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进入方式、内部贸易与外资企业绩效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619964
  • 作      者:
    王进猛著
  • 出 版 社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进入方式、内部贸易与外资企业绩效研究》基于资源基础观和交易成本理论。将信任纳入分析范畴,研究了进入方式和内部贸易对外资企业的绩效影响,为跨国公司进入方式的合理选择提供了理论基础;分析了跨国公司内部贸易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尤其是契约的不完全对内部贸易的决定作用:建立了汇率、税率、市场价格、关税在内的转移定价模型,并分析了跨国公司在现实中转移定价的策略,提出了相应的假设并进行实证研究。笔者根据研究结论在国家层面和企业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展开
作者简介
  王进猛,江苏盐城人,副研究员、中国注册税务师。200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商学院。获得管理学博士学位,2010—2012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工作。已在《中国工业经济》、《世界经济》、《财贸经济》、《经济管理》、《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财经问题研究》、《税务研究》等国内权威及核心杂志发表论文近40篇。获得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一等奖、中国税务学会二等奖等多项奖励,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主要研究领域:跨国公司投资、公司金融及国际税收。现在江苏省国家税务局工作。
展开
内容介绍
  当前,跨国公司在华投资表现出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组织形式以独资为主,外资进入我国有80%是以独资方式设立,并且这种趋势有增无减;二是交易形式以内部贸易为主,内部贸易比重越来越大,其中美国母公司与在华子公司进口内部贸易比例从1992年的10.5%增长到2010的29.4%,增长了1.8倍。进入方式与交易形式是为了实现跨国公司全球投资收益最大化的目的,是一种理性安排和合理的选择,其对外资企业绩效必然产生重要影响。但是,国内学者主要关注独资化的影响因素和带来的经济后果,对独资化和交易内部化对外资企业绩效影响的研究远远不够。《进入方式、内部贸易与外资企业绩效研究》以进入方式和内部化为出发点,以外资组织形式和内部化对绩效影响为研究重点,通过理论推导和实证分析,对此问题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和研究。
  针对已有文献主要是基于交易成本经济学研究进入方式和内部贸易对外资企业绩效的影响,《进入方式、内部贸易与外资企业绩效研究》则是基于资源基础观和交易成本理论结合,将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融合起来研究外资进入方式的选择。在指出现有理性人假设条件不足情况下,对跨国公司进入方式分析框架重新构建,将信任纳入分析范畴,为跨国公司进入方式的合理选择提供理论基础。分析了跨国公司内部贸易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尤其是契约的不完全对内部贸易的决定作用。在我国吸引外资的过程中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采用转移定价进行交易,转移定价是内部贸易的核心,《进入方式、内部贸易与外资企业绩效研究》建立了汇率、税率、市场价格、关税在内的模型,并分析了跨国公司在现实中转移定价的策略。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假设,收集了江苏省苏南地区10574家生产型外资企业的2008~2010年的数据,就本书提出的假设进行实证检验。本书的主要结论有:
  (1)合资企业的绩效好于独资企业的绩效,合资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也高于独资企业的劳动生产率。经营时间在进入方式与绩效关系中起调节作用,经营时间越长的独资企业绩效越好。规模对进入方式与绩效之间的关系影响不同,规模越大的独资企业绩效越好。市场导向在进入方式与绩效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出口导向型独资企业绩效更差。资本有机构成对进入方式与绩效之间的关系同样起调节作用,资本密集型独资企业的绩效更差。
  (2)外方股权比例与绩效负相关,合资企业中存在中、外双方最优持股比例。外方控制权的增加并没有改善合资企业的绩效,反而使合资企业绩效下降。在合资企业中,对等股权合资企业绩效要好于其他股权比例合资企业的绩效。而且在合资企业中存在最优的外方股权比例使得企业绩效最优。研究发现合资企业绩效随外方股权比例呈先升后降趋势,呈倒“U”形关系,在外方持股达到46.61%时合资企业绩效最优,表明在合资企业中存在最优的外方股权比例使得企业绩效最优。对包含独资企业在内的全样本进行分析发现,外方持股达到48.22%时外资企业绩效最优,这再次说明了外资企业中存在中、外双方最优的投资组合,并且要保持中方占有更大的股权比例为佳。
