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地方性国有控股企业的定位与运营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121093
  • 作      者:
    周晓庄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国地方性国有控股企业的定位与运营研究》重点探讨了位于各省市自治区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第一层,由地方政府直接出资建立,经授权持有和运营地方性国有股权的国有控股企业的定位与运营。随着越来越多国企的股权多元化,国资国企的改革与发展确实到了需要从整体上,按照市场原则重组国有控股企业层面的重要历史阶段。在对与国资国企发展相关的一系列理论进行梳理,并对各国国资国企发展实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中国地方性国有控股企业的定位与运营研究》提出了国资国企功能定位的一般理论模型。国资国企须进一步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以“坚持为国为民掌控国资之内核”为确立功能定位的重要依据。具体为:履行国家和地方发展计划与调控的重要使命,发挥公有制带动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使命和实现整个社会共同富裕目标的经济保障使命。当前,应确立国有控股企业作为运营国资的市场实现方式的探索者定位和稳步推进国有控股企业作为地方经济发展资本引擎的新定位。我们进而依据不同的功能定位要求,提出了构建五类地方性国有控股企业的运营系统的制度安排。并按不同类别从体制和案例视角探讨了支柱产业类、技术创投类、城乡建设类、地方基金类和民生保障类等国有控股企业的运营模式。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绪论
  中国改革开放与发展的成就令世人瞩目,并引起了世界各国政界、商界与学界对探讨中国发展与中国模式的极大兴趣。在中国逐步进入市场经济发展轨道的过程中,经济社会转型对我国各级政府部门的管理方式提出了严峻挑战。在此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满足社会成员需求的公共服务供应有所欠缺,政资、政企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理顺,民众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相对滞后,特别是经济发展成果社会共享程度尚不足等,都将成为下一步深化改革与发展的重点与难点课题。
  上述问题在相当程度上均与国资国企的改革与发展相关,特别是与国资国企的功能定位及运营中的问题有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中国,国资国企的功能究竟应该如何定位,国有经济究竟应当发挥什么作用、如何发挥作用,都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本书专注于中国特色的地方性国资国企的发展研究。在偌大的一个中国,不仅需要中央国资国企的存在,地方性国资国企的作用也是必不可缺的。因此,研究地方性国资国企的改革与发展,除了解决国资国企功能的一般定位以外,尚须研究地方国资国企的一些特殊作用及其运营规律性。
  一、研究的对象及其背景
  国有资产,简称国资,是指国家所属的一切财产及其权利的总称。广义的国有资产,是指国家所拥有的各类资产及其权益;狭义的国有资产,指法律上规定为国家所有并能为国家带来经济利益的各种经济资源。国有资产可分为经营性国有资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和资源性国有资产。经营性国有资产,也称为国有资本,是指国家作为出资者在企业中依法拥有的资本及其权益。
  国有企业,简称国企,是指全部或大部分的产权属于国家所有或控制的企业。现通常指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国有经济是指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的一种经济类型,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中央和地方的各类国有资产以及国有参控股企业。
  国有经济,包括国有资产及国有企业,具有全民所有制属性。
  本书所研究的国有控股企业,涉及两个层面的企业:
  第一个层面是指国有独资企业和国有独资公司。这类公司是经政府及国资委授权,持有国有出资企业或公司相当比例股份,并参与重大决策,选择经营者和获取国有资本收益等出资者权益;从事产权经营与管理活动或兼有商品或劳务经营活动的国有公司以及尚未改制的国有企业。这一层面的企业或公司通常是由国家或地方政府直接出资建立,位于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第一层面的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见附录二)。本书重点探讨了这一层面的企业和公司。①
  第二个层面是指国有资本控股的企业,是国家或地方政府通过某一经授权经营的独资或控股企业(公司)再出资而实际掌控的企业。即国有资本投资的第二、第三级企业或公司。该类受国有资本实际控制的企业包括绝对控股企业和相对控股企业。国有资本绝对控股企业一般指国家资本比例大于或等于50%的企业或公司,包含未经改制的国有企业。国有资本相对控股企业指国家资本比例虽不足50%,但又相对高于企业中的其他经济成分所占比例的企业,或者虽不大于其他经济资本成分,但根据有关协议规定拥有实际控制权的企业。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的对象及其背景
二、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三、研究的内容框架
四、主要观点
第二章  相关的理论文献综述和实践探索
一、国外相关学术领域的理论研究
二、国内对国有经济的理论性探讨
三、不同类型国家国企发展的实践
四、中国经济转型与国企改革实践
第三章  国有控股企业发展的成就与问题
一、中国国有控股企业发展历程概述
二、对国有控股企业发展的总体评价
三、地方性国有控股企业的运营状况
四、对国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调研
五、国企发展问题的体制性原因探析
第四章  地方性国有控股企业功能再定位
一、对国资国企功能定位已有研究的考察
二、定位的一般理论界定与我国发展实证
三、市场理论与中国特色实践结合再定位
四、地方性国有控股企业定位的总体架构
第五章  地方性国有控股企业分类运营
一、支柱产业类国有控股企业运营及国内外案例
二、技术创投类国有控股企业运营及国内外案例
三、城乡建设类国有控股企业运营及国内外案例
四、地方基金类国有控股企业运营及国内外案例
五、民生保障类国有控股企业运营及国内外案例
第六章  新一轮改革重点是规范政资、政企行为
一、国有控股企业设立运营须以法律为依据
二、国资市场运营主体与分类掌控制度创新
三、要素与产权市场化建设和完善监管体系
四、国企党建责任与国资运营风险控制系统
附录一:中国国资国企改革与发展历程简表
附录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资委监管企业名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