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经济发达,人文荟萃,教育先进,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经济是文化的基础,文化是经济的反映,江苏境内吴文化、淮扬文化孕育了苏商的创业精神。本章着重探讨明清时期江苏区域文化中的工商传统。
-明清江苏商品经济的发展
江苏地处长江中下游,气候宜人,物产富饶,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江苏地广人稀,居民靠天衣食,不忧冻馁。班固《汉书》中有“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果蒇赢蛤,食物常足。故龉窳偷生,而无积聚,饮食还给,不忧冻饿,亦无干金之家”。这样丰富的自然条件,商品经济却未发展,商业活动罕有。随着商朝末年泰伯奔吴、春秋阖间争霸,江苏经济开始发展,境内稻作农业和水利以及冶金、玉器制作、缫丝、造船等手工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商品经济亦逐渐起步,并出现了计然、范蠡等著名商人。
但随着秦始皇统一天下,开始采取抑商政策,“上农除末,黔首是富”。到汉武帝时,抑商政策系统化,汉武帝推行算缗、告缗,实行盐铁禁榷之制和官营手工业制度,致使“富商大贾无所牟大利”。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封建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多实行抑商、贱商政策。汉高祖禁市井子孙出仕,唐制工商杂类不得预于仕伍。明初朱元璋更是“加意重本抑末,令农民之家,许穿细纱绢布,商贾之家,只许穿布,农民之家,但有一人为商贾者,亦不许穿细纱”。
然而,明中期以后,直至清代,江苏商品经济高度发展起来,传统的农本商末思想发生改变,江苏出现“工商皆本”的历史现象。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