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中部农区农户经济活动区位研究:以河南省南阳市6个村为例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4138566
  • 作      者:
    高更和著
  • 出 版 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国中部农区农户经济活动区位研究:以河南省南阳市6个村为例》资料翔实、内容丰富、结构合理、思路清晰、方法科学。在农户经济活动区位方面具有较为重要的学术价值,虽然有些问题还可以再深入论证和探索,但总体来看,《中国中部农区农户经济活动区位研究:以河南省南阳市6个村为例》论证充分、观点明确、结论科学,提出了不少新思路和新见解,对农户经济活动区位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广大地理工作者、相关专业高校师生和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2.1.2.3  农户兼业研究
  农户兼业是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种普遍现象(高强,1999b;杨学成、赵瑞莹,1998),其存在具有必然性,对农村发展既有有利的一面,同时也有负面影响。农户兼业的直接动因是由于农业过剩人口的产生及农业相对地位的下降。农民收入的低下是农户兼业的主要决定因素,农业内部的推力和拉力促进了农户兼业。农业的兼业既有经济因素,也有非经济因素(胡浩、王图展,2003)。兼业行为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随着农业技术进步,农业劳动力出现剩余,而工商业的扩张引起对劳动力需求的增加,从而造成从农业到非农业的劳动力流动。土地制度和户籍管理制度的变革是农业兼业产生的制度前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土地的经营权回到农户家庭,农户可根据土地有限、人口较多的情况,进行家庭内部分工,以提高家庭产出,而户籍管理中对农民流动控制的松动则为农户兼业提供了前提。农户兼业与农业的自然特点有关,农业劳动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农闲务工成为一些农户典型的兼业模式(张晓明,1999)。农户兼业的成因是我国独特的农业化道路、农民就业不充分、农民反风险、现有土地制度制约、农民恋土情结综合作用的结果,具有较大的合理性(韦革,1998)。农户兼业化是农户分享工业化、现代化成果的过程,是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加强城乡交流,缩小城乡差距,繁荣农村经济,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也是农户参与整个经济的过程(高强,1999c)。农户兼业增加了农户的家庭收入,改善了农户家庭生活水平,使一些素质较高、经营有道的农户走上了致富道路。兼业促进了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利用,缓和了就业矛盾(张晓明,1999)。在相当长时期内,须充分发挥农户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积极参与市场,提高其经营的市场化程度(龙明芳、黎昌贵、黄秋萍,2003)。
  农户经营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农户是农业生产经营中最基本的微观经济组织,我国有2亿多农户,他们是我国农业资源的主要占有者和使用者,其经营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的影响。当前农户经营的求稳性、短期化、粗放经营、投资乏力已经对农业可持续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应通过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大农业科技投资力度、提高农民经营素质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何蒲明、魏君英,2003)。农户经营行为非理性的根源在于农户经营的环境,而不在于农户本身,因而必须优化农户经营的外部环境以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陈其霆,2001)。农户经营行为具有理性行为与非理性行为并存的特点。非理性行为阻碍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校正调整。为此,可从提高农户经营素质,增加农业资金和科技投入,完善市场体系,落实农村各项基本政策,确保农户利益,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方面开展工作(谭志惠,2000)。
  2.1.2.3  农户兼业研究
