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比较:制度经济和产权理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6830997
  • 作      者:
    沈阳著
  • 出 版 社 :
    中国书籍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沈阳,女,1968年9月出生,经济学硕士,云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已出版专著1部,编著、参著著作6部。主持省哲学和社会科学课题2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规划课题4项,另外参与省部级课题多项。在CSSCI发表论文15项,公开发表论文近50项。
展开
内容介绍
  关于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和西方制度经济学的比较研究是一个值得深入、系统探讨的命题。做这一比较,并非想以马克思主义制度理论来替代新制度经济学,或者说反过来用后者来替代前者;也更非想用制度学派来替代前两者。事实上,新制度经济学在对社会经济的微观层面分析,现实分析上确有独到之处及较强的解释力。在一些宏观层面上,更需要借鉴马克思主义,包括制度学派的历史的、整体的,演进的分析方法。这对于转轨中的中国无疑非常重要。
展开
精彩书摘
  《经济全球化研究丛书:比较 制度经济和产权理论》:
  法国和西班牙是竞争失败的国家。17世纪的法国仍实行土地的世袭占用,没能有效地重新组织耕地,使16世纪的人口增长造成的土地收益递减及阻挠有效调整和新技术创新的制度环境造成了法国17世纪的农业日趋衰落,而行会、垄断和地方市场的保护,又使其经济丧失了可以从交易部门得到的收益。也就是说,法国17世纪经济未能长期稳定的增长是由于没有发展有效的所有权,从而不能摆脱马尔萨斯陷阱。(“马尔萨斯陷阱”,本质上是食物生产、经济增长、自然资源供给速度赶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或人口对食物、资源需求增长的速度太快,以致形成矛盾。当对立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社会容忍到达一定极限,则人口生产、食物资源生产或经济发展,必然因为战争爆发、经济危机、自然灾难的强制解决而最终倒退。而其突破则是通过重要的发明和创新,制度发展使社会收益率和个人收益率趋于一致,使经济增长率高于人口增长率。“马尔萨斯陷阱”在1316世纪制约了欧洲国家的发展。)而另一个曾经强大的国家——西班牙,曾经征服了海洋,获得了世界。但像潮水一样涌人的财富,几乎都用来支撑为宗教信仰、为殖民扩张而进行的战争-,而没有用来发展真正地能够让国家富裕起来的工商业,更没有发展维护其长远发展的制度。势力强大的王公贵族不愿意看到工商业的发展导致新兴势力的崛起,他们曾经荒唐地把数以万计从事工商业的外国人,从自己的国土上赶走了。西班牙逐渐习惯了不投资本国的工业,久而久之国内工业极度萎缩,而货币急剧贬值。由此可见西班牙和法国的衰落在政治上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荷兰成功的经济增长。“荷兰是17世纪西欧第一个逃脱马尔萨斯抑制的国家。商业贸易的发展是近代荷兰发展的聚动力。由于没有特权、行会、垄断,荷兰得以大规模地采用早已被意大利人发展的随着人口增长所刺激的创新,而随着商业的发展,西欧的资本市场在17世纪集中于荷兰,并随其资本要素在工业和农业中代替了其他生产要素,使其成为资本密集部门。因此,荷兰农业的基本制度即私有制、自由劳动力和市场等是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这就使国家利益和社会先进部门的利益幸运地结合在一起,发展了有效的经
  济组织,产生了在人口增长的同时,人均收入持久增长”。为什么这种现象会出现在荷兰?道格拉斯·诺斯解释道:“因为这些过去的西班牙省份是欧洲第一个具备所有权制度和权利体系的国家,该体系可有效发挥个人积极性,保证把资本和精力用于对社会最有用的活动。产业革命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它不过是一种新现象,即经济增长现象的一种表现形式,一个能说明问题的迹象。经济增长的起源可以远远追溯到前几个世纪所有权结构的缓慢确立过
  程,该结构为更好地分配社会财富的社会活动创造了条件。”
  英国的辉煌。“17世纪,英国仿效尼德兰的所有权和制度规定,到年,英国的制度框架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一个适宜的环境:工业管制的衰败和行会权力的下降使劳动得以流动和经济活动得以创新,稍后又进一步得到专利法的鼓励:资本的流动降低了资本市场的交易费用;国会至上和习惯法中所包含的所有权将政治权力置于急于利用新经济机会的那些人手中并为司法制度保护和鼓励生产性的经济活动提供了重要的框架。由此,英国发展了一套包含在习惯法中有效的所有权,为产业革命布置就绪。”
  正是在英国自由、较为宽容的环境中,专利制度和有效的激励制度得以创新,一系列新科技新发明得以雨后春笋般地发展。在这里牛顿开启了引发科学革命的钥匙;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创造的动力;斯密挥动着“看不见的手”,为工业革命的推进缔造新的经济秩序。
  以上诺斯关于对早期资本主义发展中法国和西班牙在竞争中失败的原因的描述以及在成功的荷兰和英国的描述,无疑不渗透着其核心观点:西方之所以产生了资本主义,是因为它形成了一套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制度安排,其中最重要的是所有权的确立。而英国和荷兰成就的根源也正是由于一系列制度的创新,激励了社会生产发展的大部分主体,充分地释放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潜能;而法国和西班牙的没落也恰恰在于新的能够推动社会进步的制度的缺失,相反,保守、排斥新生势力发展的制度占了上风,因此,竞争的结果不言而喻。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制度因素
第一节 经济发展史中的制度因素
一、早期资本主义发展
二、近代中国的衰落
三、其他案例
第二节 社会发展中的制度因素
一、人类社会形态的变迁
二、社会发展的合力思想
第三节 正确认识制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经济制度分析变迁
二、新制度经济学在中国受到追捧

