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与感知面子威胁相关的文献研究小结与述评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推进以及“中国热”在社会学、社会心理学、语言学、管理学、传播学等多个研究领域的逐步兴起,与面子相关的研究开始和“关系”研究一样慢慢融入社会科学研究的主流。研究者秉持认知心理学的一般研究思路,将个体之于面子事件的认知反应单独剥离出来,分别围绕感知面子威胁的概念界定、维度结构、测量工具、作用机理、影响前因和结果进行了深入的挖掘,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结合当前与感知面子威胁相关的热点问题,作者认为未来的研究焦点可能会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理论模型的发展与完善。尽管面子概念的普适性以及面子在人际互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早已为广大研究者所认同,有关面子的作用机理,特别是以面子感知为核心的理论模型的构建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公认的完整体系。大多数研究都有意无意地模糊或避谈面子感知、面子需要、面子顾虑、面子意识、面子倾向等若干相近且相似概念之间的关系。这一问题的解决与否将直接影响人们对面子感知的作用,乃至面子作用机理的探索。
第二,测量工具的开发与检验。从整体的研究现状来看,与感知面子威胁相关的实证研究远远落后于理论。现有的研究实例多集中于社会语言学领域,样本规模较小,样本单一(学生样本),研究方法和测量维度的选取缺乏统一的标准。就测量工具而言,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是根据自己的研究需要,对具体情境进行编码计量分析。他们主要聚焦于言语的具体内容和特定表达方式本身固有的威胁性,而忽略了对情境、言语内含的深层次意义带来的潜在威胁的测量。在日后的研究中,有必要进一步开发更为科学的量表,从不同的角度尽可能全面地对感知面子威胁概念进行度量。
第三,前因与结果的探索。面子不同于自尊,关键在于他人的评价。在影响面子感知的前因变量中,情境因素的作用不容小觑。以往,研究者关注的重点是面子事件或行为的性质、内容、表现方式,以及互动双方的个体特征,往往忽略了情境因素的潜在作用以及不同类型因素之问的交互作用关系。现如今,与感知面子威胁相关的情境因子分析正在逐步发展成为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新热点。另一方面,从面子威胁感知的作用结果来看,金洙烨和南相勋(Kim&Nam,1998)认为,在亚洲,相对于内在属性(如期望、自尊、情感等)而言,个体的外在属性(如面子)对组织行为的预测力更强。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