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农村地区的家庭禀赋与迁移劳动力回流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30247
  • 作      者:
    石智雷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石智雷,男,1984年出生于山东济宁。2011年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湖北省人口学会副秘书长,中国人口学会理事。主要从事劳动力流动和区域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攻关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研究项目十余项。在《管理世界》、《社会学研究》和《人口研究》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五十余篇,已出版著作《社会变迁、介入型贫困与能力再造》、《外力冲击、利益分配与多区域协调发展》和《深化人口红利、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等四部,获省部级学术奖一项、市厅级奖四项。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青年学术文库:中国农村地区的家庭禀赋与迁移劳动力回流》是关于农村迁移劳动力回流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具体地说,是为描述和解释迁移劳动力回流的内在机理、根本动因及其影响因素提供一个理论框架和分析方法,并运用中国的城市和农户调查数据对理论模型给予检验和论证。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青年学术文库:中国农村地区的家庭禀赋与迁移劳动力回流》的基本框架结构和研究方法来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青年学术文库:中国农村地区的家庭禀赋与迁移劳动力回流》首先构建了个人发展能力影响个体行为选择的分析框架,然后从新古典主义的假设出发,运用一般均衡和动态均衡等现代经济学分析模式,建立了关于迁移劳动力回流的理论模型并做出了实证分析,从而较全面地研究了影响迁移劳动力回流的内在机理和微观因素。特别是运用个人能力、边际效应、一般均衡和计量模型等前沿理论和方法,把传统农村经济问题和现代经济学前沿思想结合起来,使个人发展能力、迁移劳动力回流和农村经济发展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对传统的劳动力转移和人口城市化理论进行了有益的补充。
展开
精彩书摘
  新生代农村迁移劳动力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之后,他们户口在农村但又生活在城市,对农业生产并不熟悉,对农村生活也渐趋陌生,他们的就业经历和成年后的生活历程更多地与城市联系在一起,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又无法完全融入城市生活之中,这就使得这一群体进入了“既不是传统的农村人也不是真正的城市人”的尴尬境地。一方面,新生代农村迁移劳动力一出校门就迈进城市打工,从来没有种过地也不会种地,不像他们的父辈,在城市待不下去时可以回乡务农养家,新生代农村迁移劳动力即便遇到金融危机在城里找不到工作,临时回乡可以,但不会选择长久待在农村务农。另一方面,新生代农村迁移劳动力对融入城市的渴望较高,但是在落户、保险、医疗、子女上学等诸多方面却享受不到城里人的待遇,甚至被完全排斥在城里人之外。事实上,新生代农村迁移劳动力在城市和农村都找不到自己的社会位置,他们处于双重边缘化的境地。
  “新生代的农村迁移劳动力”几乎没有务农经历,对城市的认同超过了对农村的认同。许多从小随父母来到城镇的1.5代流动人口及出生于城市的第二代流动人口,基本不认为自己是老家人,而认为自己是城里人,他们的参照群体是流入地的市民,而非流出地的农民。第一代农村流动人口关注更多的是找到像样的工作、赚更多的钱、给子女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改善家庭经济地位,然后落叶归根,回到农村老家,过祖祖辈辈过过的日子。新生代农村迁移劳动力则不然:他们倾向于落地生根,以融入城市为目标,适应流入地社会,定居过日子,大多不愿回归农村①。一方面,他们长时间远离农村生活,有的还出生于城市,在流入地生活多年,年幼时获得的、从父母和祖父母的教育中接纳的农村生活经历也随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淡化,对家乡文化的了解远不如对流入地文化的了解,对家乡的认同远不及对流入地的认同②,与家乡的心理距离日渐拉大。另一方面,他们却往往被排除在城市的主流社会之外,依旧是无根的漂泊者和“二等公民”。因此,他们对自己身份的总体认知和评价往往呈现模糊性、不确定性和内心自我矛盾性,是心灵上漂泊的一代。
  新生代农村迁移劳动力成长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与其长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在文化程度、人格特征、打工的主要目的、城市认同感、生活方式、工作期望、与农村家庭的经济联系等方面与第一代农村迁移劳动力也迥然不同。新生代农村迁移劳动力女性占55.6%,而第一代农村迁移劳动力女性只有37.2010①;新生代农村迁移劳动力受正规教育的年限平均为9.75年,第一代农村迁移劳动力受正规教育的年限平均为8.03年;新生代农村迁移劳动力未婚人数比例为63.9%,第一代农村迁移劳动力未婚比例只有2.8%;新生代农村迁移劳动力家庭年收入均值为24657.33元,第一代农村迁移劳动力家庭年收入均值为21202.74元②。
  另外,不同代际农村迁移劳动力进城的主要动因已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农村推力”是第一代农村迁移劳动力外出的首要,而“城镇拉力”则是新生代农村迁移劳动力进城的第一动因。
  (三)“刘易斯拐点”与城市“民工荒”
  在过去的三十年间,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一直处于无限供给状态,但近几年来,在农村仍有富余劳动力继续向外转移的同时,“民工荒”现象却在我国部分地区反复出现。
  自2004年春季以来,我国出现“民工荒”的问题受到广大媒体和学者的关注。2004年4月,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专家就农村迁移劳动力短缺问题对主要农村迁移劳动力输入地区和几个农村迁移劳动力输出大省进行了重点、专题调查。调查显示:缺工现象主要发生在珠三角、闽东南、浙东南等加工制造业聚集地区,重点地区估计缺工10%左右。珠三角地区缺工最严重,有近200万人的缺口,缺工比率约10%。此外,深圳缺口约40万人,东莞缺口近27万人,泉州、莆田两市用工缺口共约10万人,温州等用工较多的城市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招工难问题。从行业层面看,招用普通工比较难的工种主要集中在制衣、制鞋、电子、玩具、家具制造、餐饮服务等行业,技工主要缺少高级工以上的模具、数控机床、汽车涂装、电子测试等技术人才。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一 研究背景
二 问题的提出与主要论点
第二节 本书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框架
一 本书的研究目的
二 本书的研究框架

