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走特色贸易发展道路的原因
一、由“中国特色”看中国特色贸易发展道路
(一)中国经济社会的基本特征
1.社会王义制度
中国是世界上仅存的5个社会主义国家之一,也是这5个国家中经济发展最好的。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是不可动摇的,并且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伴随而来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区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主要特征在于公有制经济地位的巩固和保持。从全世界范围看,在市场经济中建立国有机制有两大作用:一是实现市场机制自身不能达到的,而且政府难以用其他直接干预手段来实现的某些社会政策目标;二是作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之一,体现社会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的战略控制。十五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国有经济的功能在于“支撑、引导和带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目标中发挥作用”。
要充分发挥国有流通企业的作用,必须提高其四大控制能力:主导消费结构升级、主导现代流通生产力发展、维护公平的市场秩序发挥示范性作用和引导作用、配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要实现这些控制力,国有流通体系应做对重点空间、重点商品进行有效控制。一方面要控制布局,重点布局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东北重工业区、长江上游核心地带、中部“金山角”等发达经济带。另一方面要明确领域,对与居民生活、居民精神生活、生产、高技术产品等密切相关的且关系国家安全和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进行控制。
2.大国模式
中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人口众多,为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大国基础。然而,我国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仍然存在,经济的“外延式、增量型”的发展势头仍然处于主导地位。同时,我国经济还存在着小国发展不会出现的经济存量困扰问题,亟须通过调整结构、优化流程、节能降耗等手段,优化、降解、盘活累积多年的存量矛盾。
为符合大国经济条件下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必须明确现代流通体系的建设方式。
第一,要鼓励现代流通体系向第一、第二产业渗透,用全国性的大流通促进区域分工深化,改变国内商品和要素市场分割、封闭、垄断以及价格信号扭曲的局面。
第二,要优化现代流通体系,带动新的产业增长点发育,鼓励中小私营企业、产业集群和商品交易市场组建三位一体的经济体系,从而活跃地方经济甚至打造地方经济支柱产业。
第三,要提高流通效能,加快商品流通和资本周转,促进国民经济从静态化、慢节奏、高成本、低效率向动态化、快节奏、低成本、高效率转变。
3。二元社会
所谓二元社会结构,是指新中国成立后通过一系列分割城乡的制度安排而人为构建的城乡隔离的社会结构。在一个主权统一的国家内,人为地把全体公民区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形成农民和市民社会地位完全不同的制度体系,这在当今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二元社会控制了人口流动,遏制了城市化进程,通过“剪刀差”剥夺农民财富,限制了农民权利,拉大了城乡差距。”中国的二元社会特征是中国诸多经济社会矛盾的根源。
在二元社会特征下,应从市场、流通人手,借助现代流通体系,培育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的基础。首先,农村经济缺乏独立承担市场风险、经营风险、民事责任能力和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是中央一系列“三农”政策得不到有效落实的根本原因。在农村流通的多种微观市场主体中,合作经济组织是最适合国情的组织形式。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