  (3)内部贸易提高了外资企业的生产率。随着外资企业内部采购比例增加外资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也在提高,两者呈正相关关系。内部贸易对外资企业生产率的影响随经营时间增加而增加,经营时间在内部采购比例与劳动生产率之间起正向调节作用。越是资本密集型企业,其内部贸易对生产率的负面影响越大。资本密度在内部采购比例与劳动生产率之间起反向调节作用。纵向一体化企业内部贸易的劳动生产率更高。税率在企业内部贸易对劳动生产率影响中起正向调节作用。
  (4)内部贸易降低了外资企业的绩效。内部销售降低了外资企业的获利水平,内部销售比例与资产净利润率之间负相关,而同时发生内部采购与内部销售的外资企业绩效更差,可见外资企业的内部销售因为转让定价使得其绩效下降。内部贸易对外资企业绩效的影响随经营时间增加而增加,经营时间在内部采购比例与绩效之间起正向调节作用。越是资本密集型企业,其内部贸易对绩效的负面影响越大。资本密度在内部采购比例与绩效之间也起反向调节作用,越是资本密集型企业,其内部贸易对绩效的负面影响越大。纵向一体化企业内部贸易使绩效更差,税率在企业内部贸易中对绩效影响中起负面调节作用。
展开
精彩书摘
  (4)出现了舍本逐末的研究倾向,过多地研究进入方式的决定因素,但是对不同进入方式对绩效影响研究远远不够。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战略目标在不同阶段可能不同,但是从长远来看都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终极目标,投资必须追求投资回报最大化。不过,在已有文献中关于进入方式对绩效的影响的研究远远不够,只是更多地停留在进入方式影响因素的分析上,出现了舍本逐末的现象。Brouthers和Hennart(2007)认为,尽管早期对进入方式的研究较多,但是进入方式对绩效影响的研究一直被忽视。进入方式选择是为了利润最大化服务,市场导向也是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因此,在研究进入方式的文献中应该更多地研究进入方式对绩效的影响。
  (5)资产、交易和治理结构结合的研究不够。资源基础观为跨国公司进入方式选择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其拥有的资源、能力或知识,选择不同的进入方式是为了形成更多的资源、能力以及创造更多的知识,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获得垄断租金。资源基础观与交易成本经济学在关注对象、首要问题、首要驱动因素、首要感兴趣领域、首要分析焦点和首要强调因素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同,具体见表2-7。尤其在价值驱动因素的分析上,交易成本经济学认为有效的治理结构是关键,因为有效的治理结构有助于防止机会主义行为。但是,资源基础观认为有限理性才是跨国公司要解决的问题,因为人的有限理性阻碍了企业寻找竞争优势,所以寻找竞争优势的来源始终是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一个重要手段。Madhok(2002)指出,资源基础观与交易成本在研究企业战略时应该结合起来,应该将资产、交易和治理结构结合,无论对资源的强调还是对交易成本的强调都难以全面把握企业的战略选择。同样,跨国公司的进入方式受到外方与中方的资源和市场交易的影响,因为合资与独资涉及不同的治理结构。治理结构、资源和交易的结合研究才能更好地了解进入方式对绩效的影响。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
一、现实背景
二、理论背景
三、本书论题
第二节 意义和方法
一、概念界定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
四、本书研究框架
第三节 结论和创新
一、主要结论
二、可能的创新

第二章 文献回顾及评述
第一节 外资进入方式的主要理论
一、进入方式的含义
二、理论分析
三、进入方式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进入方式对外资绩效的影响
一、独资企业与合资企业绩效比较
二、进入方式匹配度与绩效
三、外方控制与合资企业绩效关系
四、制度对合资企业绩效影响
五、进入方式对外资绩效影响的评述
第三节 内部贸易主要理论
一、内部化理论
二、避税论
第四节 内部贸易对绩效的影响
一、内部贸易密度与外资企业绩效
二、内部转让定价与绩效
三、内部贸易对外资绩效影响的评述

第三章 生产、交易与外资进入方式
第一节 企业职能的演变
一、新古典的企业技术论
二、新制度学派的交易论
三、战略视角的资源基础论
第二节 对外投资战略动机
一、动机类型
二、动机与进入方式
第三节 进入方式分析框架
一、合作双方最优策略
二、信任与跨国合作
三、信任影响因素及机制

第四章 不完全契约、内部贸易及转让定价
第一节 市场不完善与内部贸易
……
第五章 研究假设
第六章 实证检验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