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产品内国际贸易模式的形成机制、影响效应及发展趋势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4135527
  • 作      者:
    梁碧波著
  • 出 版 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梁碧波,男,广东湛江人,文学学士(1987)、经济学硕士(1990)、管理学博士(2005),美国丹佛大学(2006)、威斯康星大学(2007~2008)以及康奈尔大学(2001-2012)访问学者,广东商业经济学会理事、广东跨国企业研究中心理事、中国WT 0研究院特邀研究员,广东财经大学经济贸易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在“China and World Economy”、《财贸经济》、《国际贸易问题》、《学术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参编教材若干部,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决定的均衡机理》,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课题、广东省人民政府委托课题以及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等课题若干项,参与国家级课题以及其他省部级课题多项。
展开
内容介绍
  《产品内国际贸易模式的形成机制、影响效应及发展趋势》从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两个视角,运用新经济地理学的分析框架,结合新制度经济学和产业组织理论、竞争战略理论的思想和方法,分析产品内贸易模式的形成和发展变化过程,梳理产品内贸易模式的形成机制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势,确定和检验产品内贸易模式对世界贸易格局的影响效应以及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贸易福利效应。
展开
精彩书摘
  2.2  产业内贸易
  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是产业内国际贸易的简称,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段时间内,同一产业部门产品既进口又出口的现象。比如日本向美国出口轿车,同时又从美国进口轿车的现象;中国向韩国出口某种品牌的衬衣,同时又从韩国进口某种T恤衫的这种贸易活动。产业内贸易还包括中间产品的贸易,即是某项产品的半制成品、零部件在两国间的贸易。这种现象是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所无法解释的。
  很难准确地表述产业内贸易始于何时,但产业内贸易引起国际贸易学界首次关注的时间大约在20世纪60年代,韦尔杜恩(Ver—doom.1960)和巴拉萨(Balassa,1966)等人在60年代最早对欧洲国家问不断扩大的同一产业内的相互贸易现象进行研究。尽管产业内贸易可能在60年代之前就已出现,但60年代正是产业内贸易风起云涌、大行其道之时,其中以欧洲国家问的这种类型的贸易最具代表性。后来格鲁贝尔和劳埃德(Grubel and Lloyd,1975)等人对产业内贸易的实际影响及其计量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后来克鲁格曼(Krugman,1980,1995)等人在80~90年代将这一问题的研究推到了一个高峰。至今为止,对产业内贸易现象的解释已有了一个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前提上的相当成熟的分析框架。
  总而言之,导致产业内贸易产生的直接原因是:产品差异、规模经济、偏好差异。而产品差异、规模经济和偏好差异等因素又与制度变迁和技术进步息息相关。具体而言,技术进步使产品差异和不同的消费偏好得以实现,而制度变迁(包括国际贸易环境的改善、国际贸易体制的建立、发展和改进)使得规模经济不断发展。
  产业内贸易通常呈现出以下特征:①与产业问贸易相比,产业内贸易在内容上与其存在着极大的差异。②产业内贸易的产品流向是双向性的,即在同一产业内,产品在发生进口贸易的同时也会发生出口贸易。③产业内贸易的产品具有多样化的特点,这些产品中,既有劳动密集型产品也有资本密集型产品。④既有标准技术产品,也有高技术产品。⑤虽然产业内贸易的产品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但这些产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才能进行产业内贸易:一是在消费上能够相互替代;二是在生产中需要相近或相似的生产要素的投入(朱刚体,1993)。
  现代产业内贸易的形成条件是:①运输、信息、管理等手段的现代化,使以往只能在分工和协作有可能跨越国界形成产业内国际分工和协作;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具备了现实性条件,即生产的标准化、柔性制造系统的出现和发展,使得工厂的自动化设备不仅适用于发达国家的大型工业项目,而且可以生产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小型项目,从而使技术和设备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转移具有了可能;③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主要是集中在新产品和制成品的产业,而科技革命的发展,使世界市场的容量迅速扩大,商品的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加,新产品不断涌现、制成品比重不断上升;④世界各国农业长期相对下降,发达工业国家的自给率不断上升,使得传统的农业和工业国的分工及初级产品和制成品之间的产业问贸易日益减弱,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⑤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中“新兴产业”和“衰退产业”的差异日趋明显,由此带来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革为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朱刚体,1993)。
  产业内贸易首先表现为差异产品的贸易。所谓差异产品,是指相似但不完全相同,也不能完全替代的产品。差异产品一般分为三类:水平差异产品、垂直差异产品和技术差异产品。商品差异的类型不同,引起的产业内贸易的原因也不同。水平差异是指同一类商品具有一些相同的属性,但这些属性的不同组合会使商品产生差异。从水平差异分析,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是消费者偏好,即消费者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当不同的国家消费者对彼此的同类产品的不同品种产生相互需求时,就可能出现产业内贸易。垂直差异是指产品品种上的差异。从垂直差异产品看,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消费者对商品档次需求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取决于个人收入差异,收人高的消费者偏好高档产品,而收入低的消费者只能偏好中低档产品。为了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就可能出现高收入国家进口中低档产品和低收入国家进口高档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技术差异是指技术水平提高带来的差异,也就是新产品出现带来的差异。从技术差异商品看,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产品存在生命周期。
  ……
展开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问题的提出
1.2关于产品内贸易模式问题的文献综述
1.2.1产品内贸易理论的渊源及其发展脉络
1.2.2关于产品内贸易的研究现状及评论
1.3研究的主要内容
1.4逻辑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研究方法
1.4.2研究的技术线路