  农户兼业是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种普遍现象(高强,1999b;杨学成、赵瑞莹,1998),其存在具有必然性,对农村发展既有有利的一面,同时也有负面影响。农户兼业的直接动因是由于农业过剩人口的产生及农业相对地位的下降。农民收入的低下是农户兼业的主要决定因素,农业内部的推力和拉力促进了农户兼业。农业的兼业既有经济因素,也有非经济因素(胡浩、王图展,2003)。兼业行为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随着农业技术进步,农业劳动力出现剩余,而工商业的扩张引起对劳动力需求的增加,从而造成从农业到非农业的劳动力流动。土地制度和户籍管理制度的变革是农业兼业产生的制度前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土地的经营权回到农户家庭,农户可根据土地有限、人口较多的情况,进行家庭内部分工,以提高家庭产出,而户籍管理中对农民流动控制的松动则为农户兼业提供了前提。农户兼业与农业的自然特点有关,农业劳动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农闲务工成为一些农户典型的兼业模式(张晓明,1999)。农户兼业的成因是我国独特的农业化道路、农民就业不充分、农民反风险、现有土地制度制约、农民恋土情结综合作用的结果,具有较大的合理性(韦革,1998)。农户兼业化是农户分享工业化、现代化成果的过程,是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加强城乡交流,缩小城乡差距,繁荣农村经济,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也是农户参与整个经济的过程(高强,1999c)。农户兼业增加了农户的家庭收入,改善了农户家庭生活水平,使一些素质较高、经营有道的农户走上了致富道路。兼业促进了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利用,缓和了就业矛盾(张晓明,1999)。
  ……
展开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1.3  研究方法
1.3.1  社会调查方法
1.3.2  统计分析与数学建模
1.3.3  实证分析
1.3.4  遥感与CIS分析
1.4  创新之处
1.4.1  理论创新
1.4.2  研究视角创新
1.4.3  数据创新
第2章  研究回顾与文献综述
2.1  农户研究
2.1.1  国外农户研究
2.1.2  国内农户研究
2.1.2.1  农户行为研究
2.1.2.2  农户经营研究
2.1.2.3  农户兼业研究
2.1.2.4  农户土地流转研究
2.1.2.5  农户与环境研究
2.1.2.6  结论性评述
2.2  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及其评价与扩展
2.2.1  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及其评价
2.2.2  杜能农业区位论的发展与扩展
2.3  农户务工区位
2.3.1  务工的动因
2.3.2  务工地的分布
2.3.3  务工的实施途径
2.3.4  评述
2.4  农户农业生产区位研究
2.4.1  农业地理中的相关研究
2.4.2  从农业结构调整角度的研究
2.4.3  评述
2.5  最后的简要评述
第3章  农户务工区位研究
3.1  引言
3.2  研究区域选择与研究样本概况
3.2.1  选择村域的科学依据
3.2.2  选择河南省南阳市3县3村的各自依据
3.2.2.1  选择河南省的科学依据
3.2.2.2  选择南阳市的科学依据
3.2.2.3  3个村选择依据及样本村概况
3.3  问卷设计与数据获取
3.3.1  问卷设计
3.3.2  数据获取
3.4  研究样本描述性统计
3.5  务工区位分布特征
3.5.1  务工距离
3.5.2  务工地的分布
3.6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3.7变量设计与说明
3.8模型与讨论
3.8.1  子模型1:务工距离的回归概率参数估计
3.8.2  子模型2:务工方位的回归概率参数估计
3.8.3  子模型3:务工地带的回归概率参数估计
3.8.4  子模型4:务工空间类型的回归概率参数估计
3.8.5  子模型5:务工城市类型的回归概率参数估计
3.8.6  务工区位模型小结
3.9期望务工地的选择模型
3.9.1  期望务工距离选择模型及其与实际务工距离模型的对比
3.9.2  期望务工地带模型及其与实际务工地带模型的对比
3.9.3  期望务工空间类型模型及其与实际务工空间类型模型的对比
3.9.4  期望务工城市类型模型及其与实际务工城市类型模型的对比
3.9.5  期望务工地模型小结
3.10  村农户务工区位选择:务工簇
3.11  地形与务工区位选择
3.11.1  地形与务工距离
3.11.2  地形与务工方位
3.11.3  地形与务工空间
3.11.4  地形与务工城市类型
3.12  本章小结
第4章  农户农业生产区位研究
4.1  引言
4.2  研究区域选择与研究样本概况
4.2.1  选择村域的科学依据
4.2.2  选择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和南召县的各自依据
4.2.3  定点原则及3个样本村概况
4.2.3.1  定点原则
4.2.3.2  3个样本村概况
4.3  问卷设计与数据获取
4.3.1  问卷设计
4.3.2  数据获取
4.4  农户耕作地块的决定
4.5  农户农业区位的选择
4.5.1  黄庄
4.5.1.1  距离的定义与分类
4.5.1.2  地块分布概况
4.5.1.3  距离对地块收益的影响
4.5.1.4  距离对地块投入的影响
4.5.1.5  粮食蔬菜种植比例随距离的变化
4.5.1.6  小结
4.5.2  蛟龙碑村
4.5.2.1  地块组成及其距离分布
4.5.2.2  距离对地块收益的影响
4.5.2.3  距离对地块投入的影响
4.5.2.4  种植类型(种植复杂程度)与距离的关系
4.5.2.5  小结
4.5.3  北庄
4.5.3.1  地块概况
4.5.3.2  距离对地块净收益的影响
4.5.3.3  距离对地块投入的影响
4.5.3.4  距离与蔬菜种植区位选择
4.5.3.5  小结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语
5.1  主要结论
5.2  讨论、研究不足与进一步的研究计划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