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企业“走出去”发展报告.2013.2013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743324
  • 作      者:
    林家彬, 刘洁, 卓杰等著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林家彬,1957年生,区域规划博士(东京大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巡视员、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区域经济、城市管理及资源、环境政策。其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参加的《跨世纪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研究》获1997年“中国发展研究奖”一等奖;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参加的《北京市中小企业振兴对策研究》获1998年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作为完成人之一参加的《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研究》获2001年“中国发展研究奖”一等奖;作为课题负责人完成的《改善西部农村公共服务对策研究》获2007年“中国发展研究奖”一等奖。2004年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
  
  刘洁,1983年生,管理学博士,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讲师。专长在于用经济学方法研究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1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科研项目2项。在《人口研究》《中国软科学》和《经济学动态》等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其中发表于《人口研究》的《中国人口分布合理性研究——基于发展方式角度》被人大复印资料《人口学》全文转载。作为主要作者出版厂《中国矿产资源管理报告》,参与编写了《民生为向:推进包容性增长的社会政策》(获得2011年中国发展研究奖二等奖)和《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2010)》。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企业“走出去”发展报告(2013)》是《中国矿产资源管理报告》的姊妹篇,仍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牵头组成的课题组完成。这个为期一年的研究,在中国经济走出大V后又开始U形爬坡的关键时点上尤为及时:既明晰了未来经济周期的变化对中国矿业发展的影响,也明确了中国资源型企业在某些领域“走出去”是兼顾“保需求”和“谋发展”的不二选择。全书以四个问题(在目前的发展阶段资源型企业“走出去”为什么特别重要、资源型企业为什么在“外面的世界”走不好、在哪些领域有较好的“走出去”前景、有哪些政策和制度需要调整)为线索,从高端决策咨询机构的视角给出了答案,并对“走出去后为什么走不好”和“跨国矿企是怎么跨迸发展中国家的”这两个现实问题给予了专门回答。
  《中国企业“走出去”发展报告(2013)》认为,尽管目前矿企“走出去”存在若干“天不时地不利人不和”的障碍,但借鉴跨国矿企跨进发展中国家的经验,只要政府统筹支持各方面对外投资,矿企把握天时地利并按国际惯例开发运营,中国未来十年就可能发展出一流跨国矿企。
展开
精彩书摘
  与此同时,《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04年本)》(以下简称《目录》)也于同日公布。《目录》规定未经国务院批准,各地区、各部门不得擅自增减《目录》规定的范围。企业投资建设实行核准制的项目,仅需向政府提交项目申请报告,不再经过批准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开工报告的程序。对于《目录》以外的企业投资项目,实行备案制,除国家另有规定外,由企业按照属地原则向地方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备案。备案制的具体实施办法由省级人民政府自行制定。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要对备案工作加强指导和监督,防止以备案的名义变相审批。
  《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还明确指出,中方投资3000万美元及以上资源开发类境外投资项目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准。中方投资用汇额1000万美元及以上的非资源能源类境外投资项目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准。上述项目之外的境外投资项目,中央管理企业投资的项目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备案;其他企业投资的项目由地方政府按照有关法规办理核准。国内企业对外投资开办企业(金融企业除外)由商务部核准。
  至此,在我国实施多年的审批程序,如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核被取消,政府主要侧重于确定投资主体、投资方向及合法性合规性的审查,企业对境外投资的经济效益也无需征求政府意见,授予企业更大的自主权。
  其次,下放境外投资核准权限,简化核准程序,各级核准权限均大幅度放宽。
  2003年,商务部发布了《关于做好境外投资审批试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在北京等12省市开展了下放境外投资审批权限、简化审批手续的改革试点,地方的审批权限由100万美元提高到300万美元。
  ……
展开
目录
前言
Preface

第一章 近中期中国矿产资源供需形势与资源型企业“走出去”的意义
一 “走出去”的必要性:保需求和谋发展
二 “走出去”的可行性分析

第二章 中国资源型企业“走出去”的发展脉络和成效评价
一 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政策沿革
二 既有“走出去”企业的投资行为特点

第三章 当前资源型企业“走出去”的内外部障碍
一 我国资源型企业“走出去”的现状
二 我国资源型企业“走出去”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 我国资源型企业“走不好”的制度成因分析

第四章 资源型企业“走出去”的国内外经验
一 国内经验
二 国际经验

第五章 未来十年“走出去”的机遇和要求
一 未来十年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国内外形势
二 中国资源型企业“走出去”的重点领域分析

第六章 统筹调整“走出去”相关政策和制度的建议
一 政府统筹调整资源型企业“走出去”的政策和制度
二 资源型企业认清天时地利人和苦练内功选择某些领域差异化发展
 
特别关注一 “走出去”后为什么走不好?
特别关注二 跨国矿企是怎么跨进发展中国家的?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