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企业成长调查研究报告.2013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0183640
  • 作      者:
    伊志宏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伊志宏,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商学院院长,商学院财务与金融系教授。兼任教育部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第四届全国工商管理硕士(MBA)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共北京市第十届、第十一届党代会代表。主要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资本市场、消费经济。曾经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2010)、“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1)、“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1,2008)、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校优秀青年教师三等奖”(2002)等奖励。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报告系列:中国企业成长调查研究报告2013》对2012年“中国企业追踪调查”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呈现了当下中国企业在战略、营销、创新、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管理现状;同时,基于中国本土管理情境,《中国人民大学研究报告系列:中国企业成长调查研究报告2013》总结提炼了若干学术研究专题,探讨了企业在客户关系管理、低成本创新模式、摆脱低成本依赖的人力资源管理、国际化战略中的柔性并购等组织生态的具体侧面,对于中国企业审视自身、有针对性地选择未来成长方向和道路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1.1.2  关于企业资源的理论
  企业的资源是企业经营活动依赖的基础,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之一。关于企业资源的理论,有两个经典分析模型。一个是哈佛商学院教授Michael Porter提出的产业组织模型分析,该模型的一个基本假设是行业中资源的高度流动性,因而行业内公司之间拥有的资源差异不会维持太久,导致行业内公司之间拥有相似的战略要素,在分析时重点关注的是企业在行业中的定位,强调研究行业结构的重要性。另一个经典模型一一资源基础模型则认为,任何一个组织都是特定的资源和能力的组合,基于资源的不可转移性假设,企业之间的资源相对来说是异质的。资源基础理论的提出者Jay Barney认为,企业的一项资源要想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必须具有四个特征——价值性、稀缺性、不可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其中的价值性指的是一项资源要对企业的价值创造做出贡献,如果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这项资源就无法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Barney在分析企业的资源时,重点强调的是企业内部的资源状态,现有的研究也有关注企业外部资源是如何获取的,资源依赖理论便是其中之一,强调了企业运用权力等方式获得资源的过程。就目前的理论应用来看,资源基础理论的应用较多。这里主要基于资源基础理论来分析企业资源与绩效的关系,资源依赖理论的相关观点可以作补充。
  1.1.3  企业资源与绩效的关系
  大量的战略管理学者对企业资源与绩效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一些结论,如:企业因素比行业因素在决定企业绩效方面更加重要;有价值的、稀缺的、不易模仿和被替代的资源比其他资源更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绩效;利用重要的、稀缺的且模仿成本高的资源实施合作战略、国际化战略和联盟战略比利用其他资源所产生的回报更大等,这些论断均是对于资源基础理论的验证和发展。
  从资源的具体形态看,已有实证研究检验了可能影响企业绩效的各种企业资源,比如企业的历史、员工的技能、企业的整合能力、企业的文化、创新性等’但也有一些研究的结论与资源基础观的观点不一致。这说明资源与绩效的关系取决于具体情境。
  1.1.4  样本企业的总体资源状况
  此次企业追踪调查,我们重点关注了企业在资金、技工(有技能的劳动力)、原材料供应、管理能力、知识资源五个方面的资源充沛程度。结果显示,样本企业的总体资源指数和3.57(满分为5分)。
  ……
展开
目录
上篇 调查分析
第1章 企业与社会
1.1 企业资源与绩效
1.2 企业社会责任
1.3 小结
第2章 战略与部门间协作
2.1 总体战略
2.2 战略导向
2.3 国际化战略
2.4 跨部门协作
2.5 小结
第3章 市场营销
3.1 顾客导向
3.2 竞争导向
3.3 基于顾客的价值创新
3.4 产品差异化
3.5 小结
第4章 企业创新
4.1 自主创新
4.2 开放式创新
4.3 探索性创新与利用性创新
4.4 小结
第5章 人力资源管理
5.1 高承诺工作系统
5.2 工作生活平衡
5.3 员工参与管理
5.4 小结
第6章 领导行为与员工感受
6.1 变革型领导
6.2 自我效能感
6.3 工作安全感
6.4 工作自主性
6.5 组织认同
6.6 小结

下篇 走向未来
第7章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营销导向
7.1 企业社会责任
7.2 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
7.3 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的内在影响
第8章 CRM系统与企业绩效
8.1 理论背景
8.2 理论假设
8.3 实证研究结论
8.4 管理启示
第9章 中小企业的低成本创新之路
9.1 什么是低成本创新
9.2 为什么说我国中小企业适合低成本创新
9.3 四种典型的低成本创新模式
9.4 结语
第10章 HRM转型与低劳动力成本依赖的突破
10.1 中国式“劳动力低成本依赖症”
10.2 “劳动力红利”将尽,成本上涨压力全面显现
10.3 从“低成本”走向“高效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亟待转型
第11章 组织中的辱虐管理及其应对
11.1 辱虐管理的产生原因
11.2 辱虐管理造成的危害
11.3 辱虐管理的员工应对策略
11.4 辱虐管理的组织应对策略
第12章 国际化战略之柔性并购
12.1 区位战略:为什么是加拿大
12.2 获取竞争优势:资源
12.3 获取竞争优势:科技
12.4 柔性攻势
12.5 长袖善舞
12.6 善后工作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