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战略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30392497
  • 作      者:
    郭晓鸣,张克俊著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郭晓鸣,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农村经济》杂志主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十大”杰出创新人才、四川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1982年以来主持了《加快推进农业大省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研究》等20余项国家级重点重大课题。先后在在《人民日报》、《经济研究》、《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经济学家》等省级以上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0余部,为国务院、四川省委、省政府提交政策建议100余份,荣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0多项。

  张克俊,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1992年以来主持了《高新技术产业化问题的实证研究》、《我国高新科技园区建设的比较研究》、《现代农业发展与科技资源组合模式创新》等20余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先后在在《中国农村经济》、《农业经济问题》、《中国科技论坛》等省级以上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独立或合作出版学术专著7部。荣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一、二、三等奖共10项。
展开
内容介绍

  《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战略研究》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进行了深度理论解析;通过对国内外城乡关系的历史演变和主要模式的系统考察和分析,揭示出城乡关系发展的一般经验和基本规律;深刻总结了近年来成渝两地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主要做法、经验和重要价值;对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城乡土地利用和管理一体化、城乡规划一体化、城乡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进行了重点研究;提出了我国在新的阶段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战略框架、路径选择、制度创新及政策主张。

展开
精彩书摘
  6.2.3  把城乡统筹与区域统筹有机结合起来协调推进
  成都市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在着力统筹城乡规划、三次产业互动发展、城乡市场体制建设、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同时,把城乡统筹与区域统筹有机结合起来,树立“全域成都”的理念和发展思路,实现二者的互动。成都市把全域成都划分为三个圈层,即中心城区、近郊县区和远郊县区,根据~、二、三圈层的特点和发展差异,针对统筹城乡中各自的难点和重点问题,采取不同的行动方案;通过完善中心城区的整体功能,提高县城的承载能力,加快产业要素和人口集聚,加快构建连接农村的城镇体系,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全面提升大城市对大农村的综合辐射带动能力。
  6.2.4  抓住激活农村要素这一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很大程度上源于改革创新的不平衡。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在经历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巨大制度变迁后,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的步伐滞后,造成农村生产要素的巨大潜能未能充分释放出来。成都市抓住生产要素这个推进经济发展的力量、实现统筹城乡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大力通过改革创新将之激活。在农村土地要素方面,开展农村产权确权颁证工作,明确法律法规赋予农民的土地、房屋等要素的权益,落实农民对土地和房屋的财产权,并结合全市第二次土地调查开展农村承包地到农户、到地块实测工作,通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唤醒了大量“沉睡”的农村资产,广大农村焕发出蓬勃生机(付克友,2011)。在资金要素方面,不断探索发挥财政资金投入的放大效应,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整合成都市各级财政投向现代农业发展的各类资金,建立了政府财政兜底的新型投融资平台,逐步形成了多元化投入机制。同时,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等农村新型金融组织,解决统筹城乡发展的融资需求问题。
  6.2.5  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统筹发展的重要目标
  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统筹城乡改革的重要目标,是做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试验这篇大散文的“神”。“三个集中”之一的引导农民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就是为了妥善解决征地农民和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就业、居住、户籍、子女教育等问题。
  ……
展开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1.2  研究的基本思路、框架结构和主要方法
1.3  理论基础
第2章  城乡关系的理论溯源及相关文献综述
2.1  马克思主义的城乡关系理论
2.2  西方学者的城乡关系理论
2.3  国内对城乡关系的研究
2.4  关于城乡一体化研究
2.5  简要评述
第3章  国外城乡关系的历史演变、主要模式及经验
3.1  发达国家城乡关系历史演变及经验
3.2  发展中国家城乡关系的历史演变及经验教训
3.3  国外城乡关系演变及发展模式对我国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启示
第4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乡关系的历史演进与经验启示
4.1  计划经济背景下城乡二元结构形成阶段(1949~1978年)
4.2  市场经济背景下城乡二元结构打破阶段(1979~2002年)
4.3  统筹城乡背景下城乡二元结构改善阶段(2003年至今)
4.4  新中国成立以来城乡关系演进的经验启示
第5章  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理论分析
5.1  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科学内涵
5.2  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主要衡量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
5.3  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构成系统及作用机理
5.4  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动力机制与实现条件
5.5  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制度创新
5.6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中政府和市场的作用边界
第6章  统筹城乡与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成渝实践
6.1  成都试验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6.2  成都实践的主要经验
6.3  重庆试验区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6.4  重庆实践的主要经验
6.5  成渝试验区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7章  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战略框架
7.1  总体目标:构建城乡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
7.2  战略主线:联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7.3  实施重点:同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加强新农村建设、强化农村公共服务社会保障
7.4  重要纽带: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7.5  关键环节:着力破除城乡“二元”制度
7.6根本保障: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第8章  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路径选择
8.1  路径之一:推进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
8.2  路径之二:推进城乡土地利用和管理一体化
8.3  路径之三: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
8.4  路径之四:推进城乡就业一体化
8.5  路径之五: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
8.6路径之六: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
8.7路径之七:推进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
第9章  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保障措施
9.1  建立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协调机制
9.2  建立财政投入向农村倾斜的长效机制
9.3  完善城乡协调的金融体系
9.4  构建统筹城乡与区域合作联动的平台与机制
9.5  充分发挥农民在统筹城乡的主体作用
9.6“分步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
9.7建立科学的政绩考核制度和评估体系
9.8制定推动新格局形成的地方法规
专题研究一: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研究
一、城乡产业一体化的内涵与特征
二、我国城乡产业关系的历史演变
三、我国城乡产业关系的现状与问题
四、我国城乡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实践与启示
五、推进我国城乡产业一体化的主要路径
六、推进我国城乡产业一体化的保障措施
专题研究二:城乡土地利用和管理一体化研究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城乡土地利用和管理制度的演变
二、我国城乡二二元土地利用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城乡发展的影响
三、成都试验区城乡土地利用和管理一体化的实践
四、推进城乡土地利用和管理一体化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
五、推进城乡土地利用和管理一体化的政策措施
专题研究三:城乡规划一体化研究
一、城乡规划的历史演变及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二、城乡规划一体化的内涵和意义
三、城乡规划一体化的探索——以成都为例
四、城乡规划一体化的关键环节
五、城乡规划一体化的重点内容及对策
专题研究四:城乡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研究
一、文献综述
二、城乡劳动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演变及现状
三、城乡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的成都市实践及评价
四、实现城乡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面临的障碍分析
五、形成城乡劳动就业一体化的制度创新
专题研究五: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研究
一、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概念辨析
二、我国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发展的历史变迁
三、我国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典型区域实践
四、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基本原则与主要内容
五、形成我国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新格局的对策措施
专题研究六: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研究
一、社会管理思想和理论借鉴
二、我国社会管理改革的目标任务及城乡社会一体化管理的价值取晦
三、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的区域探索——成都实践
四、我国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的主要内容
五、促进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的政策措施
专题研究七: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案例研究
一、成都试验区成立的总体背景
二、成都试验区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经验
三、成都综合配套改革实践的重要价值
四、成都试验区未来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五、成都试验区发展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