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提出进一步拓宽农业的拓展领域和投资渠道的要求。从政策实施效果上看,成都“三农”建设已逐渐由政府财政单独投入向政府、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三方投入过渡。具体而言,2003~2007年,成都市对“三农”的投入从10亿元增加到117亿元,期间政府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发挥主导作用,而后成都逐渐转变投入方式,将财政资金投入涉农投融资平台公司,以撬动更大的社会资本。以成都农发投为例,自其2007年成立以来,通过参股、贷款、担保、保险等工具,利用财政资金27.85亿元,撬动社会资金投入94.4亿元。在政府财政投入方式转变和社会资本增加的同时,成都各银行机构涉农贷款余额也在逐年上升。2008年底,全市各银行机构涉农贷款余额913.5亿元,该数字到2009年底和2010年6月底分别上升至1692.7亿元和1956亿元。
第三,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促进农村小生产和大市场对接。随着市场经济和农村生产力的发展,面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出现的农业经营规模小、经营主体分散的局面,如何解决家庭生产小规模与农产品大市场的矛盾、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是成都统筹城乡试验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自2003年统筹城乡试验以来,成都市逐渐发展起来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包括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农村专合组织”),恰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它通过提供多种形式的服务,引导农户同产业化龙头企业及农产品营销大户联系起来,采取“订单农业”等方式,既为龙头企业降低成本、稳定发展提供了保证,又解决了农产品卖难问题,实现增产增收,缓解了农民的后顾之忧,促进了农民按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和标准化生产。近些年,成都制定多项政策以鼓励农村专合组织的发展。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