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广告学术史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1223390
  • 作      者:
    祝帅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祝帅,北京大学文学博士,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观察》栏目主持、文化部青联常委、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兼任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导师、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客座教授,2003-2008年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
  近年来所获主要奖项有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2013)、中国文联第八届文艺评论奖(2012)、全国第九届书学讨论会一等奖(2012)。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2010)、全国第八届书学讨论会一等奖(2009)、北京大学研究生学术十杰(2008)等。
  出版个人专著《中国文化与中国设计十讲》(2008)、《设计观点》(2010),译著《流派艺术卷》(2008)、《智慧文学》(2010)等,另撰写、主编丛书分册多种,主持文化部艺术科学研究项目等多项课题,在《文艺研究》、《美术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多篇被《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展开
内容介绍
  《北京大学广告学丛书:中国广告学术史论》的作者在广泛收集海内外各大图书馆馆藏晚清民国广告类图书期刊文献、大量访谈前辈学者和当事人的基础上,图文并茂地呈现了现代意义上的广告在中国诞生的史实,并对广告学在中国生成的知识谱系进行了全面考察;同时详述了贯穿百年中国广告研究的若干重要议题,如西方广告理论的本土化转型,定性与定量研究范式的消长,以及学科体系中实务、理论、历史、批评的动态构成等,可供读者阅读学习。
展开
精彩书评
  著作从学术史视角审视百年中国广告研究的全面历程,透着一种学术历史感,其反思“学科根基”的努力,对于促进中国广告学的理性自觉大有裨益。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 吕品田
  
  本书从学术史角度梳理与建设广告学科,史料翔实,提出了系统的观点,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是一部优秀的学术著作。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 徐泓
  
  本书的特点在于,它采取历史性与其时性相结合的叙事框架,既有“面”上的整体观照,亦有“点”上的深入探讨;史论结合,夹叙夹议,读来饶有兴味。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 程曼丽
  
  这部著作构建了一个史论融会、内涵丰富的学术视域。作者卓越的艺术功底和宽广深厚的学术修养,使著作更添了跨界的魅力。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 陈昌凤
  
  本书从沽瀚的史料中去粗取精,条分缕析地提炼出一部独具特色的中国广告学术史,作者的工作是扎实而富有成效的,本书对广告学学科的贡献也是长远的。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原副院长,中国广告协会副会长 何洁
展开
精彩书摘
  2.两种意义上的“广告”
  “广告”二字最早何时成为汉字中对应为“Advertisement/Advertising”的词汇尚有争议,梁启超之前是否已有人在中国内地使用或传播尚难证实。但至少这个译名在19世纪末的日本已经开始应用,这是有据可查的。对此,身为报人的梁启超不可能不受到日文表达方式的影响。在《三十自述》中梁启超说:“自此居日本东京者一年,稍能读东文,思想为之一变。”而在《夏威夷游记》中,梁更是自称“又自居东以来,广搜日本书而读之,若行山阴道上,应接不暇。脑质为之改变,思想言论与前者若出两人”。不但如此,他还发明了中国人迅速识别日文的“和文汉读法”。“广告”这一对应于中国传统意义上的“Advertisement”的表达,开始频频进入了梁启超的视野与文章。
  但需要注意的是:第一,在1898-1904年的几年间,《清议报》、《申报》、《大公报》乃至梁启超本人所使用的“广告”一词,还并没有完全取代“告白”在其个人心目中的地位,至少二者还在交替使用(不管是在其传统的意义上还是现代的意义上),更遑论“广告”这一现代译名在国内产生多大的影响了。例如1898年创办《清议报》之前写作的《梁卓如孝廉述创办(时务报)源委》一文中,就提到了“奏牍、告白等项”云云。第二,这段时间内,无论是对于“广告”还是“Advertisement”一词,梁启超也并不仅采其狭义,即现在我们所使用的、特指在媒体上发布的商业广告、政治广告、公益广告等,而也包括“广泛宣告”这层广义。如《饮冰室合集·集外文》中所收录的《辨妄广告》一文,即有澄清误解,“广告”天下,以正视听的含义,这种功用与1902年写作的《饮冰室主人告白》,大体相类。第三,作为词义扩展的这种“广泛宣告”意义上的“广告”之出现,如同其他很多日译英语词汇一样,都是使用此前已经见诸于中国古典文献中的汉字词汇,经由日本作为中介,再作为“新学”从而曲线式地回到中国,但不同的是,这种“新意”已经与它们在中国古典文献上原初的含义有了很大的不同。
  因此,如果说以上例子中梁启超所使用的“广告”一词,总的说来还因为受到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在内涵上还等同于“Advertisement”而不是“Advertising”,即以静态的广告文字、广告内容为主,而不是一个涵盖了报纸广告经营和现代广告策划的作为动态的“广告”之观念的话,那么,1899年以来梁启超的几次泰西之旅,则让他进一步看到了西方广告产业的现状。1899年12月19日(农历十一月十七日),梁启超把《清议报》的工作交由他人主持,以冒用的护照和姓名,乘船赴美,13天后抵夏威夷檀香山。这是梁启超的首次美国之行,为期六个月。1900年访新加坡和澳洲。1902年起,梁启超开始撰文介绍西方之“市场”:《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第九章,以环球九万里为白种人一大“玛杰”。对此“玛杰”,梁启超后来解释道:“玛杰者,英文之Market今译其音也。西人都会中,皆公建一市场,百货群萃于其中,谓之玛杰。广东俗译谓之街市。香港有之。”
  1903年,梁应美国保皇会之邀再度赴美洲。这次的美洲之行,梁启超广泛游历了英属加拿大温哥华,美国纽约、哈佛、华盛顿、波士顿、费城等地,其中不乏西方现代广告代理业的发源地。论及此行目的,梁启超在《海外殖民地调查报告书》中称:“此行目的,一以调查我黄【此字在《梁启超年谱长篇》此段引文中作‘皇’一引者注】族在海外者之情状,二以实察新大陆之政俗。今将第一项所考得者随时报告。”而引起我们兴趣的是梁启超第二项目的一个副产品——对于西方市场和西方广告业的观察。1903年8-9月间撰写的长文《二十世纪之巨灵托辣斯》中,当论述“托辣斯【今译托拉斯】之利”的时候,梁启超这样描述自己对于西方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的“玛杰”的考察:
  尽管由于时代的局限,梁启超对于托拉斯的优点的分析过于简化,把“广告”归之为给消费者带来负担的“冗费”的做法也过于偏颇,但毕竟在这里,梁启超开始明确地在中文学术研究的语境中使用狭义(即今义)的“广告”一词,并且这一用法已经引起了当代研究者的注意。在国内,由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由香港“中国语文学会”编辑的《近现代汉语新词词源词典》的“广告”条中,就用这个例子作为“广告”词条的例句。对于该词条,该词典编者的解释是“原指广泛地宣告,后指向公众介绍商品、报道服务内容或文娱体育节目的一种宣传方式”。
  ……
展开
目录
序 广告研究的历史感与理论感
绪论 “历史”与“理论”维度中的中国广告研究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范围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体例

