上的各种特点等方面的联系和区别,作了准确而清晰的表述。总结分析了长期以来各国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两种政策和两法各种具体协调制度。在此基础上,提出和论证了如何构建中国两法之协调制度的设想和立法建议,包括完善产业政策立法,使之向“创新驱动型产业政策法”转型;以反垄断法为重心设置中国制度的构想等。
展开
精彩书摘
  7.3.1 设置中国协调制度的构想
  我国是行政主导型的转型市场经济国家,是政府主导型的制度供给,这意味着政府将会在未来的制度变迁中起着推动器的作用。而未来的经济制度变迁(经济改革)和法律制度的变迁,包括产业政策法与反垄断法的协调制度的构建,都必须发挥政府主导型作用。与此同时,中国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法治并不完善,宪政的思想也并不深入社会基础,可以预见,更多的带有政府意志。因此,在经济领域,政府的过度干预可想而知。国家的经济政策带有更多的政治目标。政治目标往往支配着经济目标。
  这个制度路径依赖意味着中国政府通过产业政策法干预经济的方式不可能在我国取消。只不过,产业政策法随着市场经济的成熟、法制健全而要转型。在这个大框架下设计产业政策法与反垄断法的协调制度,应是两种制度相互兼容的方式(互动发展),即产业政策法中具有反垄断的内容,反垄断法中有产业政策的内容。但设计中国两法的协调制度更应该贯穿的一个思想就是以反垄断法为重,设置产业政策法与反垄断法之间的协调制度。在考虑到我国行政主导型的政治背景下,设置我国的协调制度应更多地考虑借鉴日韩模式。总之,这些因素决定了我国协调制度的设置应该从立法、运行前就开始。首先,构建中国两法事前协商制度。其次,完善中国已有的协调制度。
  ……
展开
目录
导论:立场与方法
0.1 研究意义
0.1.1 研究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2 研究目的
0.3 国内外研究状况
0.3.1 从宏观角度研究两者动态演变关系
0.3.2 从微观角度研究——具体协调制度
0.4 研究的思路、方法、内容
0.4.1 基本思路
0.4.2 研究方法
0.4.3 需要解决的问题
0.4.4 研究内容
0.5 相关概念界定
0.5.1 产业政策法与相关概念辨析及修正
0.5.2 反垄断法的概念和基本功能

第1章 产业政策法与反垄断法之协调制度的理论基础
1.1 产业政策法与反垄断法之冲突
1.1.1 产业政策法与反垄断法的冲突
1.1.2 冲突的根由
1.2 产业政策法与反垄断法之协调的理论基础
1.2.1 两法协调的经济学基础
1.2.2 两法协调的经济法基础
1.3 协调模式

第2章 适用除外制度和事前协商制度研究
2.1 适用除外制度研究
2.1.1 产业政策法与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
2.1.2 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中的基本产业类型
2.1.3 适用除外制度的特点
2.2 事前协商制度研究
2.2.1 事前协商制度的立法
2.2.2 事前协商制度的阶段
2.2.3 事前协商制度的特点
2.3 制度评析

第3章 卡特尔豁免制度和企业合并控制制度研究
3.1 卡特尔豁免制度研究
3.1.1 产业政策法与卡特尔豁免制度
3.1.2 各国立法例
3.1.3 卡特尔豁免事由
3.1.4 卡特尔豁免制度的发展特点
3.2 合并控制制度研究
3.2.1 产业兼并重组政策与合并控制制度
3.2.2 企业合并违法性评价基准
3.2.3 经营者集中的事先申报程序和申报标准
3.2.4 企业合并豁免制度的基本事由
3.3 制度评析

第4章 部长特许制和美国反垄断和解制度研究
4.1 部长特许制——欧洲大陆各国设置的主管经济部长制度
4.2 美国反垄断和解制度——个案上“国家利益”的再现
4.2.1 美国反垄断和解制度的基本概况
4.2.2 微软反垄断和解案例和评析
4.3 制度评析

第5章 整体协调制度评析
5.1 总评述
5.2 对中国的启示
5.2.1 侧重反垄断法的协调制度
5.2.2 根据本国的政治、经济、法治程度设置协调制度
5.2.3 协调制度的实施效果与反垄断运行机关的设置有着直接关系

第6章 我国两法之协调制度的现状评析
6.1 我国产业政策法与反垄断法之间协调模式评析
6.1.1 以产业政策法为主的协调模式
6.1.2 以产业政策法为主的协调模式后果
6.2 我国协调制度的立法和实务现状评析
6.2.1 当前两法存在冲突
6.2.2 我国协调制度的立法现状评析
6.2.3 我国协调制度的实务现状评析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我国两法之协调制度的构建
7.1 对国内外三种观点评述
7.2 完善产业政策立法
7.2.1 实现产业政策法治化
7.2.2 中国产业政策法的转型——创新驱动的产业政策法
7.3 以反垄断法为重设置协调制度
7.3.1 设置中国协调制度的构想
7.3.2 构建中国事前协商制度
7.3.3 完善中国协调制度
7.4 赋予中国反垄断运行机关高度的权威性和独立性
7.5 本章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