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指标管理与估测。
内部控制一个重要的措施是系统的控制与评价。评价需要有“质”与“量”两方面的标准。这里的数据管理,就是为内部控制提供量的标准与基础。建立预算内部控制系统评价量的标准,需要根据财政部门所处的层次或地位来研究。其基础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关系到预算编报质量,需要加强对预算单位基础数据的搜集、分析和整理,全面、准确地掌握预算单位的基本情况,为部门预算的编制、分析和审查提供良好的数据基础,使每个数据都合法、合理,保证各个部门在履行职权的过程中实现责任意识,把握各个部门的发展规划与实施。
(1)数据库管理。预算管理涉及的业务数据主要有四大类,即基础数据、预算数据、实际业务数据、分析与评价数据等。其中基础数据可分为两类:历史数据和系统数据。历史数据历年来的经济参数,用于支持收入支出等方面预测。系统数据是与预算相对的数据,包括财政部门组织管理,人员、资产等有关标准定额数据。而预算数据则是指预算编制数据,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数据管理,涉及预算编制、预算执行、政府财务报告等方面的的数据资料。
实际业务数据是在实际业务发生时,相关业务系统记录的数据。这些业务数据可以实现业务部门之间数据共享。如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等等。
全面准确地掌握预算的基本数据,摸清家底,为预算的决策、分析和编制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也是分析和评价预算执行的效率的主要依据,包括经济指标差异性分析数据,综合分析报告等,为最终用于执行过程控制以及业绩评价和实现预算目标起到良好的参照作用。
(2)绩效评价体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用于衡量、监测和评价预算合规性、经济性、有效性、效率性,反映预算缺陷与不足的重要手段,是预算绩效的特定概念和具体数值的度量指标。建立财政绩效评价体系,可以实现及时、同步追踪预算资金运动的全过程。通常,绩效评价以财务与非财务指标为基础,通过杜邦分析法、EVA分析法,以及平衡计分卡分析法等等,对政府的生产与服务的产出结果提供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指标,一方面反映测评的客观性,另一方面,从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取得经验教训,改进评价质量。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