第二章 农村迁移劳动力回流:理论回顾与研究综述
第一节 中国农村劳动力城乡流动进程的演化
一 中国农村劳动力回流进程与规模
二 中国农村迁移劳动力回流类型
第二节 迁移劳动力回流的相关解释
一 关于迁移劳动力回流的理论研究
二 迁移劳动力回流的实证研究
第三节 回流劳动力个人发展的相关研究
一 劳动力回流后的就业状况
二 回流劳动力就业选择的决定因素
第四节 迁移劳动力回流研究述评及研究趋向
一 研究述评
二 进一步的探讨

第三章 中国农村地区的家庭禀赋
第一节 当前农村劳动力回流的社会经济背景
一 中国第二次农村改革与农民收入增长
二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刘易斯拐点”
第二节 回流劳动力的个人特征
一 年龄
二 文化程度
三 性别
四 婚姻状况
五 与户主的关系
第三节 中国农村地区的家庭禀赋
一 农户家庭禀赋的测量
二 不同流动状态农户的家庭禀赋

第四章 家庭禀赋与迁移劳动力回流:理论分析
第一节 迁移劳动力的个人发展能力:一个分析框架
一 劳动力的个人发展能力及其变化
二 乡一城迁移与劳动力的能力损失
三 农村迁移劳动力的能力投资与发展
四 个人发展能力变化与迁移劳动力回流
第二节 作为个人发展能力的家庭禀赋
一 中国农村地区的家庭禀赋
二 家庭禀赋的多个维度及相互联系
三 家庭禀赋的内生性及来源
第三节 农村迁移劳动力回流决策模型
一 理论前提与模型假设
二 长期保障、投资回报与迁移劳动力回流决策
三 风险偏好、投资回报与迁移劳动力回流决策

第五章 城乡预期、长期保障与农村迁移劳动力的回流意愿
第一节 农村迁移劳动力的城市生活状况
一 迁移劳动力在外生活状况
二 回流劳动力在外就业状况
第二节 迁移劳动力的城乡收入预期及影响因素
一 迁移劳动力城乡收入预期的变化
二 影响迁移劳动力城乡收入预期的因素
第三节 城乡预期、长期保障与迁移劳动力的回流意愿
一 迁移劳动力回流意愿的文献回顾
二 样本介绍与变量设置
三 迁移劳动力回流意愿的决定因素:城乡预期与长期
保障

第六章 家庭禀赋与农村迁移劳动力回流
第一节 经验模型的设定:劳动力回流决策
一 劳动力流动选择的Logistic模型
二 家庭禀赋的内生性检验与两阶段最小二乘估计
第二节 数据来源与变量设置
一 数据来源与样本分析
二 模型与变量设置
第三 节家庭禀赋对劳动力回流决策的影响:实证结果与
分析
一 家庭禀赋与劳动力流动的家庭决策
二 家庭禀赋与劳动力流动的个人决策
三 家庭禀赋与农村迁移劳动力回流
四 内生性检验与工具变量法
第四节 年青一代迁移劳动力回流农村的决定因素
一 研究设计与分析框架
二 新生代迁移劳动力的回流选择:模型结果与分析
三 户主子女外出务工后的回流选择:模型结果与分析
四 家庭禀赋的内生性与工具变量估计

第七章 家庭禀赋与农村女性迁移劳动力回流
第一节 家庭禀赋、人力资本与女性劳动力就业流动性
一 家庭禀赋、人力资本与城乡女性就业流动:一个经济学分析框架
二 我国女性就业流动性的城乡差异
三 女性外地就业流动性的决定因素
四 女性就业流动的进一步探讨
第二节 家庭禀赋对女性劳动力回流的影响
一 往复式流动还是永久性回流:一般分析
二 不同特征女性的就业流动性差异
三 研究设计与模型设置
四 农村女性劳动力选择了永久性回流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金融危机影响下农村女性劳动力回流分析
一 研究设计与数据描述
二 金融危机影响下女性劳动力的回流状况
三 金融危机影响下哪些女性劳动力容易回流
四 进一步的讨论

第八章 家庭禀赋与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建设
第一节 农村迁移劳动力市民化的根本障碍:能力贫困
一 就业转变与城市就业能力的贫困
二 就业流动与家庭保障能力的贫困
三 社会排斥与城市生存能力的贫困
第二节 家庭禀赋与农村迁移劳动力的能力建设
一 迁移劳动力能力形成的多维模型
二 迁移劳动力的能力建设
三 家庭禀赋、家庭化迁移与城市融入
第三节 家庭禀赋与农村回流劳动力的能力建设
一 回流劳动力能力形成的多维模型
二 回流劳动力的能力建设
三 家庭禀赋在回流劳动力能力建设中的作用

第九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含义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政策含义
一 迁移劳动力市民化与城镇改革政策
二 迁移劳动力回流与新农村建设政策
第三节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