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交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170万年左右的旧石器时代。但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原始先民只能在所居住的洞穴附近,沿着河谷小道从事渔猎和采集活动。在这些原始人离开洞穴去打猎、捕鱼和采集的时候,中国人最早的交通活动就在他们脚下开始了。这一时期的道路处于“踏地为路”的被动状态。当这些原始先民掌握了农耕、畜牧、制陶等一系列生产、生活的技术之后,便逐渐在平原、丘陵和山区这些适合农业生产的地方定居下来,建立起以血缘为纽带的星罗棋布的氏族村落。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各氏族和各部落之间为了联系和沟通,逐渐开辟出各类天然道路,并“刳木为舟,剡木为楫”,开始了自觉的水路交通建设。
伴随着中国古代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一些较大规模的城邑建立起来。人们开始在这些城邑之间铺设道路。比如在河南省的龙山文化晚期遗址中发现的城门、路基遗址和陶制排水管道等,就证明了早在五千多年前,中国就已经出现具有多种功能的人工道路系统。
中国古代造船始于新石器时代。1958年,在浙江杭州和湖州先后出土了数只新石器时代的木桨。1977年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又发现5000年前的木桨。这些划水工具的出现,表明当时在杭州湾和太湖流域已有舟楫往来。1960年在黑龙江江边发现的岩画上绘有一叶头尾上翘的小舟。2011年,在浙江省境内发现了一艘在地下沉睡了至少7500年的小木船,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出土的年代最早的水上交通工具。从上述舟船的分布来看,当时中国南方和北方的广大地区部有舟船航行,它们显示出原始先民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征服水域的早期历程。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