第2章  国际贸易模式的变迁:从产业间贸易、产业内贸易到产品内贸易
2.1从原始贸易到产业问贸易
2.2产业内贸易
2.3产品内贸易
2.4国际贸易模式的变迁与国际贸易理论的演进
2.4.1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与产业间贸易
2.4.2新贸易理论和产业内贸易
2.4.3产品内贸易与新新贸易理论的研究角度
2.5小结

第3章  产品内国际贸易模式的形成机制——一个基于制度变迁和技术进步视角的理论模
3.1制度变迁与国际贸易模式
3.2技术进步与国际贸易模式
3.3技术进步、制度变迁与国际贸易模式演进的逻辑关系
3.4模型对真实世界的解释
3.5结论性评论

第4章  产品内贸易模式与传统贸易模式的区别
4.1产品内贸易模式下比较优势理论的重新解读
4.2产品内贸易模式下世界贸易流量及贸易参与国数量的变化
4.3产品内贸易模式下贸易壁垒的降低对“中间品贸易成本的影响效应
4.4产品内贸易模式下的贸易所得及贸易利益分配
4.5小结

第5章  产品内国际贸易模式的本质——“工序”贸易及其影响效应
5.1关于“工序贸易”的文献述评
5.2一个基于工序分工的贸易模型
5.2.1变量定义与基本模型
5.2.2工序外包的影响效应
5.2.3企业生产总部转移的影响效应
5.2.4模型的扩展
5.3结论与启示

第6章  产品内贸易模式下的垂直专业化水平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基于广东省投入产出数据的实证分析
6.1关于产品内垂直分工精细程度的量化问题
6.2垂直专业化水平与全要素生产率关系
6.2.1一般意义上的垂直专业化与全要素生产率
6.2.2严格意义上的国际垂直专业化与全要素生产率
6.3“悖论”的产生背景及形成原因
6.4结论与启示

第7章  垂直专业化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贸易增长:来自中国的证据
7.1关于贸易增长原因的文献综述
7.2实证检验:基于中国投入产出数据的计量分析
7.2.1变量的确定和数据的选取
7.2.2关于垂直专业化水平的量化
7.2.3计量结果与分析
7.3结论性评论

第8章  无形产品领域的产品内贸易模式——服务外包的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
8.1产品内贸易模式下服务外包的内涵和定义
8.2全球服务外包的现状
8.3产品内贸易模式下全球服务外包的特点
8.3.1服务外包手段增多,多元化发展趋势明显
8.3.2承接地发生重大变化,发展中国家独占鳌头
8.3.3服务外包向高端扩展,KP得到快速发展
8.4全球服务外包的发展趋势
8.4.1服务外包产业已经进入产业上升期,未来发展将十分迅猛
8.4.2产业发展的国际格局短期内不会变化,但是已经有所改变
8.4.3服务外包承接方不断向新兴发展中国家扩展,导致承接国之间竞争加剧
8.5服务外包在中国的发展
8.6服务外包与制造外包的区别和联系
8.7小结

第9章  跨国企业:产品内贸易的实际组织者、协调者和控制者——基于异质企业视角
9.1谁是产品内贸易的实际组织者、协调者和控制者
9.2跨国企业的调控方式及其对产品内贸易模式具体形态的影响
9.2.1跨国企业的异质性与跨国企业在产品内贸易中的调控方式选择
9.2.2跨国企业的调控方式选择对产品内贸易模式具体形态的影响
9.3结论性评论

第10章  中国在全球产品内分工体系中的位置及其变化动态——基于参与模式、参与程度、依赖程度以及增值率四个维度的测定和分析
10.1目前全球分工体系的基本结构——基于产品内分工视角
10.2衡量指标和量化方法
10.3中国参与全球分工的基本模式、参与程度、依赖程度及加工增值率
10.3.1中国参与全球分工的基本模式
10.3.2中国参与全球分工体系的深浅程度
10.3.3中国在参与全球分工体系中的对外技术依赖程度
10.3.4中国的加工贸易增值率
10.4什么因素决定或影响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深浅程度——来自5个主要行业的证据
10.4.1变量说明、数据收集及模型选择
10.4.2估计结果与分析
10.5结论与启示

第11章  结论与讨论
11.1主要结论
11.1.1关于产品内贸易模式的形成机制
11.1.2关于产品内贸易模式的本质内涵
11.1.3关于产品内贸易模式的具体形态及其发展变化趋势
11.1.4国际政治经济事件对全球产品内贸易的影响
11.1.5产品内贸易模式的影响效应
11.1.6中国在全球产品内分工体系中的位置及其变化动态
11.2对策与建议
11.3一些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