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先进装备制造产业技术创新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626948
  • 作      者:
    王伟光等著
  • 出 版 社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面对日益严峻的资源、能源和环境约束,以及经济自生发展、内生增长的要求,强化自主创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已经成为加速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路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在于大力发展创新与经济融合的新型经济。目前,我国逐渐完善的自主创新体系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创造了基础性条件,亟需充分释放自主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力量。传统的依靠资金、资源高投入高消耗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必须要找到一条既适合中国国情又能发挥中国比较优势的发展之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坚持自主创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国先进装备制造业各行业自主创新优势水平的变动趋势存在着明显的不一致性。同时,各地区先进装备制造业分行业自主创新优势水平的差异性随着时间推移所展现的收敛和发散状态也存在着显著不同。
展开
精彩书摘
  Cooke(1992)认为,区域创新体系的创新发展模式有三种:①自主创新发展模式。区域通过自己的探索与努力,逐步成为具有自身特色并相对领先的创新型区域。②模仿创新发展模式。区域向已经成功的创新型区域学习,结合自身的特点模仿其发展过程中的合理部分,以期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创新型区域。③合作创新发展模式。区域与其他区域进行合作,通过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壮大整体的竞争力,实现向创新型区域的转变。
  众多学者围绕区域创新能力评价问题展开研究,对区域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讨。如Nelson(1993)构建了包括研发经费来源、大学作用、研发经费配置、支持和影响创新的政府政策等主要指标的区域创新能力综合评级指标体系;Furman和Hayes(2004)构造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产业集聚的创新环境、科技与产业间的联系程度、创新的基础设施状况等。欧盟与联合研究中心(JointResearch Centre)构造了一套由五大类(创新驱动、企业创新、知识产权、知识创造和技术应用)26个指标构成的欧盟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Damanpour和Gopalakrishnan(1998)从区域创新环境的不同层次开展了对创新环境动态过程的研究,并对创新环境与区域内企业相互作用的问题和区域整体创新环境的优化等问题进行了研究。Doloreux(2008)等对加拿大偏远地区的区域创新体系进行研究,认为偏远地区虽然与发达地区的创新环境不同,但同样可以产生和发展区域创新体系,偏远地区的创新体系也受到当地制度、习俗和规范的影响。Mikel等(2010)用知识生产函数对欧洲区域创新系统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国家环境、区域环境、创新企业、大学和公共研发活动对区域创新能力均有显著影响,其中区域环境影响力最大。
  20世纪90年代末,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被引入我国。国内学者对区域创新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域创新体系的内涵、区域创新体系的关键要素、区域创新体系的职能、区域创新的演化过程,以及具体区域创新体系的实证分析上。刘曙光、田丽琴(2001)综合国内外对区域创新体系的研究,将区域创新体系的内涵概括为:具有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和开放的边界;以生产企业、研究与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地方政府机构和服务机构为创新主要单元;不同创新单位之间通过关联,构成创新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空间结构创新单元通过创新(组织和空间)结构自身组织及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实现创新功能,并对区域社会、经济、生态产生影响;通过与环境的作用和系统自组织作用维持创新的运行和实现创新的持续发展。
  胡志坚、苏婧(1999)认为,区域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包括:主体要素,即创新的行为主体,有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和地方政府等;功能要素,有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等;环境要素,即创新环境,包括体制、机构、政府或法制调控、基础设施建设和保障条件等。
  王鲁成(2000)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有协调、催化、化险、解惑功能。总的来说,区域创新体系作为一个动态开放系统,其基本功能在于交流,并在交流中创新,最后归结为促进、保障区域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刘曙光(2002)认为,区域创新系统可以整合区域创新要素,激活中小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和推进制度与机制创新。陈柳钦(2006)认为,区域创新系统建设可为创新提供更多更大的空间,为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工作提供新的模式,可发挥所有人的创新积极性。
  张敦富(2001)、刘曙光等(2000)认为,区域创新系统的演化过程分四个阶段:①创立孵化阶段。政府单独推动区域内各种要素的创新,形成创新雏形。②成长阶段。企业与大学和科研机构之间的联系加强,中介机构得到发展,政府和市场多元主体共同推动区域的技术创新。③成熟阶段。市场主导区域内的创新活动,区域环境与区域创新主体之间形成相对稳定的状态。④创新衰退或持续创新阶段。区域的整体创新能力不断下降,创新产出逐渐减少。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技术创新体系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进展
第一节 转型与经济发展
第二节 创新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第三节 企业创新体系
第四节 产业创新体系研究
第五节 区域创新体系
第六节 创新政策

第二章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技术创新
第一节 经济发展方式及其转变
第二节 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基本逻辑
第三节 创新驱动发展的主要模式

第三章 辽宁先进装备制造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分析
第一节 辽宁先进装备制造产业技术创新现状
第二节 辽宁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创新——以沈阳铁西区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为例

第四章 辽宁先进装备制造产业的科技创新支撑体系
第一节 辽宁先进装备制造产业的科技创新支撑体系的发展
第二节 辽宁先进装备制造产业科技创新支撑体系的基本结构
第三节 辽宁先进装备制造产业科技创新支撑体系的绩效评价

第五章 我国先进装备制造产业自主创新发展
第一节 产业自主创新测度的理论基础与评价指标
第二节 我国先进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发展现状
第三节 我国先进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优势度——地区层面
第四节 我国先进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优势度——行业层面

第六章 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政策选择
第一节 基础因素
第二节 基本路径
第三节 政策支持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