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民族旅游村寨可持续发展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4137507
  • 作      者:
    肖琼著
  • 出 版 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肖琼,女,汉族,四川新鄙人,2010年7月毕业于四川大学经济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2012年度“中加学者交换项目”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加拿大研究所访问学者。现任西南民族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西南民族研究院副研究员。先后主持省部(厅)级科研项目4项,其他科研项目近10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18项。公开出版学术专著4部,公开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少数民族旅游经济、少数民族文化,加拿大原住民经济社会。
展开
内容介绍
  《民族旅游村寨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主要的理论支撑,同时运用区域经济学、民族经济学、旅游经济学等学科理论,采用跨学科交叉研究方法,从多视角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以分布在我国不同民族区域空间的多个旅游村寨为例,对我国民族旅游村寨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分析。
展开
精彩书摘
  2000年,为了申报“元阳哈尼梯田”为世界文化遗产,红河州政府相关部门开始斥巨资把有着大片梯田和当地哈尼族民俗,如蘑菇房、传统节日、土布制作等传统文化保留较好的箐口村作为示范窗口,将其打造成为“箐口哈尼民俗文化生态村”。
  随着游客的大量涌人,箐口村旅游经济随之有了起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村民原有单一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农户开始从事多种经营,如通过出租房屋给外地经商户,每年收取数额不等的房租;参与传统民族服装的制作获取相应报酬;参加元阳县旅游局在村寨成立的管委会和文艺队,每月获得300元工资;从事村寨旅游餐饮、住宿业经营和交通运输服务,或为外来游客担当导游,等等。每当旅游旺季时,他们便放下手中的农活从事旅游接待或服务,旅游淡季或游客离开后,他们又继续返回农田从事农活。这样不仅减少了旅游业的季节性风险,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户在农业收入和旅游门票收入之外的其他经济来源。
  再以典型的农业大县四川省丹巴县为例,农业是丹巴县的基础产业,农村主要收入来源为种植业。目前,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自耕自种,农村经济主要还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但特殊的地理位置、地质构造,造就了丹巴县古朴、自然、清丽、迷人的自然风物。丹巴拥有保存完好的古石碉群、土司官寨和独特的藏寨民居等建筑文化,被专家誉为石砌建筑的典范。丹巴藏族民居设计精巧、造型独特,极富民族特色,融汇在青山、绿水之中,形成自然环境与特色建筑的完美结合。这些丰富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构成了当地重要的旅游吸引物。
  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丹巴旅游民居接待富民裕村措施得以实施,如丹巴县城西北部10公里远的甲居藏寨,面积约7平方公里,分上、中、下3村,共有173户人家,700多人。自2007年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上以排名第一而被评选为“中国最美丽的乡村古寨”后,大量游客慕名而来,催生了当地村寨旅游业的发展。短短的时间内,甲居藏寨以体验藏寨风光和藏寨生活为主大力发展民族村寨旅游,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主动从事旅游业各项活动,并从中获得较高的旅游经济收益。
  村寨旅游业的发展推进了农村产业的非农化,实现了村寨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有机结合,带动了农村交通运输、商业饮食、文化娱乐、农产品加工,加快产生一批“离土不离乡”的劳动者,使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旅游服务业中去,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加了村寨农户的经济收入,村寨农牧民成为最大受益者。
  ……
展开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有关的研究综述
1.2.1 国内有关民族旅游村寨的研究
1.2.2 对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1.2.3 现有研究小结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讨论
1.3.1 民族村寨旅游
1.3.2 民族旅游村寨农户
1.3.3 本书的概念界定及讨论
1.4 研究结构及方法
1.4.1 研究结构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1.5.1 构建了民族旅游村寨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分析框架
1.5.2 区分了民族旅游村寨的传统发展模式和可持续发展模式
1.5.3 对民族旅游村寨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内涵、特征和目标作了界定
1.5.4 对我国民族旅游村寨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系统分析
1.5.5 拓展了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范围和领域
1.5.6 初步提出了民族旅游村寨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途径
1.6 研究的不足
1.7 本章小结

第2章 民族旅游村寨可持续发展:基本分析框架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民族旅游村寨可持续发展理论解析
2.2.1 民族旅游村寨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内涵
2.2.2 民族旅游村寨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2.2.3 民族旅游村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3 民族旅游村寨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基础
2.3.1 资源基础
2.3.2 市场基础
2.3.3 政策基础
2.4 民族旅游村寨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
2.4.1 民族旅游村寨可持续发展历史背景
2.4.2 民族旅游村寨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分析
2.5 与传统发展模式的比较
2.5.1 传统发展模式
2.5.2 可持续发展模式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民族旅游村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1 民族旅游村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机理
3.1.1 民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的外部经济性
3.1.2 民族旅游村寨经济发展的外部经济性
3.2 民族旅游村寨经济可持续发展困境
3.2.1 村寨经济基础的相对滞后性
3.2.2 村寨经济的外部不经济性
3.2.3 村寨旅游业的外部不经济性
3.2.4 村寨农户经济参与的不可持续性
……
第4章 民族旅游村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5章 民族旅游村寨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第6章 民族旅游村寨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