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正处于新一轮的经济波动中,伴随着经济增长率的逐步下滑和物价水平的不降反升,企业的生存环境也在逐步恶化。稳定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成为当前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也是保证中国企业健康成长,稳步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必然途径。
中国近几十年的实践证明,稳定的经济增长和宏观经济政策显著地影响着企业的竞争力水平。中国经济经历了数次大小不同的经济波动,经济过热与经济过冷相互交替,左右着企业的发展与命运。稳定的经济增长毋庸置疑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也为企业实现长期盈利,培育其核心竞争力提供了可能。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正是由众多参与到市场竞争的企业个体来实现,因此与其等待政府来保障宏观经济的稳定,不如企业自身首先参与到有助于宏观经济“稳增长”的调整中,保持稳健的经营心态和经营方式并进一步求发展。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大潮中,企业要更加注重在技术上的改造升级,使其缩小与发达国家相应产业技术前沿的距离,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根据上市公司2012年年报和2013年上半年报财务数据指标,《中国企业竞争力报告(2013)》对1400家上市公司的竞争力进行了跟踪和监测。从近三年的检测结果来看,2012年中国上市公司的基础竞争力相比2011年呈现进一步下降趋势,甚至达到了2009年金融危机过后的水平。其中,规模竞争力低于2011年的水平,而且几年来一直处于下降态势;效率竞争力和增长竞争力均比2011年有所提高。不过,2012年百强上市公司的基础竞争力较2011年有明显提升,主要得益于规模竞争力和效率竞争力的提高。
从区域视角来看,东部省市的北京、福建、广东、上海,中部省份的安徽、江西、河南,以及西部地区的贵州、重庆、内蒙古等地区整体竞争力表现突出。从变化趋势来看,安徽、北京、福建、广东等地区的竞争力较2011年有所提升,甘肃、广西、海南、河北等地区的竞争力则出现了下降。东部地区的整体竞争力依然远高于其他地区,中部地区发展势头迅猛,西部地区次之,东北地区的竞争力最低。
从行业视角来看,2012年竞争力最高的前五大行业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农林牧渔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其中,制造业的百强上市公司最多,说明制造业中国竞争力之所在。
此外,《企业蓝皮书·中国企业竞争力报告(2013):稳增长、调结构与企业竞争力》还对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动态与趋势、员工素质和企业竞争力等专题进行了深度分析。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