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旅游资源非优区”相近的概念还有“旅游资源非显优区”(殷平,2003)、“旅游阴影区”(王衍用,1993;吴军,2006;黄河,2007;于飞等,2007;乐上泓等,2008;杨春芳等,2008;胡青云等,2009)、“旅游发展非优区”(唐文跃等,2004)、“旅游非优区”(方荣辉,2008)、“旅游支撑力阴影区”(武传震,2009)等。殷平(2003)主张用“旅游资源非显优区”来取代“旅游资源非优区”,所谓旅游资源非显优区是指在现阶段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区域旅游业开发存在若干制约因素,但经过科学规划、合理开发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制约因素得以消除,旅游资源开发的潜力不断释放,使该地区成为旅游业发展水平较高的旅游区,符合上述动态过程的地区均可称为旅游资源非显优区。1993年,王衍用在研究孟子故里开发时首先提出了“旅游阴影区”理论,他指出,有一种特殊的旅游地,它们同时处于两个高级别旅游地(光环区)之间,是潜在旅游者形象识别的谷地甚至是盲区,双重形象遮蔽使得这些旅游地本身极有特色的旅游资源长期以来不为旅游者所知,旅游业停滞不前,形成了双核阴影区。吴军(2006)指出,所谓“阴影区”是指由于旅游热点景区的阻滞或屏蔽作用而形成的旅游行为减值区,多出现在旅游热点周围一定距离的空间范围内,一般为旅游温点或冷点。黄河(2007)认为,“阴影区”旅游地的产生来源于替代性的空间竞争关系,地理位置临近、存在共同市场的同类旅游地中吸引力较大的通常会占较大的市场份额。当各旅游地吸引力的大小过于悬殊时,强吸引力的旅游地就会将弱吸引力的旅游地笼罩在它的阴影之下,并使其失去市场,处于劣势地位的弱吸引力旅游地就是“阴影区”旅游地。唐文跃等(2004)用“旅游发展非优区”来指地区经济不发达、旅游资源品位不高、旅游开发的区域条件和区位条件较差、难于产生轰动效应的地区。方荣辉(2008)指出,所谓旅游非优区,是指在特定时空内,区域的资源、经济、客源、交通、文化、认识等区位条件欠佳或处于相对劣势,且旅游业发展比较落后或尚未形成规模,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小(小于7%)的区域。武传震(2009)提出了“旅游支撑力阴影区”的概念,用来指称“旅游支撑力”影区结构中处于劣势地位的弱旅游支撑力的旅游地。
综上所述,“旅游资源非显优区”、“旅游发展非优区”、“旅游非优区”等概念与“旅游资源非优区”的含义更为接近,但“旅游发展非优区”更强调旅游发展落后的地区,“旅游非优区”则同时强调“旅游资源”和“旅游发展”双重非优。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