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百年农业波澜壮阔的发展序幕自鸦片战争徐徐拉开。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改善农业,治理农村,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国家发展的重大课题。
可以说,土地问题一直都是事关安民兴邦的最根本问题,为了寻找一条可以挽救中国农业的良方,自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进人近代开始,中国社会上的各种力量,包括政党、团体还有个人,都针对农村的既定情况,提出过各种不同的改革方案和主张,有的还付诸了实践,由此上演了一场三千年都未曾出现过的农业革命。但是,事实证明,这些主张和方案只为中国农业的变迁起到了一个开篇的作用,并不能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和农业的发展问题。
1840之殇:江河日下。“男耕女织"模式解体农业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经济部门,其主要的生产方式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即农业和手工业紧密结合,农民既要生产自己所需要的农产品,还要生产自己需要的大部分手工业品。马克思曾说:“小农业和家庭工业的统一形成了生产方式的广阔基础。”可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当时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管子。轻重甲篇》中就有“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的说法。一家之内,“男耕女织”作为封建自然经济的典型结构,在中国延续2000多年之久。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里,农业主要是耕地,而手工业主要是纺织,于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耕”与“织”的结合,即“男耕女织”,就成了封建社会生产的基本经济形式。直到封建社会末期,这种经济模式也未曾停止。即使是在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松江地区,也依然如此。也就是说,在鸦片战争前,“男耕女织”具有很强的普遍性。
当中国依旧处于自给自足、闭关锁国的封建社会之时,欧美国家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展到了资本主义阶段。作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它们极力向外扩张,寻求更广阔的海岸外市场,英国就是其中之一。而此时,疆域广阔,人口众多的清王朝便成了英国首选的侵略对象。它们悍然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就此,中国从封建社会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战争赔款加重了对人民的搜刮,而大部分军费都是由农民来负担,加之鸦片泛滥,白银大量外流,银贵钱贱的问题日益加重,人民的负担更是与日俱增。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输入,农民和小手工业者走向了失业和破产。而这些也加速了中国“男耕女织”生产模式解体的步伐。
“男耕女织”模式的解体,首先是从农家手工纺织业开始的。因为纺织手工业的产前产后过程与市场联系密切,产品很容易和货币发生交换关系,容易被近代工业生产方式所代替。另外,纺织品是人民生活中的必需品,在应用市场上有广阔的交换空间,而且它还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的良好场所。比如,英国资本主义便开始于纺织业。
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1842年的进口商品总值估计为25000万元,鸦片占55.2%,棉花占20%,棉制品占8.4%。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1876~1894年间,中国进口商品的数额逐年增加,18年间增加1.43倍。据海关的历年报告显示,1868年进口棉纱.54212担,到1894.年进口达11595%担,增长20多倍。这样在进口货物的构成中,鸦片的比重呈下降趋势,大约为2l%,而棉纺织品则一直在上升,达到了32%。棉纱进口以英属印度、美国、日本为主,棉布以美国为多。由于纺织品进口大量增加,严重冲击了中国农村的纺织手工业,而首当其冲的是纺纱业。
纺纱、织布两种纺织业工序中,纱和布又可同时作为独立商品。在近代生产技术发展过程中,随着英国的飞梭和手摇“珍妮纺纱机”的问世,纺和织的技术水平逐步得到提高。但纺纱在效率和质量方面要高于织布。继而,棉纱的生产费用开始下降,由于洋纱比土纱价格低,所以许多手织者舍弃土纱而用洋纱。土纱价格高,除工效以外,所需棉花价格昂贵也是原因之一。
明治维新后,日本也开始采购中国原棉,发展纺织业,这时,中国进口减少,出口增加,国内市场棉价进一步上涨。而相对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式纺织机,中国农民的生产条件极其落后,虽然不辞辛劳地工作,但是由于成本高,棉价上涨,在和洋纱的竞争中也显示出了极其不利的一面,这也昭示着纺织业的衰落。
187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为了摆脱困境,资本主义国家采取向国外市场,特别是经济落后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倾销过剩商品的办法转嫁危机。而此时的中国正处于自给自足经济格局的变化阶段,缺乏竞争能力,所以,资本主义把苗头指向了中国。如此一来,外国纺织品大量涌进中国市场,棉纱和各种布匹进口的增加,使得外国棉纱、棉布等充斥中国市场,严重打击了中国的农家纺织业,加快了“男耕女织”模式的分解。
另外,由于受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的一些传统的经济作物在国际市场上也受到了同类产品的排挤,出口减少,而国内市场有限,因此,逐渐走向衰落。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