第二章 制度的一般比较
第一节 制度内涵及构成比较
一、制度学派对制度的界定
二、新制度经济的制度范畴及其分类
三、马克思主义的制度范畴及其类型
四、制度范畴比较分析
第二节 制度起源论的比较
一、制度学派的制度起源论
二、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起源
三、马克思主义的制度起源——物质生产条件起源论
四、制度起源论的比较分析
第三节 制度功能的比较
一、关于制度功能的一般性描述
二、新制度经济学家论制度的功能
三、简单比较

第三章 制度分析方法比较
第一节 关于人的行为的基本假设
一、“经济人”假设
二、制度学派对人的行为的基本假设
三、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的行为的基本假设
四、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行为的基本假设
五、关于人的行为假设的比较
第二节 制度分析方法的比较
一、制度学派的制度分析方法
二、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三、马克思主义的制度分析方法
四、制度分析方法比较

第四章 制度变迁理论比较
第一节 制度学派的制度演化理论
一、凡勃伦的制度演化思想
二、康芒斯的制度演进理论
三、米契尔的制度变迁理论
四、新制度学派的制度变迁理论
五、其他的制度演化思想
六、制度变迁与技术革新的关系认识
第二节 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
一、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
二、舒尔茨的制度变迁理论
三、诱致性制度变迁理论
四、制度演化理论的新发展
五、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认识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的制度变迁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制度变迁的模型
二、生产力是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力
三、生产关系也会对生产力产生反作用
四、生产力的发展是解释社会制度变革的根本动因
五、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
第四节 制度变迁理论比较
一、分析方法的比较
二、理论基础比较
三、对制度变迁动力分析的比较
四、制度变迁方式的分析比较
五、制度变迁的主体分析
六、制度创新的评价标准不同
七、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第五章 产权、国家理论比较
第一节 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
一、产权的概念界定
二、产权的本质分析
三、产权的起源认识
四、产权的构成分析
五、产权的形式及特点分析
六、产权与效率分析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产权理论
一、对产权概念的理解
二、产权的本质分析
三、产权的起源解释
四、关于产权的构成
五、产权的类型认识
第三节 两种产权理论的比较
一、研究的方法论
二、对产权的结构认识
三、对产权变迁的分析
四、产权公平效率观比较
五、国企产权改制中未实现的公平性问题
第四节 国家竞争下的产权制度演进
一、国家概念和起源的比较
二、国家职能比较
三、诺斯悖论

第六章 企业理论比较
第一节 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理论
一、企业的性质分析
二、企业的产权理论
三、企业的治理问题
四、国有企业的产权与产权改革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企业理论
一、企业的起源分析
二、企业的性质和职能分析
三、关于企业的规模研究
四、企业的契约本质
五、马克思企业理论的其他内容
第三节 企业理论比较
一、研究的企业所处时代不同
二、关于企业起源认识的比较
三、对企业性质认识的对比
四、关于企业内部结构认识的比较
五、关于企业规模扩张理论的对比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