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基于结构化视角的农民工返乡创业研究:以重庆为例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4135138
  • 作      者:
    黄晓勇,张春勋著
  • 出 版 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黄晓勇,1963年11月生,重庆渝北人,管理学博士。主要从事农村经济研究,在《管理现代化》、《经济体制改革》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若干篇,出版专著2部,主持公共安全智能视频侦查系统、多维感知的智能视频侦查应用平台研究等项目2项,主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9XJL00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9YJC790281)及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9SKI10)等项目3项。
  
  张春勋,1972年10月生,云南风庆人,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管理学博士。主要从事农业和农村经济研究,在《中国农村经济》、《中国管理科学》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2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9XJL00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9YJC790281)及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9SKI10)等项目4项,主研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0211109)、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4XJY028、11XGL003、12MN2096)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101160)等共7项。
展开
内容介绍
  《基于结构化视角的农民工返乡创业研究:以重庆为例》从结构化的视角,以社会学中的结构化分析为主线,尝试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对返乡农民工创业的结构化特征进行描述,进一步明确问题;
  对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内在机理进行结构化阐释,以便为解决问题提供基础;
  从创业主体、社会和政府三个层面对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再结构化进行分析。站在创业者——返乡农民工的角度,构建了返乡农民工创业的风险分析框架;站在社会的角度,构建了基于社会网络的农民工返乡创业社会网络重构的机制;站在政府的层面树立了现有政策体系采及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合理化建议。
展开
精彩书摘
  创业主体层面的研究主要采用心理学或社会学方法,主要从创业家视角透视创业动因,但也会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他们关注的是创业个体或团队的特征及其认知行为、智力资本,不同类型的创业者以及创业者与非创业者之间的比较等问题。随着创业概念的延伸和扩展,创业主体层面的研究视角从个体或团队创业,到关注公司创业、非营利组织和公共机构创业以致社会创业。
  对创业个体或团队,早期研究集中在谁是创业者及创业者的基本职能、个性特征、行为特征等问题。因为创业家与企业家之间的渊源关系,这种研究可以追溯到传统经济学里的企业家理论。法国经济学家坎特龙把“Ent,preneur”即“创业”一词引入经济学,把创业者视为商品购销过程中市场风险的承担者。古典经济学家萨伊认为,创业者是生产过程的协调者和领导者,一个成功的创业者必须具有判断力、毅力、广博的知识以及非凡的管理艺术。马歇尔认为,创业者应是创新者,他认为创业者在企业中担任多熏领导职能,如管理协调、中间商、创新者和承担不确定性风险等。一个真正的创业者必须具备两方面的能力:一方面他必须对自己经营的事业了如指掌,有预测生产和消费趋势的能力;另一方面他必须有领导他人、驾驭局势的能力,善于选择自己的助手并信赖他们。萨伊和马歇尔都提出了创业者需具备经营能力(预见和预测商机的能力)和管理能力(决策、组织、控制、协调、领导能力)。奈特(1921)认为,企业家应该是那些在不确定的环境下承担风险并进行决策的人,其报酬就是产出的市场价格与固定支付之间的差价。熊彼特(Schumpeter,1934)则赋予创业者以创新者的形象,认为创业者的职能就是实现生产要素新的组合。创业是实现创新的过程,而创新是创业的本质和手段。创业者是通过利用一种新发明,或者更一般地利用一种未经试验的技术可能性,来生产新商品或者用新方法来生产老商品;通过开辟原料供应的新来源或开辟产品的新销路;通过改组工业结构等手段来改良或彻底改革生产模式。熊彼特强调创业者的职能主要不在于发明某种东西或创造供企业利用的条件,而是在于有办法促使人们去完成这些事情。
  20世纪60~70年代后,学者们从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角度分析了创业者的个性心理特征,进而分析其认知行为。
  ……
展开
目录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的现实背景
1.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1.3 选题的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边界
1.2.1 创业的定义
1.2.2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内涵与边界
1.3 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及逻辑结构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思路及逻辑结构
1.3.3 本研究的研究方法
1.4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2 文献回顾与评述
2.1 关于结构化的理论
2.1.1 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的背景
2.1.2 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的内容
2.2 关于创业的相关研究文献回顾
2.2.1 关于创业概念
2.2.2 关于创业研究的焦点和成果
2.2.3 关于创业研究的框架和理论体系
2.3 关于农民工创业的相关研究
2.3.1 返乡农民工创业实践的研究视角
2.3.2 返乡农民工创业动机的研究
2.3.3 返乡农民工创业实践的研究
2.4 本章小结

3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机制:结构化的阐释
3.1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机制:结构化的视角
3.1.1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结构性因素:动力机制
3.1.2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结构性因素:决策机制
3.1.3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结构性背景:环境条件
3.2 返乡农民工创业过程的概念模型及分析
3.2.1 一个基于机会的结构化概念模型
3.2.2 返乡农民工创业过程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农民工返乡创业结构化描述:特征、模式与问题——以重庆为例
4.1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现状
4.1.1 全国农民工返乡创业现状
4.1.2 重庆农民工返乡创业现状分析
4.1.3 重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典型调查分析
4.1.4 重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共性特点
4.2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结构化特征
4.2.1 创业环境特征:结构化背景
4.2.2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主体特征
4.2.3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过程特征
4.2.4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结果特征
4.3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模式分析
4.4 返乡农民工创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4.5 现有关于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制度梳理
4.5.1 组织保障体系
4.5.2 行政服务体系
4.5.3 政策服务体系
4.6 本章小结

5 返乡农民工创业研究的再结构化:社会网络层面的分析
6 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再结构化:创业主体风险管理层面分析
7 国内外创业政策对我国农民创业的借鉴研究
8 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再结构化:政府政策设计层面的分析
9 研究结论、局限性及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