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网络组织具有区域根植性的特征,是区域创新体系的子网络,它能通过各行为主体间的互动,使区域内部形成高效率的协同效应,推动区域系统向高效率的创新网络演进,从而吸引区域外的经济资源在本区域内聚集、发展,形成竞争优势,促进区域的全面发展。因此,研究联合体通过提升产业集群的自主创新能力,有效地推进了产业集群的发展,从而进一步推进了区域一体化创新体系的发展。产业集群创新系统可以说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集群创新系统,是狭窄的地理区域内,以产业集群为基础并结合规制安排而组成的创新网络与机构,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方式,促进知识在集群内部创造、储存、转移和应用的各种活动与相互关系。产业集群创新系统是建立在产业集群基础上的一种充分利用外部规模经济来提高产业集群内企业创新能力的一种创新系统。在产业集群创新系统中,各个创新主体既分工协作,又存在竞争。竞争使得产业集群内不断产生创新动机和创新行为,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协作的频率非常高。单个企业独自创新面临技术外溢的风险较大,企业倾向于选择与竞争对手或者上下游企业在成本较高、风险较大的研发项目上进行合作,在集群内形成学习型组织,形成集群产业独有的核心竞争力。在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企业唯有选择合作与竞争并存,才能获得持续稳定的核心竞争力。
(三)加强区域创新主体之间的沟通,加速区域资源流动速度
随着RJVs在区域内的不断发展与壮大,区域内将会形成独特的学习型组织,进而扩大成主体之间互相学习的互动学习型区域,这种效应是技术购买、政府规划下的产学研合作所达不到的。这也是区域创新模式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一种理想转变方式。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高校之间、企业与研究机构之间不是由于某种硬性的制度而被安排在一起从事创新活动,被制度安排的创新活动注定主体之间缺乏足够的沟通和交流,各自只顾自己的那块耕耘地的政府主导模式注定会受到经济发展的制约。由于还存在计划经济的影响,区域内的企业、政府、高校等创新主体各自为政的现象非常突出,企业与企业之间由于竞争理念的陈旧和缺乏合作,导致政府引导下的基础研究和高校的科研成果往往是“胎死腹中”,得不到产业化成果的推广应用,大部分的基础研究资源存在着浪费的现象,这是一方面。而另一方面,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缺失,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大部分的先进技术还得靠国外的引进。在区域内由企业为主体,成立研究联合体是从市场需求出发所展开的企业寻求外部资源来进行创新的方式。在区域内发展RJVs不但可以确立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而且使得企业变被动为主动,寻求与政府、高校和科研机构及其他企业的合作,创新主体沟通的增加也进一步使得大量高校和科研机构人才和政府资金等创新资源得到了有效的利用,从而推动整个区域创新效率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