第一章 “广告学”在中国的诞生
——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广告研究综述
第一节 清季民初“广告”概念在中国的出现
第二节 “广告学”及其在中国生成的谱系
第三节 早期中国广告学研究的总体风貌
小结

第二章 在商业与政治之间
——新中国前三十年广告研究的格局及其主题
第一节 广告研究主题的分化与拓展
第二节 文化一政治广告与广告文史研究的兴起
第三节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及其商业美术研究
第四节 “后文革时代”的外贸商业广告研究
小结

第三章 从“思想”到“学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广告研究的学思历程
第一节 1979-1991:中国广告的正名与启蒙
第二节 1992-2001:“实务导向”与“学科建设”
第三节 2002至今:中国广告学研究的机遇与挑战
第四节 中国媒介调研行业的反思与前瞻
小结

第四章 “广告”与其他学科
——广告学的学术源头及其当代资源
第一节 心理学、经济学与中国广告学的发生
第二节 早期新闻、美术、伦理视角中的广告
第三节 广告文化研究的四种进路
第四节 “创意产业”在中国的诞生
第五节 广告学学科定位问题的讨论
小结

第五章 从“本土情怀”到“中国模式”
——广告研究的全球化与本土化
第一节 本土情怀与家国想象
第二节 西方广告理论的引介与接受
第三节 围绕“中国元素”的实践与研究
第四节 “中国模式”的提出与理论创新
小结

第六章 广告研究方法的范式转换
——兼论广告学研究的定量与定性之争
第一节 中国广告学“研究方法”意识的兴起
第二节 广告实证研究方法的历史性登场
第三节 广告定量研究的进展与方法论反思
第四节 广告定性研究方法与批判研究的复兴
小结

第七章 实务·理论·历史.批评
——广告学研究框架的建立
第一节 实务研究主流格局的确立
第二节 理论体系的构建与交叉学科研究的兴起
第三节 广告史的形成与建构
第四节 当代中国广告批评的三个问题
小结
结语 “学术史”研究范式及反思
第一节 本书的意义与贡献
第二节 本书的局限与讨论
第三节 本书的方法论反思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